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友记》,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之一,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六个生活在纽约一间公寓里的好朋友,自他们认识开始,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其中包括它们在一起的生活,冲突,麻烦,幸福,友情和爱情等。这部电视剧以友情和爱情为主线,使用了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反映出了当今美国人对友情和爱情的态度。在不断的笑声中,它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和我们一样普通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因为情感、原则、利益、地位等问题产生矛盾、闹出笑话,同时,亲情、友情、爱情也在这里升华。《老友记》无形中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美国人的爱情观友谊观。  相似文献   

2.
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友情无处不在。青少年朋友们,你对“友情”是怎样理解的?你对“友情”有哪些感悟呢?你愿意听听他人对友情的诠释和理解吗?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是受伤时抚平创伤的一剂良方;是孤单时驱走黑暗的一缕阳光。友情是心血凝成的歌,友情是真挚融合的曲。青春少男少女的友情犹如洁净的水,可以滋润两颗纯洁无瑕的心,使他们的生活更富有蓬勃的朝气和亮丽的色彩。男孩刚强,女孩温柔;男孩粗犷,女孩细腻。青春的友情将他们融合在一起,互补互偿、互助互慰、互乐互悦,使男孩和女孩都不断…  相似文献   

3.
不经意间走入了六个人十年人生的小舞台。在嬉笑怒骂、离别团聚中,他们向我们讲述着友情、爱情,还有生活。虽然老友们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也会有矛盾和争执,但对于彼此,他们永远Bethere for you.《老友记》无形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即使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剧中的情景我们已然能够感同身受。剧中原汁原味的美式发音以及生活化的对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英语的最好教材。希望经过一个又一个十年,我们还能忆起片中的经典,就像我们始终怀念的可贵友情和青春岁月一样。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两个情同手足、生死与共的朋友,尽管生活潦倒,居无定所,可他们相互扶持,不分彼此。上帝不相信人世间有这样一份牢不可破的友情,便设计考验他们。有一次这两个人在穿过一片沙漠时,水尽粮绝,陷入死亡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美国儿童的生活令人羡慕,但最令人羡慕的可能要数他们的学校生活。美国的小学生升学不必考试,他们的学校分配按学区制。小学毕业后便可以直接(directly)升入该区的初级中学。所以他们平时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学校做完。他们不必看太多书就可以小学毕业。至于智能低的儿童可以上启智班;头脑有问题的,他们可以上特殊教育班。美国的义务教育是六、二、四制,分十二级。一至六  相似文献   

6.
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漂流到了一座荒岛上。 迫于生计,他们决定分工协作:亚洲人负责打猎、捕鱼并烹饪成食物:美国人占据了沙滩,他负责吃饭并将剩下的残羹冷炙分给亚洲人。当亚洲人每天辛苦劳碌的时候,美国人则在自己的沙滩上享受着悠闲生活和食物。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娇娜》中,娇娜与孔生之间的关系既非单纯的友情,也达不到婚外恋的地步,两人之间的感情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开始的一见钟情;到受阻之后爱情退守而变成了友情;再到雷霆之劫这一危机事件中,埋藏在他们心中的夹杂着爱情的友情瞬间爆发,随着生活重新归于平静,他们不得不再次以友谊的形式继续交往。作者通过塑造孔生与娇那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异性感情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友情无处不在。青少年朋友们,你对"友情"是怎样理解的,你对"友情"有哪些感悟呢?你愿意听听他人对友情的诠释和理解吗?  相似文献   

9.
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友情无处不在。青少年朋友们,你对“友情”是怎样理解的,你对“友情”有哪些感悟呢?你愿意听听他人对友情的诠释和理解吗?  相似文献   

10.
杜甫与严武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难下定论。今从牡甫的“赠严诗”中得知:杜、严二人关系密切.友情深笃。其交往历程分为发展期、蜜月期、转折期和怀念期四个时期。他们的关系、情感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同属“房党”,学上是诗友,生活上严武对杜甫关照有加。探讨杜甫与严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研究诗人晚年的思想、创作、生活与行踪,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杜甫。  相似文献   

