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沧州出土墓志》对沧州境内出土的墓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是反映沧州历史文化以及进行俗字研究的重要资料,但该书在录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沧州出土墓志》中所收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志录文试作校正,可增强其准确性,提高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等院校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地方高校生命教育内容构成应包括认识生命、生命责任教育、体验生命、生死观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以独立式生命教育课程为主,活动体验式生命教育结合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作补充;师资方面培养专职生命教育师资与提升各科教师生命素养相结合;综合体系方面建立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地方高校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使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珍爱生命、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努力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占有重要地位,它担负着为一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就地方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来说,它可以为地方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小学教育者,促进当地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地方高校面临着转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随之转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等,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围绕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实施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从探究河北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入手,以沧州落子、井陉拉花和徐水舞狮为代表,分析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北民间舞蹈自娱、观赏、健美、教育、交易、广告等社会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地关系互动视角,对沧州尚武的历史形塑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先秦至两汉的海洋文化、魏晋至唐宋之际游牧/农耕交织的文化、元明清至民国期间外来移民及运河文化等,不同时段和地域空间结构的塑造力差异,使得沧州尚武实现了由鸷悍尚力到俗重气侠再到重义崇礼的转型。地域空间结构的动态特性赋予了沧州尚武重击、求新求变的文化特质,通过冒险、开拓、吸纳等历时性人地互动,沧州最终成为了知名的武术之乡。  相似文献   

6.
成长环境、社会影响、经济发展与多元化文化的大碰撞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地方高等院校“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性格和特点.这些特点给地方高等院校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教育对象特征的教育新途径,走一条有特色的地方高等院校“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道路,着力培养出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从武术与戏曲结合的历史梳理入手,对沧州武术戏的起源和原初形态进行考察,总结了其原初形态的艺术特征.进而指出,侠义精神是武术戏推崇和宣扬的重要价值取向;沧州尚武的地缘文化造就了武术戏戏武结合重在武的形式特征;在唱腔与乐器配置、服装与器械使用、递帖与剧目搬演、互动与传承方式等方面都展现出浓郁的武术文化气息和历史印痕.  相似文献   

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正处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研究的课题.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创新创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辅导员应该重视地方红色资源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和解读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创新形式以及创新手段出发,借助地方红色资源,带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地区民族初中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着开发与实施地方课程的思想观念淡薄、理论素养缺乏、教师的认识与能力欠缺等问题.其解决对策有:创设氛围,改进机制,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作用;重视教师课程开发理念、能力培训;转变理念,有效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