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省宜宾地区档案馆,1966年5月1日正式开馆。馆藏的历史档案共计75个全宗,76159卷(册),其中清代档案,1067卷(12978)件,民国档案15792卷,另有民国诉讼档案60367卷。各种资料500多种,1万余册。本文仅就馆藏的历史档案及历史资料进行简要的介绍。宜宾地区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资料主要有四个部分。一、清代咸丰元年——宣统三年(1851至1911年)的档案。其中咸丰元年至咸丰十一年26卷,115件。同治元年至同治十三年377卷,3420件。光绪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605卷,6853件,宣统元年至宣统三年59卷,2590件。共计1067卷,12978件。这部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2.
郭美兰 《历史档案》2003,(1):132-13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涉及西藏和藏族的满、汉、藏文历史档案3万余件(册)。其起止时间为天命七年(1622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时间跨度290年。现对这部分档案的内容及整理研究状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四川各级档案馆保留的大量清代地方县级衙门档案,以存载清代历史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著称,是我国现存清代地方历史档案中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清代四川巴县衙门档案和南部县衙门档案。巴县档案计11.3万余卷,保留了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资料,记载了清七朝175年的历史。南部县档案,计1.8万余卷,约10万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清代四川巴县档案是我国现存时间最长、最完整的一部分地方历史档案。这一部分珍贵的历史档案已为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所关注。这部分档案比较完整、系统地反映了清代巴县从康熙九年(1670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共二百四十余年各朝代的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方面的情况,不仅是研究巴县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清代重庆、四川和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重要史料。这批档案已经对我国历史研究、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刘爱民  袁拿恩 《上海档案》2007,(1):F0002-F0002
近日,市档案馆接收一批历史档案。其中,有一组清代至民国的地契档案弥足珍贵。尤以形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一份地契较为珍贵,是市档案馆现有馆藏最早的地契之一。其余形成时间比较早的地契档案有形成于嘉庆五年(1800年)、嘉庆二十三年(1828年)、同治四年(1865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地契。此次被接收进馆的档案中,还有一批原协新毛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清代巴县档案是我国现存时间较长、内容完整、数量较大的县级地方历史档案。最早确定巴县档案起始时间的是四川大学历史系教师伍仕谦同志,他认为巴县档案“由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起,至民国三十年(1941)止,共184年”。此后,四川省档案馆、局的一些同志认为该档案始于康熙九年,但根据不足。目前一般认为巴县档案始于乾隆二十二年。1988年10月中旬,笔者在翻阅清代巴县乾隆朝档案时,发现了两件乾隆二十二年前的文件,即“乾隆二十一年三月十一日巴县正堂给发孝里四甲民杨尔菴认充乡约执照”,“乾隆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巴县正堂给发孝里四甲民王星一认充保长执照”。这两件文件之所以能成立有如下理由:其一,此文件不是抄白或拓片,文件所标年月即为文件制作时间;其二,此文件起始及末尾处都经朱笔标批,并在朝年处盖有方二寸一分、文曰“巴县之印”满汉各半垂露篆朱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节选自陈贵华同志今年1月在阿坝州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章从构建档案工作新格局等三方面对阿坝州档案工作提出了管理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清宫中酒醋房设立于顺治十年,负责皇室及宫内外膳房动支、销算、日常领用酒醋酱菜等用物的事务。乾隆二十三年以前,由太监管理,从二十四年改派内管领经办。这组从内务府档案中选出的折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从皇帝到一般侍从、太监等人的日常生活等级差别、清中叶以前内膳房的经费支销以及乾隆时京师部分物价状况。现予公布,供研究清宫史、社会史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国际档案界对亚洲历史档案资源的关注显得不够重视,虽然早在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委托国际档案理事会编纂<亚洲史料指南>(主要包括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等13个国家的历史档案),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成效并不显著,不要说国内出版的档案馆指南没有出全,就是已经出版的指南也只是描述一些明清以后的纸质档案,对明清以前的其他载体的历史档案(譬如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等)则暂付阙如,不能说不是国际档案界的一大撼事.就亚洲其他国家而言,日本、印度做的相对较好,但是国内学界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也不是很多.所以,档案界迫切需要一部全面反映亚洲历史档案资源概况的专著,这也就是我们这一组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本组论文分成四大部分,以先外后内为原则,依次对俄罗斯、中亚、西亚;日本、朝鲜、韩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档案资源作简要的概括,最后论述中国古代自先秦至建国前所有的历史档案资源(包含各种载体的历史档案,以简牍档案为主),以弥补档案学界的欠缺,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贡市档案馆建于1959年6月4日。现收藏档案241个全宗16万卷,资料2万8千册。其中历史档案包括1732年至1949年91个全宗74473卷,分为六个部分,现分别简介如下: (一)盐业历史档案。上起嘉庆十二年(1808年),下迄1949年,共45个全宗2万8千卷,是馆藏档案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档案全面系统地记录了近代井盐经营、发展的历史。其中重要全宗有中央财政部、盐务总局、川康盐务管理局及其前身四川盐运使署和川南盐务稽核分所的档案,自流井盐场公署、贡井盐场公署及其所属各分场署的档案;自流井、贡井各盐业同业公会、盐业商号档案;久大盐业公司和试验铁厂的档案。这部分档案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1.
有关准噶尔部人民在肃州等地的贸易史料,本刊曾发过乾隆八至十五年的一部分。现从军机处录副奏折申又选出乾隆元年至十一年的部分史料,主要反映准部人在例贡之年,携带马牛羊及皮革等货物,到肃州、哈密等地交易的情况,对研究清中叶新疆各族人民与内地人民联系及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顺义县档案馆由县委档案室和县政府档案室逐步演变而成。1960年正式成立顺义县档案馆,1986年成立档案局,局馆合一。几年来,顺义县档案馆积极丰富馆藏,截止到目前为止,全馆共有71个全宗,53997卷,其中资料8786册,照片档案1488张,还有大量历史文物和奖杯、奖状。其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现在馆藏档案主要有两大部分:一为历史档案,一为建国后的党政档案。本文仅就历史档案部分作一简要介绍。一、清代顺义县档案(1761年——1912年),由残散文件组成31卷。内容主要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一月“劝谕当商酌减利息便民取赎”告示(抄录付本);有刑房、兵房的具  相似文献   

