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八面来风     
省教育厅最近针对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职业道德突出问题,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禁”要求》。具体内容为:严禁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按学习成绩排名次、排座次、侮辱学生人格;严禁乱收费、乱订乱发教辅资料;严禁以教谋私,向学生推销商品,从中谋利;严禁训斥、指责和侮辱学生家长;严禁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严禁在上班时间酗酒、打麻将及上课时衣冠不整、接打电话、接待来人;严禁在上班时间从事第二职业或未经学校同意在其他教育机构代课;严禁无教案上课;严禁随意停课及组织学生参加未…  相似文献   

2.
化雨 《宁夏教育》2014,(10):4-4
黑龙江集中整治教师违规收礼行为,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教师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教师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相似文献   

3.
长沙县人民政府最近发布一项关于维护学校秩序保护学校环境的布告,主要内容是:一、尊师爱生。严禁侵犯教师人身权利和扰乱学校教学秩序;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维护学校安全。禁止在学校和学校附近设立污染环境或有噪音的工厂及车间;禁止在学校内  相似文献   

4.
廖信山 《中国教师》2009,(Z1):534-534
<正>"严禁体罚学生!"这是当今教师当中常用的一句话。特别是当某一位家长因老师处罚学生而在学校闹事之后,学校领导就会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地在大会小会上强调这么一句话:"严禁体罚学生!"我们的家长们也有了一种共识:老师不能体罚我的孩子。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应当感到欣慰。"严禁体罚学生!"成为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老师体罚学生的极端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不断有学校和教师因为"惩罚"学生被学生及其家长告上法庭,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严禁教师体罚和变  相似文献   

6.
体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法律严禁教师体罚学生,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教师要求过高。教师在良知、法制和常理的交织中踌躇不决,到底该不该管学生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对网民关于2015年9月16日教师体罚学生事件的评论进行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网民保持态度模糊。教师体罚学生虽然可以起到抑制学生不良行为的作用,但弊大于利,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善于教学自判与自控,逐步向零体罚教学迈进,最终实现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校纪律严格、校规颇多、学生犯了平常的校规,就会受到老师的责备,甚至体罚。二战后,日本严禁体罚学生,然而,仅在过去的三年之中,就有五名中小学生被教师体罚致死。日本报纸也常揭露那些过分体罚学生的事例。据日本文部省记载,1986年有189名教师因过分体罚学生而被学校解雇。另外有900名教师,也为此而受到校方行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站     
近日,吉首市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规范教师行为,树立该市教育和教师良好形象,出台了“六条禁令”。“禁令”明文规定:严禁教师赌博;严禁教师酒后进课堂;严禁在职教师私自有偿办班补课,利用工作时间炒股或从事经商活动;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利用工作关系向学生或学生家长索要钱物,收受回扣;严禁教师违反收费政策,擅自向学生家长收取各种费用。凡违反“六条禁令”之一者,一经查实,视其情节,至少给予待岗一年以上处分,待岗期间只发基本生活费。“六条禁令”是该市教育系统整顿行业风纪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一些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常德市把整治中小学收费作为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环节来抓,全市教育收费大幅度减少,今年共为学生家长减轻负担5000多万元,每个学生平均达50多元。年初,常德市委、市政府就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教育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与县(市)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层层签订责任状,规定对教育收费,要坚决做到上级取消的项目一个不留,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一分钱不超。严禁以任何名义和任何形式向学生收取“随读代征”农村教育费附加,严禁向学生收取“教育维持费”和教育集资费,严禁以勤工俭学之名向学生收钱、收物,违者严…  相似文献   

10.
关于体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罚,作为一种具有严重病理的教育方法(或者手段),在现今的大多数国家里都被宣布为非法行为。解放前我国学校最初废除对学生的体罚。建国后我国政府多次明令严禁体罚学生。1986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禁止体罚学生。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律责任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经教育不  相似文献   

11.
教育惩罚:教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当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在当前教育中,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不作为。一般来说,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是有地域性的,在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学校的案发率普遍要高于城市学校。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偏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更多的压力和渴望,体罚或变相体罚就容易出现。而在城市中,更多的教师是“谈惩色变”。“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的倡导,新闻媒体对某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当事件的报道,学校对教师的告诫:“安…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09,(15):2-2
江西省教育厅在部署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时强调,学校必须严格执行严禁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等“五条”禁令,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这“五条”禁令是:严禁中职学校委托中介参与招生;严禁中职学校以任何形式实行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严禁生源学校及其教师向中职学校索取生源组织费;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不当惩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严禁教师有任何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这无疑是英明之举。可是,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却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为了保住政绩,一概不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罚”沾边。谁要是“罚”了学生,“体罚”、“变相体罚”、“心罚”等罪名和“一票否决、责任自负、高职低聘”等处分则随之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支招一句话     
由于受赏识(鼓励)教育理念和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政策规定的影响,更由于教师采用批评教育手段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当教育部出台“教师可以采用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法规条文时。很多教师竟然一时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划定批评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界限,营造批评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激活和谐的学校批评教育的“场”。这个“场”应该吸引教师,激发他们教育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敢批评、会批评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体罚的历史根源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些学校和家庭中,体罚和变相体罚被当作一种教育手段依然存在,我国早在解放区时就要求废除体罚。建国后,教育部于1952年2月14日发出明确指示:废止对学生施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此后,又曾多次明令严禁体罚学生。然而,体罚并未绝迹,在一些学校和地区甚至还相...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要求,中职招生工作要坚持"六个严禁":严禁不具备办学资质的中等职业学校或其他机构招生;严禁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严禁生源学校或教师封锁中职学校招生信息;严禁生源学校或教师买卖生源,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委托任何非法招生"中介"机构进行有偿招生;严禁普通高中挂靠中职学籍进行招生。如若违反上述规定者,有关部门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浏阳县革委会针对有些地方多次发生殴打教师、扰乱学校的事件。最近发出《关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通知。通知强调指出:学校是人民的,应当受到人民的爱护;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辛勤园丁,应当得到人民的尊重。通知规定: 一、要广泛开展“尊师爱生”的宣传教育,彻底克服和纠正那种轻慢教师的错误思想,树立“尊师爱生”的新风尚。要把党中央提出的“全社会都要尊师爱生”的号召,变成全县人民的实际行动。各级干部要带头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尊重教师的正当权益,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侵犯教师人身权利和扰乱学校,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要坚决制止;情节严重者,必须依法处理。同时,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二、要维护学校的安全。严禁在学校附近开设污染环境和有噪音的工厂及车间,如已开设,应设法搬迁或改变生产品,消除上述影响。严禁占用校舍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2008,(11):42-42
山东省规定,凡各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以及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特级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从事有偿家教拒不改正的,授予单位应撤销其相应称号。各中小学校要依法自主研究制定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工作的管理办法,将“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实行聘任制管理的学校要将“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作为重要条款纳入聘用合同。任何学校不得向从事有偿家教的个人或组织租借学校场地、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严禁学校和教师强迫、动员、暗示学生接受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参加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等。  相似文献   

19.
特别提醒     
◆《今日教育》选用稿件一贯以质量为标准,不收取版面费和编辑费,也从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校、教师收取论文发表费用。若发现有冒充本刊向学校、教师收  相似文献   

20.
徐留军 《师道》2010,(3):1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文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一条高压线,教育业内人士都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