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制定一套全面、系统、务实的教师教学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2.
王晶 《教学研究(河北)》2009,32(5):33-34,38
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制定一套全面、系统、务实的教师教学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3.
贾陆依 《中国教师》2009,(Z1):37-38
本文对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师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及反思,认为这两种理论下的教师评价各有利弊,同时也指出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学校在进行教师评价时应把这两种不同的体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并纳入一些新的评价元素,使教师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清晰性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在文献分析和教师访谈基础上,对教师教学清晰性结构进行了探索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清晰性由内容清晰和表达清晰二个因素构成,研究模型得到验证;教师教学清晰性与学生学习成绩存在高相关;男女学生对教师教学清晰性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教学清晰性评价有显著差异。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评价,以期对提高教学论的实践品性,促进教学论的微观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专业与学术背景的年轻教师开始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专业背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问题。必须认识到,拥有哲学社会科学背景的教师与他们所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于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优势。建立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还必须正确处理专业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专业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师个人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专业与学术背景的年轻教师开始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专业背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问题.必须认识到,拥有哲学社会科学背景的教师与他们所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于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优势.建立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还必须正确处理专业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专业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师个人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评价体系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听评课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将教师、专家、学生、家长等多个参与听评课活动的评价者引入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探究课堂,发现问题,并通过对话交流,帮助教师全方位审视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这是发挥评价激励与改进功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具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原则、措施,有助于深化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提高教师评价实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温荣 《教书育人》2013,(21):40-41
一美国高校现行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1评价目的和对象(1)评价目的美国高校实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其教师评价大都经历一个评价——反馈——规划——重新评价的过程,且侧重于旨在促进教师更好发展的"规划"环节,最终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拥有持久的专业活力。(2))评价对象美国高校以教师为本,重视对"人"的评价,对教师从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多方位的评价:评价对象为教师的教学文件、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最近几年,其部分高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教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论述了对教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提出要根据教学研究成果的内涵特征进行界定,并将教育教学成果分为6种类型.要根据不同教学成果类型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而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予以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袁晓松 《集宁师专学报》2010,32(1):58-63,67
积极推进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师的共识。但是,其实施过程仍然缺乏具体的程序指导或实践模式。课题组开展的“高校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研究”,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确立教学目标,分解学习内容,建立研究性小组,组织成果展现,引导学习深入,实施学习评价,组织教学反思应成为研究,挂教学实践程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效果的有力抓手。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W高校构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期引导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建设金课,满足课程教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教学学术的研究则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维度。在教学学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下可以有效推进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关系、完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和外部评价环境。在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生成中应该着力于教学学术理念与教师角色、评价与激励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及教师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改善并且有效地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学业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考察对象。在考查大学教师设定的教学大纲、考试试卷、教学设计等教学实施工作中,发现存在学业评价的认知程度有限、学业评价的活动单一并与教学设计其他要素脱节现象。大学教师的学业评价技能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5.
促进教师投入本科教学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大学教师对教学的兴趣、职业责任感、闲逸消遣的寄托、教学与科研融合的需要、教学业绩荣誉的追求,是促使其投入本科教学的主要因素。推进教师投入本科教学,高校要进行政策调整,引导和满足教师教学兴趣,弘扬和增强教师责任感,尊重和支持教师教学意愿,打通和构建教学科研的融通机制,激发和规范教师对教学奖励的内在追求,增强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认为,高校教师教学绩效的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等直接因素,但实际上,它也受到文化地位、职称评聘、教学管理以及学生评教这些非直接因素的强有力影响。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就要重视影响它的非直接因素,从提高文化地位、完善评聘制度、把握管理尺度、改革学生评教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某普通高校某学院全部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1个聘期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教学效果评价3项指标为观测点,分别从职称、学历、年龄段和教研室4个维度对3项指标进行分类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工作量的主要差异在于学校(教研室)的安排;职称和学历两个因素是影响科研工作量的敏感因素;基础教研室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总体高于专业教研室;36~40岁的教师的教学、科研及教学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Staffing shortages has been a consistent problem for Australian rural school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ural staffing shortage by exploring the motivations and barriers faced by pre-service teachers in an Australia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s they explore the prospect of teaching in a rural school. The paper examines two research ideas prevalent 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Firstly, that introduc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rural placement experiences enhances their desire to seek teaching positions in rural schools. Secondly,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from regional or rural backgrounds are more likely to seek teaching jobs in rural settings than their metropolitan counterparts. We draw on data from a longitudinal qualitative study with pre-service teachers in 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that were interview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ir rural placement. We found that while the second idea stands the test, the first idea, undertaking a rural placement, is not a guarantee to redressing the staffing shortage.  相似文献   

19.
卓越首先是一种德性,与生命存在的意义紧密关联。大学卓越教学是面向学生生命的教学。指向生命本身的卓越教学应立足学生自我生命的生长,树立关爱生命,发展生命,达成生命的教学观。这意味着大学教师在不断追求崇高的境界中应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心智生活;引导学生体认创造性存在的价值,在理解生命,领悟生命的同时促成其生命境界的提升;作为面向未来学者的大学卓越教学,还应注重教学的研究性。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确立、教学手段的实施、培养目标的确立,能够培养出复合型专门人才。以书入画,提升学生的素养;要求教师做到“三进、三出、三能”,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创作带动教学,做到教学相长;基础课与创作课要做到“连续”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高校中国画教学中的主导者、参与者,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作到不断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