13.
《北京档案》2011,(12):1
平谷区档案馆馆藏档案136个全宗,21个门类,档案216803卷件,资料59443卷册。馆藏年代最早为康熙三年(1662年)的邸报。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平谷地区的革命历史档案、乾隆年间的老地契、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平谷县志等,还存有少量的清代线装书及百年驴皮影等。  相似文献   

14.
现存于我市清代前以纸质为载体的历史档案文献并不多见,除少量巴国档案幸存下来外,几乎没留存下来。据1992年《石柱县志》记载:清乾隆、道光年间一部《石柱厅志》、《石柱直隶厅志》和一部宣统年间《石柱乡土志》分别犹存。此前于八十年代初在县档案局的努力下将《石柱直隶厅志》(共五册)征集进入石柱县综合档案馆,成为镇馆之宝。为确保这一珍贵历史档案文献完整与安全,进一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实现档案保管规范、科学的目标,阻止年代久远的历史档案文献载体老化、字迹材料褪变、洇化。按年初重庆市档案局的要求,石柱县档案局近期已将《石柱直隶厅志》填表申报重庆市重点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5.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07,(12):44-45
11月5日,在荆门市档案局会议室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天忠同志给《荆门州志·校注本》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颁发荣誉证书。清乾隆版《荆门州志》是一部受到毛泽东同志肯定的志书,也是荆门市档案馆保存的唯一一部完整反映荆门历史的典籍。该书由誉为大德知州的舒成龙历时10年主编完成,乾隆十九年(1754年)刊行。它纵览历史几千年,横贯荆门数百里,是一部反映荆门历史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档案馆干1958年10月正式成立后,对州直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接收与征集,并逐步把分散保管的历史档案接收进馆;又通过不同的途径从社会各个方面征集散落档案和资料,进行抢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目前,馆藏档案、资料共计72812卷(册),其中档案172个全宗,60551卷;资料12261册。全部档案中,除文书档案外,还有科技档案和大量的专门档案。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临夏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7月23日至24日,四川省档案局局长丁成明一行赴阿坝州调研档案工作。丁成明一行先后考察了茂县、汶川县档案局(馆),听取了州档案局工作汇报,并与州、县档案局(馆)部分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交流。丁成明在调研中指出,近年来全州档案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州工作大  相似文献   

18.
吴天颖教授是我国四川盐业史和中国社会经济史杰出的专家,曾数十载耕耘于中国井盐历史和钓鱼列屿归属等研究领域,在研究中他不仅利用了大量历史档案,并为挖掘整理历史档案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一、四川自贡盐业契约档案的研究1982年春,吴教授重新致力于已中断了十余...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档案馆典藏的清代档案(未包括清代兰州黄河铁桥档案和宗教档案),总计2279卷(件),排架长度13.6米。为便于保存原档和开放利用,于1988年缩微成胶卷92盘,约26万多个画幅(其中母片23盘,拷贝2代23盘,3代46盘)。这批档案,最早的形成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年),下限止于宣统三年(1911年),时间跨度152年。省城兰州是陕甘总督、甘肃省布政司、按察司、提学司驻地,原存文书档案相当丰富。由于1913年甘肃财政司司长田骏丰借故将十数星明清档案焚烧一空,毁档灭史,这使甘肃历史档案蒙受惨重损失,故现存为数不多的清代档案,…  相似文献   

20.
《北京档案》2006,121123(1):F0002-F0002
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96个全宗、121123卷(件)。馆藏档案时间跨度200余年。年代久远的有乾隆十三年房契,还有1928-1948年北京最早的回民学校——成达师范学校的民国历史档案。最具地方特色的有反映北京宣南化的档案资料,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各种门类的档案,对研究宣武区的历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