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方法、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因素采用单指标的正交试验法来探讨氢氧化亚铁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表明,仅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方法对氢氧化亚铁沉淀白色持续时间长短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银氨溶液自身反应成镜做了探究,发现用浓度大于6%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添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热,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银镜.设计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的实验,实验生成了银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浓度几乎不变,认为甲酸没有参与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碰到溶液配制问题。从化学教学实践出发,探们摩尔浓度溶液配制和计算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解释了计算法配制溶液带来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B.加乙醇和浓硫酸,加热 C.加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 D.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相似文献   

5.
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从而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用容量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一个比较重要和关键的问题就是滴定终点的确定,以往是用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因而在各容量分析法中用大量的篇幅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苏教版《化学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地位和重要性,北师大王磊教授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为实现物质的量浓度的认识发展提供了问题情境和探究溶液组成的活动平台。"为此在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  相似文献   

7.
郝春林 《化学教学》2004,(3):37-38,6
在化学实验室工作久了,一定已经厌倦了为了配制各种化学试剂溶液而计算化学试剂用量的工作了吧?使用“化学计算电子表”,只需输入最终浓度(摩尔浓度或质量分数)、起始浓度以及需配制的体积,系统便自动给出配制用量,非常方便。“化学计算电子表”是有关化学通用计算的共享软件,最新版  相似文献   

8.
<正>一、利用作图法,化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通过作图的形式,同学们可以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信息转化成图形,将各种物质的已知量标注在图上,从而帮助自己清晰地观察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例如:同学们都知道,铝不论是和氢氧化钠溶液还是和稀硫酸都会发生反应,因此在学习中常会出现这样的考查题目:现有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各100mL,将同等物质的量的铝片分别加入到这两种溶  相似文献   

9.
用干冰来测二氧化碳气体在一定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吸收率,是可以做到的。通过吸收率的数据分析,氢氧化钠浓溶液想要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是比较困难的。文章总结了增大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率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清BaC12溶液与NaHCO3溶液怎样反应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专门来研究它.首先,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查出了20℃时的溶解度:BaC1235.7g;NaHCO39.6g其次,准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1摩/升的氯化钡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用稀释法又配制出浓度分别为0.1、0.95、0.02、0.01、0.005、0.002、0.001、0.0002的氯化钡和碳酸氢钠溶液.然后把化学兴趣小组分为10个实验组,每组2人,把配制的试剂分到10个小组去.令每组务必洗净实验仪器,特别是试剂瓶、试管、滴管.每次必须洗净再做.把试管编上号码(或贴上写有反…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1“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一节中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采用0.5 mol/L氢氧化钠和0.5 mol/L氯化钾混合液、1 mol/L氢氧化钠溶液、1 mol/L氯化钾溶液、0.5 mol/L氢氧化钠和0.28 mol/L碳酸钠混合液四种盐溶液作为提取剂,研究土壤和底泥中六价铬的最优提取方法。结果表明,0.5mol/L氢氧化钠和0.5 mol/L氯化钾混合液能够较好地提取不同类型土壤和底泥样品中的六价铬。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提取液中的六价铬,结果表明在置信水平(P0.001)下,该方法与分光光度法的线性相关性较好(R2=0.965 9)且无显著性差异,能够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土壤和底泥样品中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13.
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这类计算主要包括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液体积的计算等.进行这类化学计算时,我们经  相似文献   

14.
用剩余NaOH溶液制取无水Na_2CO_3丽水市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255300)王桂仙每年学生实验配制NaOH溶液后,均有大量的减液积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这些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无水碳酸钠,这样做:(1)可以解决多余氢氧化钠溶液的存放问...  相似文献   

15.
一、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例1 (广东化学卷-3)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它们的( ) (A)H 的物质的量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D)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解析:盐酸是强电解质溶液,其溶质完全电离,而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其溶质小部分电离.pH相同说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2次铜氨纤维的制备,分别在必修2的P88页与选修5的P94页。教材中铜氨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向烧杯中加入5%的硫酸铜溶液,再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片刻后,倒去上层清液。用浓氨水溶解得到的氢氧化铜沉淀,以获得浓度较高的铜氨溶液。笔者多次按照此步骤配制的铜氨溶液放入脱脂棉,搅拌,并放置24小时,也未见棉花溶解。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81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用50毫升1.0 M盐酸跟50毫升1.1M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如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  相似文献   

18.
以电导率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是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必修动力学实验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溶液反应的起始与终了浓度均难以精确测定.通过对该实验的改进,通过模拟电导滴定的方式准确测定皂化反应起始与终了浓度,较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建立增强因子模型。研究气液传质测定设备双搅拌釜中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过程,并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了298K下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44m3/(mol·s),并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E=68.08CBL1/2,为脱除熏蒸后残留硫酰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做好强弱电解质导电性对比实验,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要配制准确,以0.5M为宜。配制电解质溶液时一定要甩蒸馏水,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