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 ,使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次民族危机 ,遭受着巨大的民族灾难。然而 ,中华民族历尽战乱而未分裂 ,屡遭侵略而终未亡国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近代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改革开放 ,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重温这段历史对我们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8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充分展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伟大的民族之魂,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屡遭侵略而未亡,历尽劫难而不衰,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其基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所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曲凯歌。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伟大力量,作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无数自然的、社会的、外来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的磨炼,从而化险为夷,战而胜之!  相似文献   

4.
巍巍中华,雄踞亚陆,山河壮丽,人杰地灵。她不仅以悠久的历史文明著称于世,而且又是一个富有深厚爱国主义传统的国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绵延不断,与时常新。从鸦片战争起,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在被动依附的状态下开始了近代历史进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传承和发展,焕发着新的历史特点,激励和启迪中国人民去谱写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中华振兴的历史新篇章。第一,反对侵略,维护独立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独立、自由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说:“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基本特点;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旗帜。在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力量源泉,是促成和发展抗日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是鞭挞、制止投降妥协的锐利武器。在今天,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鼓舞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爱国主义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当中华民族遭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时候,国家处在危亡的时刻,爱国主义就得到空前的弘扬,民族凝聚力出现了空前的牢固。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大发动、大较量、大拼搏。不分民族,不分阶级,所有的中国人,除了一小部分民族败类之外,都动员起来了,都以高亢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抗日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伟大的中国历史孕育了伟大…  相似文献   

9.
戴加平 《中学历史教学》2007,(1):13-16,76-77
随着欧美逐渐向工业文明迈进,曾创造了辉煌农耕文明的中国因未能及时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而进入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欧美列强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大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由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尽屈辱。在此背景下,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自强不息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华民族各阶级、各阶层人民一方面同仇敌忾,英勇反抗外来侵略;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旗帜.在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力量源泉,是促成和发展抗日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是鞭挞、制止投降妥协的锐利武器.在今天,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鼓舞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精神要素在以华夏为主体的古代民族中已经存在,因此历史学要充分发掘传统民族精神要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历史学和历史教育还要充分发掘近代以来以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要素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民族精神要素,努力培育现代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生存和发展中,不仅创造出了著称于世的华夏义明,而且培养和熔铸了优秀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精髓,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爱国主义有巨大的号召力,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精神一次又一次唤起全民族抵御外敌、振兴中华的决心和斗志。太平万国、义和团,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为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进行了殊死抗争,涌现出了一批象烘秀全、谭嗣同、邓世昌、孙中山、吉鸿昌、杨靖宇这样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在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  相似文献   

13.
当一个民族或国家遭到异族或异国侵犯的时候,这个民族或国家的民族必然奋起自卫,维护民族尊严与国家独立。毛泽东同志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的民族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毛泽东选集》2卷第586页)这种爱国主义突出地表现了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上。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发动过五次规模巨大的侵华战争,我们的祖国几经危亡而不亡,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涌现无数见危授命,坚持斗争,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欧美逐渐向工业文明迈进,曾创造了辉煌农耕文明的中国因未能及时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而进入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欧美列强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大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由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尽屈辱。在此背景下,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自强不息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华民族各阶级、各阶层人民一方面同仇敌忾,英勇反抗外来侵略;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中共中央于1994年9月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曾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据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担任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教师,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中国近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危机最为深重,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最为昂扬的时代。这期间,中华各族儿女在忧患、抗争和求索中将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进入了新的更高的精神境界。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可以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全民族的中坚力量江泽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的取得,有其深刻的历史动因,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列强的侵略、欺凌、盘剥,人民为着民族解放...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作为一项道德原则,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德。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它作为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鼓吹淡化爱国主义教育,反对“爱国主义”的口号,搞民族虚无主义,实质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就显得十分重要。当代的爱国主义是和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是以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为其重要特征的:是以参与和关注改革,振奋民族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内容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在中华民族光辉悠久的历史上,爱国主义是历经几千年沧桑变化、王朝更迭而一直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推动力,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近代,爱国主义又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救亡图存、自强保种、振兴中华的呼号,成为鼓舞人民投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变革社会制度推动时代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由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战斗谱写的爱国史诗,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最灿烂瑰丽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明,曾经长时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和束缚,中国渐渐落后了。从1840年起,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