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言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蝓,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相似文献   

2.
郭氏之墟     
刘向  刘向 《现代语文》2004,(3):10-10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音,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新序》  相似文献   

3.
后儒对荀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性恶论"。荀子论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实存活动及其情欲要求必受制于心知及其抉择之支配,据"心之所可"以规定其实现的途径与行为的原则,由之而获得其正面(善)或负面(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非直接现成地顺自然而行。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言"性恶",其实质是强调人性中本无"现成的善",而非言人性中具有"实质的恶"。荀子善言"类",以为人之类性及理或道规定了其存在之终极目的,故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本内在地具有一种自身趋赴于善的逻辑必然性或目的论意义之善性。是以其在政治上并未导致外在强制之说,在道德上亦主张自力成德,而未导致他力的救赎说。其政治伦理哲学的体系,亦由此而获得了一种终始相扣的理论自洽性。人的实存"从心之所可"的人性结构论与目的论的善性说,共同构成了荀子人性论学说的整体内涵。  相似文献   

4.
阿伦特对于"恶"的区分及界定构成了她对现代伦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构架.她指出:纳粹分子所犯下的罪是"平庸的邪恶",而非"根本之恶",而这一"平庸的邪恶"是由于其"无思想"所造成的.阿伦特将这种观点置于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整体研究之下,从现代性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视域解读极权主义之恶,阐释其产生、表现及消弭之道.  相似文献   

5.
《维摩诘经》所涵摄之伦理意蕴体现在行善止恶之善恶观、自度度人之修行观、方便设教之施教论、不思议解脱之解脱论四个方面。善恶观强调"止三恶"、"离五浊"、"除八难"、"行十善"及"业报观";修行观注重上求佛道与下化众生;施教论主张方便设教、摄化众生;解脱论表现为"不思议解脱",关涉"入不二法门"、"心净则土净"。凸显出佛教作为伦理性宗教之道德特质,对《维摩诘经》之伦理解读亦为《维摩诘经》之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王文不仅将孙奭之疏误作了林氏的观点,而且误会了孟子"因先王之道"的"因"字.<孟子>该章前半部分言说的重心乃在于"以"和"因"字上,"以"作动词"用"解;"因"则作动词"就"解,为靠近、凑近的意思,引申为利用、实行、操作、实践等,而非王氏所认为的作为××的标的或依据."因先王之道"、"以不忍人之政"("以仁政")和"行先王之道"同属动宾结构且语义完全一致,而"先王之道"和"尧舜之道"则是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前者指汤武式之仁政,后者指尧舜式之善心(仁心).王文认为孟子"徒善一徒法"之句乃在于强调"先王之道",如制陶"模范"一样的"规整"功能,即强调"先王之道"作为标的或依据之重要地位,这就不仅未深究孟子"先王之道"的具体内涵,而且也否定了孟子"徒法不能以自行"(法不能自己行)的明确论断.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的人性论是孟子,荀子人性论之二化生出的新一,也是三;三不同于孟子的人性论,亦不同于荀子的人性论,三是悖立整合的新的人性论.董仲舒以阴阳之天道论人性,表现了其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其人性论的基本内容:人性有善有恶,善主恶从,即性未全善;性善是质,质朴而未觉醒,具有为善的可能性,而没有表现为现实性,即性未善.人性之善主恶从,故人性基本上是值得信赖的, "天地之性人为贵",仁义礼智信在人性上获得了根据.人性中有恶,且性善是质,充分肯定了后天之道德教化与礼义制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其云.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摘自陈鼓应先生《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5月版第227页。注:本文《道德经》原文皆出此书。) “大音希声”历来为众多学者关注,但对其涵义的理解却各不相同,就其对“大音”的看法也存在着分歧: “大音”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道”。针对第四十一章中“建言”后的十二句说:“前六句是指  相似文献   

9.
生命之美     
生命里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善恶彼消此长。善膨胀为主流时,恶萎缩成潜伏的病毒,生命为善所主宰,这时的生命是美丽的;恶膨胀为主流时,善冷冻成休眠的种子,生命为恶所主宰,这时的生命是丑恶的。这是我看了小说《幸存者》之后想到的几句话。  相似文献   

10.
(一)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怨,恶人为仇,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桓谭《新论》)1.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郭氏曷为墟?“曷”通“何”B.贵己而不用。贵:尊重C.恶恶而不能去。两个“恶”意思相同D.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跟自己)修好2.用“/”标出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3.结尾句以下列哪句为…  相似文献   

11.
新三字经     
人之初 如玉璞 性与情 俱可塑 若不教 行乃偏 教之道 德为先 昔贤母 善教子孟断机 岳刺字 养不教 亲之过 教不学 儿之错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理  相似文献   

12.
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上善",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像水一样。老子的话,似乎与我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叫人要坚韧,要刚强,要宁折不弯,  相似文献   

13.
庄子将"丑"分为"形式丑"和"内容丑",前者是一种非恶之丑,后者则是包含着"恶"因素在内的恶之丑。这一区分体现出庄子作为先秦思想家感性心理的成熟和无惧于命运变幻莫测的勇气,也为人类剥离"丑"与"恶"这一思想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伴随着庄子区分"丑"与"恶"的成熟心理机制的是一颗趋善向美、审丑去恶的知耻之心,只有知耻方能严肃的审视丑而鞭挞恶,才会更好的审丑而非嗜丑,才不会以丑为美,以恶为美。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的“无善无恶”之说在后世引起了极大争论,批评者讥其“源于佛老”。本文通过分析王阳明“无善无恶”学说的提出及其思想内涵,并与佛教特别是禅学的“无善无恶”说进行比较,指出王阳明之“无善无恶”论与佛学确有共通之处,二者均认同本体界无善无恶,现象界有善有恶,均强调形上虚寂本体与形下现实生命的贯通。然心学之“无善无恶”论的理论依据为儒学传统之体用论,与佛教之缘起论迥然有异。就阳明心学的思想实质来看,是援释入儒而以儒为宗,心学与佛学是在保持各自差异基础上的交融。  相似文献   

15.
幽梦影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祖于桐城,文风却与桐城迥异,究其因,在曾氏之审美观,桐城论文恶骈俪、以质实为美,曾氏法汉赋、尚声律藻饰.论者多拈出曾氏经济说以别桐城,然质曾氏经济之实,在重文章艺术--与桐城一脉,而非内圣外王、文章内容.唯美的而非唯实的文章观念与曾国藩作为政治家的身份似相悖,其实不然,经济文章,正在其艺术,以文道论,唯美正是唯实.  相似文献   

17.
赖忠先 《中国德育》2007,2(8):56-59,74
致良知就是依良心而行,也即存善去恶,其实质就是除去私欲习气,扩充现成良知,恢复本体良知。为善、去恶、去闲思杂虑、去为善去恶之念这四点,既是致良知的方法又是步骤。“致良知”说对今天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只有从一个人的内心意识(良知、良心)开始,才是真正的、最深刻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相似文献   

19.
最近读《论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日:“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人,鲜洁以出,似善伦;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  相似文献   

20.
1.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