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汉字学习类APP是外国学习者用来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也属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广义教材。近年来,汉字学习类APP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迅速发展。从IOS系统APP store中127款汉字类APP筛选出45款综合面向外国学习者开发的APP,总结目前汉字学习类APP所取得的成果,并从APP命名检索、内容系统性、人机交互设计、程序趣味性等角度分析现有APP的特点、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软件优化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33):85-86
本研究以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日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通过学习类APP使用状况实施问卷调查,发现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使用后对于学习类APP的看法等,提高日语学习者利用学习工具的效率,增强日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汉语学习APP是互联网时代衍生的新型汉语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通过它享受随时随地的学习服务,已经成为颇受国内外汉语学习者欢迎的新选择。文章拟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工具型对外汉语学习APP软件的使用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根据用户体验分析,总结市面上工具型对外汉语学习APP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趋势将使汉语成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汉语的应用价值已经为世人所瞩目,全球与日俱增的汉语学习者迫切需要快速掌握这种工具.这就迫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寻求高效培养学习者汉语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文章在分析对外汉语交际教学的现实需求和社会性网络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以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和社会活动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一种技术支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型——IAST-A模型,并通过博客(Blog)、QQ、iTalki这三种代表性的社会性网络工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证明IAST-A模型在培养学习者汉语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言不确定性的特征之一,歧义是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语言特征。因此对于歧义的研究不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别从语音、词汇及句法三个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使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歧义现象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需求越来越大,汉语移动学习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质量却良莠不齐。基于梅耶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二语习得理论及语言教学软件评估标准,分析了目前安卓商店Android应用市场与苹果商店Apple Store中对外汉语APP设计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外汉语移动学习平台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以期为今后同类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作为实例,设计开发了一款对外汉语学习APP——《乐学汉语》,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实用、专业且便利的移动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一切自然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英汉歧义的对比分析,以期在汉语歧义的辅助下,帮助国内英语学习者认清英语歧义产生的原因和了解消除歧义的方法,形成从多维视角出发把握语言的观念,从而提升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本文从歧义的形成原因出发,将英汉歧义现象归类为以下四种: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  相似文献   

8.
陈维莎  蒋珺婧 《海外英语》2013,(16):234-235
歧义是语言中的固有现象。面对充满歧义的场景,学习者展现出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这种帮助学习者克服歧义的能力称为歧义容忍度。歧义容忍度与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冒险尝试的能力、自我界定和语言焦虑有关。歧义容忍度高的学习者认为歧义场景可取而歧义容忍度低的学习者认为是一种威胁。适中的歧义容忍度能帮助学生取得积极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语言中的固有现象。面对充满歧义的场景,学习者展现出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这种帮助学习者克服歧义的能力称为歧义容忍度。歧义容忍度与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冒险尝试的能力、自我界定和语言焦虑有关。歧义容忍度高的学习者认为歧义场景可取而歧义容忍度低的学习者认为是一种威胁。适中的歧义容忍度能帮助学生取得积极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在汉语中尤其多见,汉语中谐音数量之众多,应用之广泛,是我们重视这一现象的原因.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汉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现象.谐音现象对于母语并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很难掌握,所以本文以分析汉语谐音现象特点及应用为出发点,揭示谐音现象的重要性.笔者希望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谐音现象,通过谐音现象更好地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的词汇、语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来说,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针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难点,试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其日后更好的学习汉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娜 《现代语文》2006,(4):109-110
引言 我们这里所说的"以口语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不是指为辅助综合汉语教学而设置的卫星课程口语课,而是指以培养学习者口头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独立而综合的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作为综合汉语的卫星课程的口语课,这种课型没有综合汉语课为其作语法、汉字等方面的基础语言知识准备,讲授者虽以培养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主,但也必须教授汉字和语言规则.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把把语言学习者培养成为成功的语言使用者作为教学目的。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因素还是经常被忽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不足。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和正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风歌曲《发如雪》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偏误分析以学习者所输出的语言为依据,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出发点,分析其出现偏误的根源所在,从而作用于语言教学。自从对外汉语教学中引用偏误分析理论,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偏误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推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文中主要对近十一年的对外汉语偏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类APP存在着诸多的优点和缺点,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探究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下英语学习类APP的运用策略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英语学习类APP的优点与弊端的基础上,探讨高职英语学习类APP运用路径,提升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汉语的传播力度亦是逐年增长,因此学习者队伍日益扩大。然而世界语言各异,除去汉语文化圈外,几乎少有共同之处,显现出汉字有三难——难认、难写、难记。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之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可能地结合实践学习第二语言,是急待讨论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手机应用程序以其实用性和便利性等特点进入大众视野,在语言学习方面也彰显出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将以Chinese Skill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其在语言要素中的表现,以期以此为范本,就学习类APP在汉语习得中的运用做一个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达到此目的,更有助于丰富对外汉语教学手段,激发汉语学习者学习热情。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设计要从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且谨慎选择活动内容,保证活动前充分准备,活动中灵活组织,以达到最佳效果,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围绕学习词典的学习功能,讨论了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在数量和编纂质量上的不足以及体系上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层级体系的构想,建议编纂既符合汉语特点又能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这一层级体系不仅要根据汉语语言特点细化汉语学习词典,还要为不同母语的学习者编纂有针对性的学习词典,要丰富语言辨析词典和偏误词典,考虑编纂语言技能学习词典,同时应照顾汉语学习者专业学习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体系应包括的各子系统的内容及意义,倡导构建分层分级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对外汉语培训不仅要提高学习者的汉语语言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教师要针对参加对外汉语培训的学习者特点,选取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和领悟的文化因素,结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合理规划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用,即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和理解语言。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还应注意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进行语用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汉语教材内容及个人教学经历,浅谈了对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语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