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被大量收录。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年级上册有4篇童话课文,占总篇数的26.7%;一年级下册有16篇,占总篇数的43.2%;二年级上册有14篇,占总篇数的35.9%;二年级下册有4篇,占总篇数的10.5%。人教版教材一、二年级一共有童话38篇,占总课文数近30%。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童话课文占全部课文篇数的27.5%。童话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重要的文体教学类型,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能否组织好童话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童话作为深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笔者经过统计,人教版教材除五年级没有涉及童话,其他十册教材中均有童话选文,共40篇,选读童话29篇,其中一二年级教材中童话29篇,选读童话17篇。从编排情况来看,低段选文中,童话占了很大比例,说明在学生的认读能力初步形成时,编者首先有意让学生接触童话,以此来提高认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一、现状直击:童话不"童"样既然童话在教材编排上如此重视,那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又是怎样教的呢?孙建国教授选取200位小学语文教师做了关于童话  相似文献   

3.
童话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体裁,蕴含着丰富而积极的语文教学价值,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具有重要意义。童话题材课文集中于一至三年级的教材中,进入三年级后以单元编排的形式进行童话教学。文章分析了童话题材课文中蕴含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三种主要的核心素养目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为例,探讨围绕中年级童话教学单元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更好地挖掘童话类文本的核心素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读写结合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法宝,在小学第一学段的写话起步中尤为重要。童话教学中的写童话不外乎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形式,关键是教师如何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童话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请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两个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5.
谢洁琳 《文教资料》2012,(10):45-46
安徒生经典童话《丑小鸭》分别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可见这篇童话的分量。但是,编者对人教版七年级《丑小鸭》一文的删节存在不妥之处。由于有头有尾的童话本身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开头的删节处是整篇童话内蕴完整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教材编选时对《丑小鸭》一文开头的删节是得不偿失的。教材编者对经典童话的删改必须慎重考虑,教师对童话的教学也必须真正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  相似文献   

6.
陈晓玲 《广西教育》2008,(25):55-5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8-9页《动物聚会》。[教材分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以童话形式出现主题图,目的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注意在保护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时,  相似文献   

7.
四年级的教材出现了童话写作,重点让学生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从而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童话的一些写作形式和有意思的童话编写方法。要写童话,我们得有纯粹的心灵、会想象的脑袋、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会飞翔的双手。  相似文献   

8.
<正>童话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童话的价值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和浪漫,梅子涵教授说"文学和童话是让我们过上云的生活"。童话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学低中年级。三年级的小学生在经历幼儿时代的听读童话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童话、表演童话等阶段之后,对童话有着特别的向往和特殊的情感期待,因此三年级童话教学就显得特别珍贵。而目前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教学忽略了童话这种体裁应有的教学功能,仅把它当作一般的记叙文来进行教学。教材中的童话应该是学生阅读童话、认识  相似文献   

9.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对童话还是情有独钟的。如何延伸这一影响也是七年级教材编写专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每个版本的七年级教材都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童话教学,旨在衔接小学的童话教学并让学生逐渐退出童话的学习。那么,如何利用好童话这一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来提高语文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编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因为童话蕴含着细腻而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具有一种几乎是令人无法"抗拒"的强烈的吸引力、温柔的浸透力和巨大的感染力。对于孩子们倍加喜爱的童话故事,我们该怎样进行教学呢?一、童话教学要教出"梯度性"新课标指出,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如何备教材?就是要吃透教材、了解每个年级童话故事要达到的目标。以人教版为例,1—4年级7册书中每册都有将  相似文献   

11.
《丁丁冬冬学识字2》(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是看图识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各有七个,相对于二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来看,数量不算多。执教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及学情,适时拓展,把这节识字课上得生动、丰盈,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毕振林 《辽宁教育》2011,(1):117-1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材七单元67--68页"认识角"。  相似文献   

13.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作品占了相当一部分数量,一年级上、下册共36篇课文中童话篇目有12篇,二年级上、下册共49篇课文中童话篇目有18篇。由此可见,挖掘部编版童话体课文中的儿童情趣,将会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产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童话教学的小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研读一直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当前,无论是教材的研读,还是课堂的处理,都提出要理性回归数学本质的教学。故研读教材亟需"见树见林"。本文笔者试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花园"一课例谈研读教材如何"见树见林",以回归本质教学。一、基于"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思想来进行目标定位和材料重组"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0~51页的教学内容,即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是一节练习课。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识字量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本阶段内学生会认将近2000个字,会写1000个字左右,即教材课后一类生字要求学生会读会认,二类生字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并弄明白意思。本阶段学  相似文献   

16.
林蝶玲 《亚太教育》2021,(2):100-101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好童话,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统编版教材在课文编选、插图、结构方面有较大变化,与人教版教材有诸多不同。立足于统编版教材,认真比较了统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童话编排的不同,从借插图引发兴趣、借习题梳理主线、借语言提升表达能力以及借人物升华情感体会四个方面阐述了童话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活用教材曾几何时,教师上课围绕着大纲、计划、教材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中,我们提倡实践即教材。如在上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课《字典大楼》时,我撇开教材抽象的东西,直接让每个学生与字典对话,让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去了解字典、熟悉字典。通过实践体会,学生充分认识了字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这一课,教材编排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抽象出角,情境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材理解】童话是美好的,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用荒诞、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与现实若即若离的虚拟的美好世界。童年不能没有童话,人教版教材一直关注和引领着学生的童话阅读。一、二、三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童话体裁,但都以单元主题的形式编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酋古诗出现了“斜”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