11.
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友情是心灵的桥梁友情是一种合作精神的体现友情为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基础友情,在今天的社会中,由于商品经济、拜金主义的冲击而变得十分宝贵。日益隔膜的人际关系使同情、善意、关怀等美好情感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色彩。然而我们的孩子们对友情的需求仍一如既往,他们执着地呼唤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沟通,呼唤真诚的友情。拥有朋友、拥有友情是现代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两个情同手足生死与共的朋友,尽管生活潦倒,居无定所,可是他们相互扶持,不分彼此。上帝不相信人世间有这样一份牢不可破的友情,便设计考验他们。有一次这两个人在穿过一片沙漠时,水尽粮绝,陷入死亡的边缘。这时上帝指引他们说:“前方有一棵果树,上面长了两个苹果,吃了小的只能解燃眉之急;吃了大的才可以  相似文献   

14.
废名与周作人在现实生活中,由师生关系上升到朋友之情,他们互敬互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又君子和而不同,在文学上各自以其独特的面貌被后人不断地言说评判,成为师情友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失足少年“病后调养”中心,看不到高墙和围栏,孩子们有逃走的自由。在这里,他们得到免费的家庭生活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他们是因缺乏常人的关爱而染上毒品,或参与盗窃等活动而步入歧途的犯罪少年。为了帮助他们在刑满后重返社会,必须帮他们开辟一条与世人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为他们重新架起亲情、友情和爱情之桥。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6,(3)
[话题引申]作文贵在情真,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为情感类话题作文在这方面的要求与一般作文有所区别,题目中一般都有“叙说真实故事”或“写出真情实感”之类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之美,体会乐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树立起高远的生活目标,产生高雅的生活追求。亲情、友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就离不开亲情、友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友情和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友情和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友情和亲情在意,世间的每一个…  相似文献   

17.
友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感情之一。有人说,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人人都向往友情。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力求寻觅真挚的友情。如果有了这份精神上的需求,社会就沉浸在文明、和谐之中。特别是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易波动,思想较复杂,他们的心理世界也极为丰富。因此,学生之间、朋友之间互相倾吐衷肠和心声,包括一些不愿让师长知道的“小秘密”,就成为同学、朋友间表达亲密友情的一种特别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于美国课堂上常见的自由、随意,中国教育专家认为他们是在给学生吃“第六个大饼”,而美国学者的观点是给学生吃“三明治”。一次,这位专家向美国学者讲起了“傻人吃大饼”的中国寓言故事。傻人连吃五个大饼,吃到第六个大饼才感觉饱了,这时,他说:“早知道吃第六个大饼才饱,前面五个我就不吃了。”专家说:“你们美国的教育就像是只给学生吃‘第六个大饼’。”美国学者似有所悟。可是第二天,他找到中国专家说:“我们美国人不吃大饼,我们习惯吃三明治,我们给学生的应该是三明治。”中国专家大呼其妙。“大饼”和“三明治”的比喻有着怎样的含…  相似文献   

19.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点缀     
曾经听过许多赞颂友情的歌,看过许多怀念友情的文章,不知为何那么令人感动,让人流泪。听过看过后,我总是摇着头,笑着想:友情真有那么美,那么感伤吗?常常做这样的心理测试:将友情、亲情和爱情按照在你心中的地位排列顺序。在我心中每次无论后两者怎样,友情从不会跃居第一。虽然我有很多朋友,却从不曾觉得他们对我是如何重要。也许是我习惯于依赖父母,才觉得父母是最重要的;而朋友,好像只是生活中的点缀。然而在开学初的几天里,我的生活中出现了这段插曲:我的一个好同学转学了,而且是到上海就学。我感到很突然,似乎有点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