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与理     
著贝《青时下青年学生偏科的现象主要是重理轻文,所以作者着重批评重理轻文的现象,但也对重文轻理现象进行了适当的批评。叶永烈先生是学习化学的,但却在科学文艺创作上取得了成功,他现身说法,与我们谈文理的问题,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2.
理工科院校亟待加强人文科学课程建设南京化工大学王长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中前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热门专业课程轻基础专业课程的现象,而理工科院校(含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以外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令人鼓舞也令人担忧,重理轻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彰显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偏斜。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科学发展观呼唤高等院校人文教育模式和战略的复兴;人文教育在建立和谐社会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人文教育是高校构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陆洲 《语文知识》2016,(6):15-16
小学阶段议论文的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要么重“文”轻“理”,要么重“理”轻“文”。重“文”轻“理”式的教学,忽视议论说理的文体特点,把议论文当作记叙文来教,只关注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体悟、语言文字的品析;重“理”轻“文”式的教学,一味地进行如何议论的理性剖析,忽略了语言文字的品味,血肉丰满的文章只剩下了空洞的骨架,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学校,理化生是天经地义的主课,而音美地史社几乎当副课。只要稍有选择自由度,少有优秀高中毕业生选报文科专业的。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为历史分期,通过对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在农业社会中,高等教育饱受宗教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重文轻理”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高等教育中应用学科得以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呈现出“重理轻文”的特征。进入信息社会后,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生产相互融合,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呈现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现象,与社会上重理轻文的倾向,“内外呼应”,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云南教育”今年第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朱九思同志的《建设精神文明必须重视教育》一文(载于《人民日报》1981年8月12日),强调了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指出了教育工作中“重理轻文”的倾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利影响,读后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国教育工作中“重理轻文”的倾向,由来已久。其结果是:法律知识未能普及,青少年中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认识不深,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经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艺术教育,让人发现一个所谓的艺术教育“滑坡”现象。根源于这种现象的是国人的重理轻文、重“科举”而轻人文。这种教育环境下培育出来的“人才”恐怕也很难成为现代艺术界所需要的那种富有情感天分的精英,而更多的则是应试人才罢。本文旨在以艺术教育为例,阐述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工科教育在建国初十年高校院系调整中的快速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科教育在建国初十年中的院系调整中,由边缘地位上升到主流地位,一改旧中国“文重工轻”的状况,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结构,工程院校的数量在整个高等学校中几乎独占鳌头,其地域分布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高校中工程类系科设置比重大幅增加并最终形成了我国高校“重理轻文”的状况。文章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院系调整中形成的工科教育以及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理相融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国内理工科大学纷纷向综合性方向靠拢,大力发展科教育。然而,在此过程中,已有的思维定势对发展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隐决策、管理层面、学术活动、学科交叉融合等四个方面。只有及时调整思维方式,按照科的特点和规律举办科教育,才能使理工科大学的科专业有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通识教育本土化的问题出发,梳理了潘光旦在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作为这种反思的结果,即在中国展开通识教育的思想。潘光旦关于通识教育的目的、功能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服从于其“中和位育”的核心社会学理论,对今天在中国大陆展开的通识教育实践活动依然具有有益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是文科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对"人"的关注,课程目标要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课程内容要追求经典、高雅和具有理想的文字作品。在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中,应凝练课程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形成共鸣;教师主导,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学生为主题,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所广泛使用的"大学"的概念是从西方引入的,而人文教育理念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历史中则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与分析了人文教育的理念、传统及其目前在美国大学的实践.在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改革之时,了解这种以培养全面素养为手段,以帮助学生进行作为个体以及公民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教育哲学,可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想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Ma Xiangbo was born in 1840 and became a pioneer of educational reform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He was responsible for introducing the idea that science and humanities should be valued equally in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 concept that became key to the model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Ma’s view of education combined Western humanism and science with classical Confucian humanism. His ideas still have a referential value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发源于欧洲的一种高等教育思想。英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以崇尚人文主义传统的教育理念、专业教育通识化的课程设置、师生交互式的个性化教学实践形式为一体的通识教育样式。聚焦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识教育已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选择。英国高校通识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构建符合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提升高校教师通识教育能力;实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比较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各大学都对其培养计划和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本文通过对七所中美著名综合性大学设置的通识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相互之间的异同,尝试为中国大学的通识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科发展关系到一流大学的建设和高校竞争优势的形成。理工见长高校文科发展具有阶段性、长期性、渐进性,每一所大学发展历史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所处阶段不同。理工见长高校的文科发展,大体要经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理工见长高校文科建设要实施阶段性发展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校要分析自身的发展状态,弄清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本阶段建设的思路、目标、行动方案、评价标准,并适时地推进发展阶段之间的战略转变。进入全面提高阶段后,理工见长高校文科建设要坚持把握文科发展的方向性,着力加强文科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良好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9.
In contrast to the continued decline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the US, there has been a revived interest in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Asian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Grounded 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entral tenets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the West,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struggles Asian countries face in their exploration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nd provides a direction for Asian countries in their efforts to practice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deep connections between humanistic approaches of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liberal arts education by pointing to a common ground for the education of humanity. Ultimately, the purpose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the East as well as in the West, should be the liberation of human beings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ignorance, prejudice and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a cosmopolitan morality that emphasizes unity, solidarity and the fusion of humankind.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contemplate the purpose and valu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tap into the rich resources of 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give its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 “soul.”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文科建设面临就业难问题,随着扩招和"双选"就业机制的深入,这一问题越来越凸显,随之而来的就是知识失业现象。在实现大众化教育以后,文科生就业形势与理工科相比要严重得多,知识失业现象也比较明显。有必要通过构筑文科专业壁垒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文科大学生的教育质量。文科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对高深专门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