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科研经费和研发规模对科研产出的非线性影响预期,分别以人均经费、研发规模为标准建立了门限模型.根据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分析了中国高校经费投入和研发规模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 科研拨入经费与产出之间、研发规模与产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科研经费的影响从负向到正向变化,而研发规模的负效应由高到低逐渐减弱.研究结论有助于制订高校科研经费人均标准,推动高校科研团队组建及青年人才培养的政策考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阵地,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尤其是经费投入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强的重要保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是高校获得持续稳定科研经费支持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基于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据研究发现,基本科研业务费可提升青年教师基本科研能力,其投入与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呈现显著正相关,但在孕育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方面尚需加强。通过进一步与英国、德国和日本稳定性科研经费资助模式的比较,发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中存在着稳定性经费投入不足、占比过低和过程管理较粗、运行机制效率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旨在推动我国高校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主要基金,成为高校科研经费资助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地方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科学基金对地方高校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迅速增加和科学基金自身资助类型的不断完善,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能力成为衡量高校基础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地方师范类  相似文献   

4.
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是中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科研人员激励如何影响科研产出、优化科研经费支出结构,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高等学校的科技活动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科研经费支出中人力资本分配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科研支出中的人员费占比与科研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放宽科研经费中人员费限制的措施出台提高了人力成本占比对科研产出的阈值效应,但并未加速或减缓人员费占比对科研产出的边际影响,可见政策可以改善资源配置结构与效率,然而科研产出本质上经由要素投入而产生;理工农医学科与人文社科的人员费在科研支出中的平均占比呈现出明显的差距,前者使科研成果产出最大化的极值点出现在19.50%附近,后者在41.51%附近。据此提出优化科研经费配置、提升人员经费效益、实施经费差异化管理等改善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自设立以来至2018年的发展历程与资助特征,结果发现:(1)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经费增长缓慢,尤其是201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仅为4.71%,低于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率持续下降,单项资助金额与面上项目的 差距越来越大;(3)10省区获得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经费比例及资助率基本稳定,但其基础研究投入的内部结构差异显著;(4)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 依托单位集中现象明显.基于地区科学基金以上资助特征,结合新时期西部创新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优化地区科学基金管理的策略建议,包括增加总体资助规模、提高单项资助金额、细化倾斜资助政策,并探索建立调动地方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孙玉涛  张艺蕾 《科研管理》2021,42(10):20-27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是我国引进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11”工程大学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实施该项目与科研产出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年项目”显著提升了大学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对科研产出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2)“青年项目”对大学科研产出的促进效应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高学术水平大学相比,“青年项目”对低学术水平大学科研产出的提升更大。(3)大学科研经费投入在“青年项目”和大学科研产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从组织层面丰富并拓展了“青年项目”政策研究,为青年入选者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数据,研究了2000—2012年不同类型项目经费在不同层次高校中的配置以及不同项目类型和学科门类经费的集中度.研究发现,科研经费自由竞争的结果反映和强化了高校的分层格局,在高等院校分层结构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高校能够获得更多科研经费,而处于不利地位的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较少;科学基金的资助格局对于高校分层格局也有一定的“弱化”作用,一些高校能利用科学基金在不同学科的经费配置差异强化自身优势,不仅扩大与同层次其他高校的差距,甚至还能突破高校既定的分层格局.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观分析层次,以"技术创新"领域的143位研究者为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分层法,在模拟随机化实验的条件下考察科学基金的激励效应,即比较研究者在"获得科学基金资助"和"未获得科学基金资助"两种情形下的科研产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说,与未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者相比,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科研产出,而且,在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者中,以较高概率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者具有较高的科研产出;然而,获得科学基金资助低概率的研究者与未获得科学基金资助中等概率的研究者在科研产出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与获得科学基金资助中等概率的研究者相比,未获得科学基金资助高概率的研究者具有较高的科研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制定科学基金资助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地球学部地理学科为例,选取NSFC最具代表性的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DEA)相验证的方式,对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与强度的适宜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NSFC历年平均资助强度在项目经费预算申请中具有强引导性,依靠评审专家加强项目经费预算合理性审查的目的未有效实现。