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注入情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作文。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以学生情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基础。我们要强调的是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固有情感去感染学生,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3.
情感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及途径主要有:(1)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引发学生情感;(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熏陶学生情感;(3)选择多种情育方式,激发学生情感;(4)创设多样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是学生生活积累匮乏,情感认识不丰富,二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为“写”而写,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一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储备.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在体验中感悟人、事、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积淀下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二是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度,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或文题激情.或情境诱情,或问题引情,或以情动情。三是注重学生情感的保持.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保持住对作文的激情。  相似文献   

5.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而情感又是最容易交流和传递的,实践证明。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学生感到教师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才敢于无所顾虑地质疑问难。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熏视情感教学。放飞情感教学的信鸽,用自己的爱心去赢得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扶植学生的学习信念,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6.
刘敏 《中学文科》2006,(5):69-69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从而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效果。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情感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情感性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知.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调动和影响学生的情感。挖掘数学学科自身的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展各种教学体验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教育必须有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是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情感是学生理解语的催化剂,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学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认知的发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应转变教师观念,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动机,要创设情景,组织教学,恰当运用体态语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学好思品课的内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优化教法,促进学生行为的定向选择和良好品德的内化,关键在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习情感,是指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经历的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学生的学习情感对其学习的质量、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和调控作用。忽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利用,就容易失去学生的主动配合。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热爱学生必须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依赖情感的力量,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中注重情感教育,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因此,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思想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受情感的驱使。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和实现教学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利用艺术语言,灌注情感;挖掘课内容,领悟情感;掀起教学波澜,体验情感;抓住关键词句,深化情感。  相似文献   

16.
施薇骅 《现代教学》2006,(10):37-38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感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情感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应该视为情感教学的关键,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动力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投入的多少,可以成为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指标。学生的情感参与,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体育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党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重身体素质,忽视情感因素的现状,就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情感素质的问题,从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特点入手,提出了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9.
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在国际上,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未来。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了下一代生活的美好幸福,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使学生的智力与情感和谐发展。学校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个别心理辅导等)进行,二是在各科教学中融汇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中,语文科有较多的情感内容,更容易发掘非智力因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己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情感对于学生认知活动中的智力操作影响很大,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情感在这里就是要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