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水下采矿导航系统所面临的噪声具有非高斯性和频率随机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粒子滤波的深海采矿导航算法,并针对粒子滤波的粒子退化和贫化提出一种新的重采样算法。结合湖试数据,仿真实验表明新的重采样算法在获得更好的滤波精度的同时可以避免粒子贫化现象。最后,将基于改进的粒子滤波的深海采矿导航算法与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导航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优良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将典型的粒子滤波算法应用于非线性INS/GPS船用组合导航系统中时,不能解决重要性函数与似然函数的不匹配问题,且当传感器具有较大的漂移误差时,无法根据当前的观测值对粒子状态进行修正。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典型的粒子滤波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滤波(improved particle filter,IPF)算法。根据当前的观测值估计对应的状态误差,并在确定粒子的权值和重采样前对预测的粒子的误差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IPF算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持很好的滤波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节点在海上动态环境下利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ecie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对船舶追踪精度不高以及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改进的自适应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采用优化边界阈值的方式,在重采样阶段采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D)采样方法实现自适应选择采样粒子,这使得节点采样的计算量减少,从而缩短采样的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保障追踪精度的同时,提高自适应度,减少节点计算量,并且能很好地适应海上环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优化算法在处理大规模舰船电网重构问题时易陷于局部极值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无尺度网络的高斯动态粒子群优化(Gaussian Dynam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DPSO)算法.该算法融合无尺度网络理论与种群拓扑结构,采用改进的无尺度网络BA模型随机地逐渐增加种群拓扑规模,增加种群多样性,提高种群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以某20节点和扩充为60节点的舰船电网为例进行故障后重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多维度舰船电网重构有效.  相似文献   

5.
RFID技术利用互联网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与软件连接可实现物品对象的跟踪,具有可追溯性能力,广泛地应用在供应链管理、资产跟踪、假冒检测等方面.然而,RFID阅读器在大规模的数据识别网络中由于环境和物理特性等所采集原始数据具有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应用结果,为获取更准确数据提出一种可追溯性框架处理不确定性数据,应用粒子滤波技术采集本地数据,有效解决原始数据漏读、误读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在大规模网络中采样的精确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使用基于变异原理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普通话测试系统评分机制改进,并将该算法运用于语音信号识别领域.由于在粒子初始化时引入相对基的原理,使粒子获得更好的初始解,又在迭代过程中引入变异模型,使新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最优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智能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等)通过模拟或者揭示某些自然现象和过程而发展起来,为优化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将不同算法结合来达到更好的优化效果日益成为当前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算子及种群分割策略,将两种算法有机结合,提出了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GA-PSO).为了验证该GA-PSO混合优化算法是否具有良好性能,将该算法用于一些标准测试函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结合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粒子群算法的组播路由算法,来解决多约束QoS组播路由问题.实验对比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寻优能力强,可以克服单一的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持粒子活性的改进PSO算法:当粒子失活时,对粒子进行变异或扰动操作,重新激活粒子,使粒子能够有效地进行全局和局部搜索,并将改进的PSO算法应用到酒精流加发酵过程的补料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改进的PSO算法在进行流加发酵过程的补料优化时,它的寻优性能良好,而且寻优速度很快,可以提高最终产物14%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工业安监目标检测领域中,由于尺度多样性、小目标导致的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在训练阶段利用目标可变占比数据增强算法,使得神经网络学习到多个尺度的目标信息;然后利用多尺度特征池化层,捕捉不同大小的目标信息,使得网络对不同尺度的目标更加敏感.实验在安全帽和口罩佩戴数据集上与原始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内纳米颗粒沉积及荷电的数值模型,耦合流场、电场、颗粒荷电及颗粒运动等子模型,研究ESP内纳米颗粒的运动与荷电特性.研究发现纳米颗粒在ESP中的受力方向和大小会随着其运动而不断改变,其沉积效率曲线相较于微米级颗粒,呈现出U型的特征,经证明这...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将微粒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应用到离散领域,并使算法仍具有较佳的搜索性能,以信息素积累为基础,由离散状态的信息素构成微粒编码,重新构造算法的迭代公式.微粒信息素的变化基于信息素原先的情况、个体历史最优及全局历史最优.以信息素为依据进行离散状态的选择,由此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素的离散PSO算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基于时延约束的最小能耗路由优化问题,能获得较好的路由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良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3.
BD-2/GPS组合导航系统选星算法及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与快速定位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新的选星算法.该方法将可见卫星仰角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以几何精度因子(GDOP)计算模型作为遗传算法中判断解优劣的适应度函数,从而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将应用该方法所得的GDOP和算法运行时间与应用最佳GDOP算法计算所得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该方法得到的GDOP接近最优值,而且选星算法计算时间减少.实验数据分析证明该方法在实时性和可行性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船舶CO2排放,提出利用NaOH溶液吸收船舶尾气中的CO2,并通过添加CaO固体颗粒物的方法来提高对CO2的吸收率.通过分析CaO固体颗粒物对提高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率的影响机理,推导出CaO增强因子数学模型,实验得出其增强因子为1.1.CaO固体颗粒物对提高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显著,对纯CO2气体的吸收率提高10%,对船舶模拟尾气的吸收率提高15.85%.CaO固体颗粒物对提高碱液吸收船舶CO2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在2006年5月于济南市城区进行大约两周的观测。小于200nm的细颗粒物浓度达到10500个/cm3,超细颗粒物在PM2.5个数浓度中所占比例较大,达到95%。凝结核模态与埃根核模态颗粒物在大气环境相对清洁、高温度和低湿度环境下浓度较高,可能主要是由气态前体物在光化学作用下的均相成核作用及异相凝结浓缩作用推动的。颗粒物个数及相关污染物的浓度日夜变化研究表明:超细颗粒物的前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而粒径大于200nm的颗粒物可能来源是交通扬尘污染。  相似文献   

16.
改进微粒群算法在机组组合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求解机组组合问题的改进微粒群优化算法.将机组启停状态变量和机组输出功率连续变量融合为一个变量,提出伪输出功率编码,降低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对机组分类动态调整,对多时段有效地直接优化;对各种约束进行数学处理、修复处理,提高种群质量.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