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幼儿系鞋带时,我发现单纯教系的方法,幼儿往往不易学会。于是,我根据系鞋带的动作顺序编了一首儿歌,让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系鞋带,幼儿很感兴趣。之后,我又给儿歌谱了曲,幼儿可以边唱歌边系鞋带,学得更欢了,很快就掌握了系鞋带的正确方法。现将这首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1.在模仿中学习。小班的幼儿好玩、爱做游戏,组织活动时可以巧借这些特点,把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渗透其中,例如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让幼儿轮流模仿晨检老师,看看手和衣服。查查口袋,幼儿就很容易记住卫生习惯的要求。 2.在帮教中学习。针对教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系鞋带、洗脸、漱口、如厕等比较难的情况,我们开展了结对帮学活动,例如,小班幼儿入园初期,不会穿  相似文献   

3.
叠衣歌     
这首儿歌是老师在让小班小朋友练习叠衣服时,与幼儿一起编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掌握动作要领,尽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已做。  相似文献   

4.
新生入园时,大部分孩子都不会系鞋带。一天午睡起床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拿着鞋走到我面前,让我帮他系鞋带,那种神情分明告诉我:在家妈妈系,在幼儿园当然是老师系了我笑着摇摇头,没有轻易答应,而是借此,对全班的孩子说:来,小朋友们,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系鞋带好吗?好!小朋友回答得很响亮。我把鞋带拿在手里说,我  相似文献   

5.
一得集     
穿衣服 南京港务局幼儿园 李冬青 教小班幼儿穿衣服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事,我编了一首儿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抓领子,(双手抓住领子) 盖房子,(用力向上一翻,盖在头上) 小老鼠,钻洞子,(两只手套袖子) 吱溜、吱溜爬房子。(双手扣上扣子) 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穿衣的诀窍。  相似文献   

6.
小班幼儿在解鞋带时,鞋带解不开,反而会拉成死结。埋怨孩子是不对的。我仔细观察了孩子解鞋带的动作,原来他们解鞋带时,去拉“蝴蝶结”的“圈圈”,一拉必然会成死结,于是我告诉幼儿解鞋带时一定要拉“圈圈”底下的那根拉得动的带子。孩子掌握了方法,个个学会了解鞋带,  相似文献   

7.
球,是幼儿喜爱的玩具。球类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基本动作,还能培养幼儿灵敏、机智、勇敢等品质和活泼的性格。因此,我们小班很重视开展球类活动: 一、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球。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每人都要有一个球。限于经济条件,还不可能由幼儿园供给,我们就在家长会上宣传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动员家长为孩子买。这个建议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自此,班上每个幼儿就都有一个大皮球了。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孩子拍球,要先引起幼儿玩球的兴趣,如让他们看老师滚球、拍球、跨球、两人传球、跑着拍球、踢球,使幼儿看得跃  相似文献   

8.
系鞋带属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范畴。为了帮助儿子尽早学会系鞋带,我想了一个土办法:将一个长方体纸盒(装药水的纸盒即可),去掉盒盖,在长方体每一面上各钻四个小洞,成“田”字型,再将一根鞋带穿入洞中,就可让孩子练习系鞋带了。这样,孩子练完四面,等于系了四根鞋带。如果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饰一下  相似文献   

9.
小班幼儿手部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够完善,不会正确握笔,手的动作很不稳定。因此培养幼儿手动作的稳定性,使幼儿有意识地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是教幼儿学习画画的前提。游戏能激发幼儿巨大的热情,同时,幼儿有爱模仿的特点,因此可用游戏去吸引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使幼儿手的动作逐步得到发展。如教幼儿画圆,可先让幼儿玩串珠,在游戏中感知圆形物体的形象,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用右手食指在空中画圆圈,老师边画边讲,我们画一颗红的串珠,再画一颗绿的……然后让幼儿握笔在纸上画。这样,建立了手的动作和线条之  相似文献   

10.
一次,小班上语言课,内容是学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老师事先在活动角里布置好符合儿歌内容的教具。教学开始后,教师利用游戏形式引出『小手』,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手会做什么,接着带领幼儿到活动角里去实践。只见有的幼儿拿着梳子梳头;有的幼儿自己洗脸;有的幼儿给布娃娃穿衣;有的幼儿自己刷牙。幼儿兴趣极浓。老师在活动中观察,并请幼儿回答自己在做什么,幼儿基本上说出了儿歌内容。  相似文献   

11.
儿歌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把打击乐常规要求编成小班幼儿容易接受的儿歌,让他们在打击乐活动中边说儿歌边做动  相似文献   

12.
儿歌教学,要因“儿”而异,因“歌”而异。如何进行,应视情况而定,我一般采用以下六法: 一、构图法所谓构图法,就是教者根据儿歌内容,画出相应图画,制作幻灯片,充分发挥视觉作用,让幼儿结合图画学儿歌。如大班教《小熊过桥》时,可制作下图所示的活动幻灯片(图中小熊能左右活动,流水、鲤鱼、乌鸦能上下活动,竹桥也能上下活动),边操作活动部件,边引导幼儿观察,学说儿歌。这种方法,具有直观的好处,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为小班语言课选教材时,我发现了《小池塘》这首儿歌: 小池塘, 藏月亮, 鱼儿睡在蓝天上。小青蛙, 瞪眼瞧, 乐得呱呱把歌唱。风儿吹, 水儿荡, 摇得月亮轻轻晃。我觉得这首儿歌很有情趣,不但意境美,语言美,而且儿歌里有许多常识性的知识。但整首儿歌表现得比较含蓄,如果把这首儿歌原封不动地拿来教,小班幼儿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儿歌的优美语言,了解简单的自然现象,正确地掌握知识,我根据这首儿歌的基本内容,自编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路】儿歌《谁饿了》是本班幼儿小班时早操音乐的其中一部分。刚进入中班,我经常听到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哼唱这首儿歌,而且当看到现在小班幼儿在玩这首儿歌音乐游戏时.他们也会很感兴趣地在一旁跟着玩。于是,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绘画教学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对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能力起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给幼儿一些必要的“绘画词汇”,放手让幼儿表现。小班幼儿开始学画时,用彩色笔,画些颜色鲜艳的、容易出效果的常见的物体,如红苹果、小旗等。因为鲜艳的颜色,能刺激幼儿的大脑皮质,使脑细胞兴奋起来。为了培养幼儿大胆作画,我示范作画时显得轻松、自然,使幼儿感到这事不难,从而大胆地模拟老师的作画动作。对孩子的作品,尽管看来很不象样,但我都予以充分肯定。幼儿的自我意识很强,对形的要求不高。他  相似文献   

17.
顾程程 《考试周刊》2010,(13):80-80
教了一年小班.我发现游戏在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游戏让幼儿轻松、自主地掌握各种知识,是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经验的良好途径。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激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应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发展需要,在游戏情景下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形成的数学知识体系与音乐游戏情景融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参与活动的欲望,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并在主动活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做父母的必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学会自我服务 家长可注意选取生活中的某一具体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让孩子明白做什么,怎样做。如教孩子系鞋带,家长可以边示范边讲顺口溜:“先打一个结,交叉绕一绕,再变两个圈,鞋带系得牢。”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从事多年美工教学活动的老师,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画画的学习兴趣,发展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动作不协调等年龄特征。美工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孩子。  相似文献   

20.
教儿歌两法     
为了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在短时间内能熟练地记住所教儿歌,我采用这样两种教学方法。一、画画法在课前我对拟教的儿歌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儿歌内容,画出相应的一幅或几幅画。如在教《我们爱祖国》这首儿歌时,我就画了这样四幅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