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现状、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措施和建议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旨在为西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与民族文献情报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包和平 《情报杂志》2001,20(3):96-98
阐述了开发利用民族文献情报资源对西部开发的重要意义,提出开发利用民族文献情报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平  高志鹏  阚利宏 《情报杂志》2003,22(12):124-124,126
概括了西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阐述了如何开发西部网络信息资源亟待探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的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冰雪地带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藏东南地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扬学泉 《情报科学》2002,20(1):28-30
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其战略目标不仅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要通过此项举措,进一步深化我国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阐述了信息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分析了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服务的多元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运桂 《情报杂志》2001,20(6):93-9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经济、科技落后的西部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图书馆事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缝的历史机遇。图书馆应根据西部地区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制定信息服务规划,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部山区信息服务业的现状,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分析,探索了一条西部山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途径。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及工作流程,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基于Web网站,面向开发主体、面向服务对象的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不利于传统旅游业的开展。随着现代旅游观念的出现,生态旅游热潮在全球兴起,江苏沿海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发展现代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以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对江苏沿海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价,计算各景观的吸引力和开发潜力,以此确定江苏沿海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开发重点。评价结果表明,盐城沿岸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综合旅游价值也最高。据此,文章提出成立“盐城国家滨海湿地公园”的构想,以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和区域开发的双赢目标。文章阐述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确定了盐城国家湿地公园的范围、构成,根据各段资源特色,提出了具体开发步骤和策略。本研究将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1):F0002-F00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章文与吴楚材都是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气象学在旅游开发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森林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保健效益研究,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马凌云 《西藏科技》2003,(12):60-62
本文论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图书馆应抓住机遇,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建设数字图书馆,开发和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算西部地区有石油资源415.9′108t,占全国石油资源的39.33%;西部地区有天然气资源247400′108m3,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65.1%。而2000年西部地区的石油产量2805′108t,仅占全国当年石油产量的17.22%,与其资源不相匹配。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9.83%;天然气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5.9%,油气资源勘探还有很大潜力。因此,加快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部分弥补东部地区的石油产量递减,缓解我国石油需求增长与石油供给的矛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地面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态系统脆弱,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很大,油气勘探效益难以保障。去年中央已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借“西部大开发”契机,在自主勘探开发的同时引进外部技术和资金,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同时应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矿权管理法规,规范油气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红色旅游之都”的韶山,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是必然的选择。根据韶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现状,提出了韶山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文化特色、深度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我国西部尤其是青海盐湖资源的研究、开发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论述,建议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对盐湖资源的科技投入和开发利用,对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章文,是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教授早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气象学在旅游开发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森林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保健效益研究,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开发战略和各地市的开发分工体系,并确定了相应的开发时序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7.
论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这一观点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其一,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其二,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其四构建中国PPT旅游(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以及发展我国PPT旅游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西部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认真搞好西部水资源总体规划,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管理,按照节水型经济社会的要求,实现西部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产品是高品质旅游产品,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出发,阐述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就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产品具有资源特色突出以及绿色质量堪忧的特点,具有以绿色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的内在需求。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是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产品创新的内涵、原则与理论范式;生态旅游产品由于具有不可位移性、异地消费性等特点,绿色创新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过程及绿色创新过程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