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在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患中诞生的,忧患意识贯穿了其成长中的每一步。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党必须进一步增强党执政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杜甫的政治忧患及预见性刘明华忧患意识是杜甫作为社会良知的一个重要特征。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而在政治忧患中,又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唐朝政权面临大厦将倾的形势的预见。本文着重探讨这个问题。政治忧患来自入世精神,一...  相似文献   

3.
<正> 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先秦儒家的论著和屈原的作品中都有突出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儒家的忧患意识与屈原的忧患意识有着明显的承接关系,而且在精神上有着内在的契合。但就其最终态度与外在表现特征而论,又有其很大的区别。从忧患的内质看,儒家的忧患意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我的忧患,忧人生  相似文献   

4.
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再次高度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作为新时期党中央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和时代号召,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具有八大主要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和唯物辨证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产物,是党的第四代领导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忧患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现实问题和时代诉求的科学概要,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华儿女寻救亡图存之梦和圆救亡图存之梦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一个月在武汉公开印行的小册子《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彰示了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宣言"。本文拟从"中国梦"的视角对该文进行初步解读。第一,对中国国情和革命性质的较为科学界定,是实现"梦"的前提;第二,组织无产阶级先锋队即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梦"的领导力量;第三,宣传组织工农群众,组成工农联盟,是实现"梦"的现实力量;第四,清算各种错误思潮,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梦"的实现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6.
“发愤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创作动力论,尽管历代学人对其具体论述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人在忧患、挫折中的情感激荡对学创作的特殊作用。“愤书”的哲学底蕴是人类的忧患意识和超越意识,作家以自己的大笔传达自身的忧患体验,超越自身苦难唤醒世人,使人的“类本质”得以感性显现,这个过程既是作家痛苦的过程,也是他得到审美自由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情感。这在《诗经》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中有对国家命运、百姓疾苦的忧患,有对奸邪当道、社会不公的忧患,有对繁重徭役、兵役的忧患,《诗经》因此而奠定了我国文学忧患意识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开启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分析研究了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所作出的努力,毛泽东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贡献,以及毛泽东在探索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给我们留下的伟大启示,对当今实现中国梦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情感。这在《诗经》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中有对国家命运、百姓疾苦的忧患,有对奸邪当道、社会不公的忧患,有对繁重徭役、兵役的忧患,《诗经》因此而奠定了我国文学忧患意识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忧患意识在当代仍然是重要的思想内容,顾炎武对国家、社会、政治、民生以及学术上的忧患及认识,体现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关注。研究顾炎武的忧患意识,对于我们今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构现代忧患意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淑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01-103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和基本精神.陈子昂《感遇》诗的忧患意识因受到所处时代和自身遭遇的影响,表现得复杂而深刻,有对社会时局的忧患,对兵民疾苦的忧惠,对个人身世的忧患,还有对祖国命运的忧患.陈子昂忧患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现实和自身遭遇在他身上的映射.他的忧患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杜甫、龚自珍等诗中都闪烁着他忧患意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魏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的时代。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和民族危机流源表示了极大关注和忧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忧患意识。魏源认为忧患意识对于当政者来说十分重要:“真人之养生,圣人之养性,帝王之析天永命,皆忧棋以为本焉”①。也就是说,忧患意识是国家长治久安、统治水固的根本。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忧患意识也非常重要:“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忧患,则智慧不成”②。人们只有在忧患之中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以济世。他认为人们不仅要在乱世中忧患,更重要的是在治世中忧患,即所谓“君子于安思危,于治优乱”…  相似文献   

13.
汤因比在历史学研究中引入价值观,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联系起来,形成其独特的历史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忧患与拯救是汤因比思想从历史哲学到历史神学演变的中心线索。“挑战与应战”的原理是汤因比解救西方文明困境的积极发挥。汤因比晚年超越了仅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对西方文明的忧患,把忧患意识扩展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并采取整体性的文明比较的方法提出多元的解决途径。虽然他的神学视角遭到批评,但他为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的奉献精神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忧患的目标取向、表现形式、实践路向及忧与乐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青年毛泽东吸取民族忧患意识中有益的合理的因素,将民族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所形成的具有特色的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这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确立正确的忧患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引领人民开创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想;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崭新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渝追求,是中国道路的目标导向。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中国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道路,不走好中国道路,就无法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深刻理解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走好中国道路,弘扬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明确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青年毛泽东与民族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忧患的目标取向、表现形式、实践路向及忧与乐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青年毛泽东吸取民族忧患意识中有益的合理的因素,将民族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所形成的具有特色的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这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确立正确的忧患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建党93年一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进行不断探索,形成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理论上不断创新的意识形态建构;组织上完善党的自身建设;将群众路线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人本基础;将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物质保障和经济动力;将最大化争取外界支持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策略。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处理民族复兴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复观将中国文化的动力概括为"忧患意识",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徐复观突出地将"忧患意识"当作对困难的责任感,一种自我意识,不同于恐惧带来的对外在力量的依赖,"忧患意识"是自我觉醒的表现。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忧患意识"具有现代性的意义。同时,"忧患意识"的自我意识首先来自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个人意识到要承担社会的责任,在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它超越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忧患中的个人命运从一开始就同族群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它促使个人把自我的价值同整个族群价值联系在一起。徐复观推重"忧患意识",强调了其具有的理性自觉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张扬,将其作为中国人现代意识的原发之所。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和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孙中山具有忧患的品格、忧患的情怀,并使古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探讨孙中山忧患意识的成因、内容和特征为视角,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孙中山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最高梦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中国梦”的联系深厚紧密。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梦”的引航人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要求实现每一个人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和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