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西省健美操人才资源的地域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山西省健美操运动在各个地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为山西省健美操运动在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健美操运动项目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按不同身高标准体重分组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并依据运动训练原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体重组学生设计出运动处方,探索针对不同身高标准体重学生有目的地实施体育运动干预后,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对不同体重组设计的干预手段,使正常体重男、女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实验指数和立定跳远成绩三项指标显著提高;超重男、女生的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及台阶实验三项指标显著提高;较轻体重的男,女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研究显示,在学校体育中针对不同体重学生设计运动处方,能够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健康教育干预对广州市小学生肥胖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晓港湾小学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健康教育干预,同时以万松园小学作为对照,测定干预前后学生身高、体重,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根据年龄别BMI分类筛选超重肥胖合率。结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身体形态生长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0岁男生9,1、0岁女生的身高的增长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8岁男、女生体重的增长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长(p<.0.05)。2)91、0岁男生及9岁女生的BMI有显著的下降(p<0.05);男女生的超重肥胖合率的增长速度,干预组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运动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对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将营养知识宣教与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相结合的学校健康教育,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对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对学生BMI、超重和肥胖的增长速度起到较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研究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健康水平的促进效果,从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对参加选项课学习的大学生进行了教学前后健康指数的对比分析,明确不同选项课对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个性化的学生体育选课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和心理自评量表数据,评价学生各项健康指标,并推荐适合的体育选项课,帮助学生针对自身健康状况、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科学地选课,提高运动项目对学生健康的改善效果,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通过运动处方、自觉训练和监督指导的运动干预方式对肥胖学生进行长达6个月的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改善BMI指数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引起高职院校学生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运动;运用运动干预的方式对改善肥胖学生的BMI指数有明显的效果,为降低高职院校学生肥胖率找到好的方式和方法,也为职院肥胖学生科学减脂提供好的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网球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为探讨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通过对 4 0名中老年业余网球运动者及对照进行医学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①运动组血压数值、体得指数及甘油三酯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②运动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异常心电图及脂肪肝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③女教工及 50岁以上教工运动组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影响显著。结论 :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明显 ,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及与肥胖有关的一系列疾病的有效保健措施之一 ;对进入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河津高中进行了五年的体育教学改革试验,说明适当减少基本教材,增加专项选修,经过不断充实完善,是一条较为成功的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子。它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初步养成,较好地完成了高中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的测试、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的测试应重点放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上,柔韧素质不应作为大学生的测试指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测试指标各备选项的选择,应为相互间关联系数较大或者所反映的身体素质相差无几的各指标,而不能将反映不同身体素质的指标放在一起备选或比较;肺活量的测试应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心肺功能的动态指标为好;台阶试验因费时而将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带来许多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定向运动的普及、推广情况和教学现状,探讨影响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设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因素。结果显示: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目前定向运动课程开课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与领导重视不够,缺乏师资、场地和经费,学生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2002—2006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情况进行分析,随着定向运动近年来逐步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这项新兴运动项目在我国学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表现出学校与社会间、不同学校间、不同地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加大对定向运动的宣传、推广和扶持力度,是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我国学校定向运动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为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设计有氧耐力素质运动处方两套,为跑跳走组合、篮球组合。结果表明,应用本研究所设计的有氧耐力素质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有效改善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健康水平。应用健身运动处方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疲劳模型。3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运动组、运动 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游泳训练6周,6周后进行力竭游泳。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胸腺和脾脏指数,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白藜芦醇组与运动组比较,运动小鼠力竭时间明显延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增高(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明显增加;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论:白藜芦醇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运用分类教学法对无锡江南大学52名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对不同伤残类型学生的身体机能和非身体指标,包括(运动习惯、体育认知、心理)等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实施分类教学实验后在身体机能方面,病症类学生肺活量男女生均有明显提高,各种损伤类坐位体前屈女生较男生提高明显,握力男生较女生提高明显,非病理类学生实验后体重指数女生基本接近正常,男生虽仍属于肥胖范畴,但比实验前体重指数明显降低;残疾类学生课后主观感觉良好,身体的灵活性和对体育运动练习方法的运用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分类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伤残情况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具有针对性,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身体机能,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改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西省汉族中小学生BMI的城乡差异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2005年山西省城乡汉族6~18岁男女学生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山西省6~18岁城乡汉族中小学生的BMI变化区间在14~22,女学生略低于男学生;(2)数据拟合后,山西省6~18岁汉族城市男学生BMI增长率与乡村男学生BMI增长率在年龄段的分布趋势上一致,汉族城市女学生BMI增长率与乡村女学生BMI增长率在年龄段分布趋势上一致;(3)山西省汉族6~18岁男、女学生BMI增长率均表现出城乡差异。城市男学生BMI增长率在13岁时呈现出较前反高的增长率,随后逐渐降低。乡村男学生7岁时BMI增长率高于城市男学生,随后逐渐降低。城市女学生BMI增长率在7~9岁之间高于乡村女学生,乡村女学生BMI增长率在9~17岁均高于城市女学生。结论:山西省城乡汉族中小学生BMI数据拟合后,较拟合前更符合青少年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5.
校园定向运动教学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定向运动是一项挑战智能和体能的运动,是集智力和体力为一体的健康型体育活动,深受体育爱好和广大学生的青睐。我校把定向运动教学列入体育课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记录学生的成绩和心率次数,并对他们实验前、后3000m(或1500m)成绩对比。结果显示:学生奔跑能力,识图能力显提高;同时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困难能力得到锻炼。开展定向运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为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器材设施、体育制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运动场所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差异(P<0.05),课外体育和体育信息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器材设施、课外体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体育教学、运动场所、体育制度和体育信息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性别对认知体质和健康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学校的体育环境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程度不同,器材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影响其健康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17.
抽样具有地域、经济以及文化代表性的不同人群,调查其健身运动风险事件发生的现状及原因,是构建健身运动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和必要性研究工作。研究发现:确定健身运动风险的人群特征、项目特征、风险事件类别特征,深入研究运动过量、运动不足等因素对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加强运动环境固有风险危害的知识普及和宣传等问题是构建健身运动风险理论体系的基本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在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前后,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指标变化,表明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对学生身体成分、肌肉适能、柔韧适能和心肺功能等方面有积极的改善和促进作用,由于个性化运动处方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期间,学生羽毛球选项课学习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一体化,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断加以反馈评价,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定、跟踪也更加科学化、常态化,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手掌健康线即是指手掌屈纹,是人类皮纹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皮纹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人群往往猿线频率增高,所以,猿线一直是医学皮纹学上评价健康水平的一个指标,是健康水平不好的标记。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质好、运动能力较强的体院汉族学生(研究对象经体检均合格,无一人在临床上表现出先天性遗传疾病)的猿线频率明显高于汉族普通大学生,这与医学皮纹学研究成果相矛盾。笔者认为,健康线不仅仅是与健康有关,它与人类的运动能力也存在关系,在健康线所包含的诸多遗传信息中肯定也包含了运动能力的信息,通过深入研究健康线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探索出健康线预测运动能力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1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体育欣赏选修课的现状及学生对开设体育欣赏选修课的需求进行调查,并在山西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探索性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体育欣赏课是可行的。教学过程采取"导入欣赏、初步领略、分析研究、深入体验、欣赏小结"五个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