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好就业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分析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变量,找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有着正相关关系的若干因素,进而构建就业增长模型,得出就业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经济增长能促进就业的增长,但中一方面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又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发展的战略,即在保证国家重大基础建设的前提下将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心放在重点发展对就业增长贡献大的产业,确保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格兰杰检验结果只证明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就业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明显带动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6年广东省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者之中就业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波动的幅度较大。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广东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22%。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广东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广东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第三产业吸钠就业能力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均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就业优先并不排斥经济增长,而是需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问题。  相似文献   

6.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是抑制经济增长,影响就业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而市场需求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不足。因此解决我国就业难题还需要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创造力是有潜力的这个角度出发,从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方面去寻找就业出路。因此,在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实行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增长是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因素下,该研究专注于经济因素引起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预测,提出基于GDP增长的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预测方法.其思路是通过评估就业弹性系数,计算GDP增长带动人数增加,并进一步通过就业负担系数测算城市人口增量.最后,该文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庆阳市西峰区为例,测算得到该地城市人口因经济因素增加规模为:2011-2015年间6.28万人,2011-2020年间11.23万人.  相似文献   

8.
严小莲 《职教论坛》2003,(21):39-40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对发展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成人教育应适应促进就业增长新形势的需要,创新思路,加快成人教育发展,为促进就业增长作出应有贡献。一、发展成人教育是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的必需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变动期,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严峻,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增长。我国失业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结构改革的需求。主要表现在:1.产业工人总体上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  相似文献   

9.
就业、就业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 1996年以来 ,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出现 ,我国就业与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就业问题在我国十分复杂 ,除了表面上受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影响外 ,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 ,包括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经济体制原因、反常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原因。所以 ,在根本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上 ,不仅要扩大内需 ,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还要着重做好控制人口增长、矫正经济体制的扭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蒙古快速的经济增长却伴随着就业弹性的显著下降甚至就业负增长的趋势。笔者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78-2004年前25年期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就业增长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进一步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作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存在非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就业增长模式就是把经济增长转到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劳动力就业的轨道上来.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可以促进经济合理地增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东亚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功故事背后。隐藏着“无就业增长”的挑战.年青人与女性正遭遇“无就业增长”的困境。在这里.劳动人口的增加远远快于工作机会的增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对劳动力的需求,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是我国实现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条件和着眼点。离开了这个着眼点,为解决就业而解决就业,其结果是妨碍经济的增长,从而最终会妨碍就业问题的解决,造成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不良循环。应当从正确解决就业问题入手,变不良循环为良性循环,努力实现扩大就业和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劳动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要素,也是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起点。劳动力需求函数的导出,将经济增长、资本-劳动相对价格与就业问题放在统一的框架下。本文从宏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资本替代劳动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第一产业负就业增长拉低了总体的就业弹性,"无就业增长"在我国现阶段表现为局部现象。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早已经得到多位专家的论证,本文把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交叉起来做模型。得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仅仅局限在产业内部,农业的经济发展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从而为农村的就业转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我国经济进入新调整期。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增加我国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31个省份的1978—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数据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方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在短期,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因果关系,而从长期来看,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发展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西方经济理论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含量越大,对经济增长贡献也越大。而经济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长,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教育发展程度呈正相关。这种互动机制曾被许多国家发展进程的事实所证明。但应当注意的是,教育并不总是对经济和就业增长起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机会和教育产品供求矛盾的激化,就业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这使我们不得不对教育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重新进行现实理性的思考。一、教育发展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现状(一)从近两年来教育产品(毕业…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带来就业的增长。但是,近几年来青海省的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长。本文在分析了产生这种经济现象的具体原因后,提出了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辽宁经济稳定增长,但是就业增长弹性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受到了抑制。为了检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之间的不协调.文章从支出的角度对经济增长总量以及经济增长中不同组成部分对就业需求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支出法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是偏低的.工资水平、政府消费等因素对就业产生了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对生产能力的约束逐步显现,企业开始注重效率,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采用逐渐成为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从统计数据看,1991年到2000年,我国就业总量仅增加了7336万人,年均增加730多万人,只及80年代的一半,年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只及上世纪80年代的三分之一。在这一时期,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就业岗位减少到72万个,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力下降了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