通过问卷调查及DEA模型对2010年、2011年资助规模收益相互验证的结果显示:2011年面上项目规模收益整体状态优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但当前面上项目不宜进一步增加资助强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和资助范围不宜继续扩大,应进一步提高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校科研经费分配对科研产出存在一定的"门限条件",以人均科研经费拨入为判断标准,建立科研产出和科研经费的门限模型,采用2000至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科研拨入经费与科研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基于2000年的价格,门限值的均值分别为0.807万元和7.602万元;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存在从负向到正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科学基金制度在促进科研产出、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如何研判科学基金的经费使用效率及资助效果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公共管理领域316名学者为研究对象,收集2006—2015年相关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分层和线性回归分析,探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对公共管理领域研究者中文论文产出的作用。结果表明:从中文发表的各项指标上看,在相似科研禀赋前提下,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可以有效提升科研产出绩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针对不同层次科研水平研究者的作用效果具有差异性,科研禀赋更佳的研究者其绩效表现更好。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中、低概率研究者相比,未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高概率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产出更高,一定程度提示了科研禀赋对个体绩效产出的作用。从金额上看,资助金额增加能显著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本文主要识别了在科研禀赋差异条件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对科研绩效影响,研究结论可以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与识别机制的优化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科研经费的竞争性项目分配机制备受争议.搜集73家公立科研机构科研活动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科研经费分配机制与科研产出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竞争性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对专利和论文的产出影响均不显著;来自企业的技术性收入对专利产出具有正向激励,但与论文产出无显著相关性;非竞争性的政府预算拨款对专利和论文均有较显著的正向激励,但控制研究所的属性后,其仅对专利产出影响显著.此外,还发现人员规模与论文和专利显著相关,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科研评价的量化导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基金项目竞争力是一个单位科研实力和科研管理效能的综合体现,本文从资助信息、经费投入、政策激励、组织管理和人才战略等方面对增强单位的科学基金项目竞争力做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德国洪堡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现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08-2012年受洪堡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产出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比较洪堡基金和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绩效,发现两个基金的资助对学术成果的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应加强国际化、提升论文影响力、增加对企业博士后的资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研经费与科研人员配置在高校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双元产出中起着杠杆作用,其规模和结构共同影响高校双元产出的绩效。构建教育部部属64所高校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数据集,对部属高校的科研经费、人力投入与学术论文产出、技术成果转化之间的效率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投入对技术成果转化产出有着差异化影响。应从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增强高校科研人员流动性,拓宽高校经费投入来源,改革高校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完善有利于提升高校双元产出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有助于打破严格的经费比例限制和管理框架,探索更加柔性化的管理方法,使科研资金更加符合实际支出需求。科研经费“包干制”对于充分解放科研活动生产力、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扩大项目负责人经费管理及使用权、深化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未来在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中应体现柔性化管理,促进科研经费优化配置和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科研经费与科研人员配置在高校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双元产出中起着杠杆作用,其规模和结构共同影响高校双元产出的绩效。构建教育部直属64所高校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数据集,对部属高校的科研经费、人力投入与学术论文产出、技术成果转化之间的效率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投入对技术成果转化产出有着差异化影响。应从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增强高校科研人员流动性、拓宽高校经费投入来源、改革高校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完善有利于提升高校双元产出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回顾1986—2006年来化学科学部的资助概况和成效,并对如何评价化学科学基础研究的成果产出做一点分析。1 20年来化学科学部科学基金资助概况面上项目是科学基金鼓励自由探索的主要项目类别,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主体部分,目前化学科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往往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对科学前沿发展具有导向作用[1],对激励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成为高校科研经费资助的重要渠道,对地方高校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2],推动着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和学科的发展。各高等院校以获得科学基金项目作为衡量本单位基础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涛  于若溪  张胜  张岭 《科学学研究》2023,(6):1057-1065
横向科研结余经费投资科技成果转化是改革试点的新方向,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和盘活存量资金有重要意义,但试点任务的实施仍面临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性障碍。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剖析了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的权利配置问题,并提出横向科研结余经费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的治理机制。研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赋予教师经费的使用权源于隐性知识的存在;项目结题后,作为执行人的教师享有结余的剩余索取权,因此应赋予其部分经费的所有权;基于此,提出了“剩余索取权分配→资金池专业化管理→内部结转投资”的治理机制,将有助于引导教师利用横向科研结余经费投资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并加速产学研“三螺旋”关系的内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