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间产业集聚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人力资本、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及基础设施都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溢出、市场规模和FDI的影响系数都显著为负。相邻地区的知识溢出和市场规模都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造成了抑制作用;而对对外贸易产生了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往往导致制造工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产业1994-2003年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医药制造行业存在下降趋势以外,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我们评价和发展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30个分行业的数据,从总量与增量两个层面,整合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及公共权力视角,探讨制造业产业产业集聚模式发展效应及其形成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有显著影响且大多为政策驱动型集聚,同时市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外资的进入以及规模经济是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地方保护权力制度、技术与知识的外溢则对产业集聚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考虑企业间的复杂交互网络以及竞合行为对企业创新收益的影响,采用粒子群算法及计算实验方法构建了产业创新集聚的演化模型,研究了企业竞合半径以及网络度对产业创新集聚的影响,旨在为促进产业创新集聚的形成与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集聚规模突破瓶颈的关键要素;较大的竞合半径会对产业创新集聚的规模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而对行业内市场集中度的最大值产生负向影响;提高网络合作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创新集聚规模的发展速度以及空间集聚的速度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整合集聚经济理论、资源观理论和制度理论三种理论视角,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21个样本,对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集聚程度下,产业集聚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别:集聚程度较低时,专业化集聚有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抑制创新;相反,集聚程度较高时,专业化集聚不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促进创新。此外,企业开放式的创新战略能够有效提高多样化集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超  王燕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39-147
在理清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演变趋势和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我国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高于经济转化阶段,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技术研发能力更强,京津地区在经济转化阶段更具比较优势;异质性产业通过创新要素耦合、技术波及与溢出效应等作用于区域创新效率,且能有效解决创新过程的脱钩问题;长三角地区能通过产业协同集聚实现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将产业集聚分为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影响作用的计量模型,进而利用1995—2012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相关结果表明: 高技术产业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与其研发投入强度均呈倒U形关系,应重点控制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在对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上,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存在相互替代效应,中小企业增强了集聚区创新活力,大企业的空间扩张则丰富了集聚所需资源要素;不同的细分行业,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利用产业空间集聚β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1994-2003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医药制造行业存在下降趋势以外,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产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为我们评价和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讨论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行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定量描述中国制造业部门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导致产业空间集聚部门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度最高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水产品、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其形成主要受到技术梯度、农业资源分布及出口贸易造成的技术、资源和需求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而前后向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的规模外部经济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耿  刘芳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2):181-184,201
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加快经济增长,但是产业集聚水平并非越高越好,合理的产业集聚水平依赖于其对经济影响的大小、集聚经济的变动规律、产业集聚的驱动因素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精确测度。文章对产业集聚度的测量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述评,并提出优化测度方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是现实生活当中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产业已有明显的集聚现象,这在第二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行业存在着较高的集聚水平,产业的集聚水平总体上在不断上升,产业在地理上的分布基本上向东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3.
徐斌 《资源科学》2015,37(4):774-782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研究集聚现象的资源禀赋、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等关键概念,建立寡头垄断模型下的空间集聚机制,同时考虑产业之间的纵向关联和企业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关系,借助博弈论分析,来解释煤电产业基地的地理集聚现象。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煤电企业不会产生地理上的集聚。第二,逐步放开这些条件就会发现,要素禀赋差异引发了煤炭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规模效应加剧了煤炭企业的地理集聚。第三,当运输成本不存在时,煤炭产业的集聚不会引发相应的电力产业集聚,但是只要存在运输成本,即使运输成本很小,电力企业也会发生迁移从而集聚。可见,考虑了运输成本,煤炭企业的集聚带动了电力企业的集聚。第四,若考虑两地区煤炭企业存在技术上的差异,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资源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煤炭企业将向东部集中。第五,在不存在运输成本和规模效应,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条件下,煤炭企业在东西部地区的聚散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成本权衡。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省部分文化产业集群内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知识共享、网络外部性和产业集聚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产业集聚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与产业集聚都有较大程度的相关;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也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加强网络外部性而间接地影响文化产业集群的集聚.  相似文献   

15.
分析金融集聚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促进高技术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推动高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运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索这一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升级;(2)变更高技术产业高级化替换变量、金融集聚替换变量,这一影响效果依然稳健;(3)金融集聚均通过显著提高高技术企业规模效应和显著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进而实现技术创新;(4)金融集聚也通过显著提高技术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包括: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金融集聚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聚集模式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升高技术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培养高层次技术发明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方案的形成,以1999—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与产业集聚相关的1 34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V软件对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文献特征、演化轨迹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当前产业集聚领域研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外部性""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要素禀赋""规模经济"等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研究热点有"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新特征与识别方法""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路径""资源禀赋、资源引力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联性""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集聚崩解的系统整体性"。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两重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的14262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与创新网络的所有子效应,对不同技术子能力的影响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平台对于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温州地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的地理区位、产业集聚及创新的相关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基于经济地理分析的计量模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过程,某一地区的区位竞争优势促成了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聚,反过来,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聚又巩固和增强了这个地区的竞争优势;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与产业集聚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它们可能强化创新,但创新受这两者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20个大类制造业门类的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中主要的3个门类进行了细化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部分制造业已显现出很强的集中性.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但一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强、在国外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行业的集聚性还比较低.同时发现,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6年至2016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聚焦产业要素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进行空间相关检验,通过LM等系列检验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结论指出:(1)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间的空间正相关;(2)劳动、技术、人才、规模等要素集聚及税收优惠政策都对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创新转化存在逆向作用;(3)FDI和政策支持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存在约束,原因是FDI与政府资金目的导向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