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暴露和展示师生的思维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方法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总结提炼过程、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及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去拓展、探索,去反思、推导,亲身参与思维活动,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
舍得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刊的《让学生尝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研究过程———一节研究性教学的课堂实录》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节生动的研究性课堂案例 .读罢课例 ,心中触动颇大 ,尤其是当我认真反复地研读过后 ,内心的感受更深了 .同为数学教师的我们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分析研究问题、探索发现事物的过程 ,可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压力 ,课堂上我们总有那么多的舍不得 ,那么多的不放心 ,又有几个人是真正放手大胆地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呢 ?课例的执教者给我们一个很…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认识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已受到广泛重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合理改革课堂教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自主研究、自由创造为基础 ,以研究性学习为理念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为此 ,教师应加强对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探索 ,不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创新的乐趣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性学习相互促进 ,实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也是我校教学特色之一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一些内容为专题进行研究 ,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多渠道地获取知识 ,并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 (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 ;其二是教学过程探索化 (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基于以上认识 ,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 ,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要求教师按知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要想真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改革须大力推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历经猜想、探究、失败、反思、再探究、发现,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这节课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所任教的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是全国第一所免费中学 ,学生状况与宏志中学的“特困班”相似 ,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的优秀生 .因此拜读了王芝平老师的《让学生尝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研究过程———一节研究性教学的课堂实录》 ,备感亲切也受益匪浅 .研究性学习作为以德育为核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 ,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识、接受和采纳 .那么 ,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呢 ?许多同仁都作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读者不妨读一读近两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但…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人士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几年来,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走出了一些误区,步入了光明大道。这一探索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讨论,主动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一些内容为专题进行研究,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即以问题为中心教学);其二是教学过程探索化(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要求教师按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过程教学理论),把教材内容设计成问题(对学生而言即为研究性问题),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来增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并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处理很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培养优良的科学品质.应提高对物理史实的认识,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意识;其次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采用"问题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环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第三要解析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第四要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致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必修课中渗透运用研究性学习既是数学二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与闪光点 ,也是复旦附中的教学特色之一。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些内容为专题进行研究 ,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 (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 ,其二是教学过程探索化 (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 ,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 ,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 ,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试误理论"的基本原理 "试误"即尝试错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如发现新理论,发明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等)是一个反复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反复多次"试误"而获得知识;与科学家独立探索的认识过程相比,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简约化了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反复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教学过程为让学生经历、探索、体验的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历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遇见的现实情境。正因为学生所经历的情境的真实性,活动开展时间上的开放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使得我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无法按预设来贯穿整个过程,最终导致一个教师、学生都不愿看到的失败结果。我们应该直面失败,在失败中积极反思,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从失败走向成功。本文试从三个策略来有效应对失败的生成,最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曹红平 《中学生电脑》2011,(4):34-34,36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和展示自我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本文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对于怎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问题情景?研究探索?归纳总结?知识迁移”基本教学模式,并阐述了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学生理解、掌握某种知识到运用这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必须经历从感性到理性,再用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这两个认识上的飞跃.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中才能不断地巩固知识.本文仅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仔细揣摩课例《让学生尝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研究过程———一节研究性教学的课堂实录》(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 0 0 3年第 9期 ) ,深感其“平淡之中见神奇” ,更觉得其“厚实”、“大气” .在欣赏、感叹之余 ,冷静一想 :课例中的学生是由失败走向了成功 ,课例中的老师也因此而成功 ,但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走向成功 ,这不正是本次课例大家评的根本目的吗 ?基于此 ,我们需要分析课例成功所在 ,探究其成功原因 ,寻求课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成功之处无疑 ,课例中教师教学的成功 ,正在于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 .而学生的成功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