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职业教育必须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教育组织形式,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指企业作为"产品"需求者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产品定制"活动,主导学校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鉴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利益调节机制不完善、利益相关者职责不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落实企业的职业教育主体责任应首先构筑利益相关者责任体系,拓宽企业参与路径,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教分论坛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供需失衡及其基本对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学校管理处副处长刘培俊刘培俊副处长首先指出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必须要以"需求为根本动力",以"应用为主导方向"。同时,他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矛盾: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旺盛需求,而职业教育信息化策略、制度、经费等资源却远远供给不足。刘培俊副处长分析了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基本矛盾,归纳出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并针对供需矛盾带来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点对策: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继续创新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模式;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刘培俊副处长总结说,基于事业发展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客观需求及职业教育宏观政策对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及职业教育东西合作的推进,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将有更大作为和更多担当,同时也将面临更多挑战。为此,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并扩大辐射范围、突出本土导向以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落地以畅通学生上升通道、实施多样化发展以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将是新时代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职业教育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从转变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人手,构筑新体系、设置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建立新模式、采用新方法、建设新队伍、形成新机制,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老年教育的作为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也攸关自身发展,决定着老年教育需求的满足。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需求,老年教育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节老年教育供给规模;以个体需求为依据,优化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激发老年教育供给活力。老年教育自身改革动力要以"供给侧推动"为主,"需求侧拉动"为辅,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供给规范化;消除壁垒,完善老年教育供给体系;多元参与,提高老年教育供给质量;以老年学员需求为本,促进老年教育供给多样化。老年教育的改革要从供给侧将"物"与"人"有机联通,解决深层矛盾,强化老年教育优先供给;建设多元主体,满足个性需求;秉持主动作为取向,促进老年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老年教育的作为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也攸关自身发展,决定着老年教育需求的满足。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需求,老年教育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节老年教育供给规模;以个体需求为依据,优化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激发老年教育供给活力。老年教育自身改革动力要以"供给侧推动"为主,"需求侧拉动"为辅,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供给规范化;消除壁垒,完善老年教育供给体系;多元参与,提高老年教育供给质量;以老年学员需求为本,促进老年教育供给多样化。老年教育的改革要从供给侧将"物"与"人"有机联通,解决深层矛盾,强化老年教育优先供给;建设多元主体,满足个性需求;秉持主动作为取向,促进老年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权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要拨开认识误区,其改革的不仅是课程本身,还包括招生制度、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教育保障等方面的变革,由此满足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的多元职业性、开放互动性、跨界合作性和自由民主性。当前,职业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参与选择的自由度不高、选择的选项不够以及学生选择课程的能力不足三个方面。从应对策略来讲,应赋予学生"专业+课程+生涯发展"的多元选择权利、为学生提供"目标+过程+环境"的自主选择空间和培育"责任+心智+方法"的学生核心素养,以打造适应学生的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优质教育需求急剧膨胀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是造成择校热与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扩大优质教育供给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教育事业与教育产业共同发展,大幅度提高教育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国家要积极推进民办学校、企业、社会参与举办承办的公立转制校的发展,扩大由家庭负担大部分成本的、可供选择的优质、特色、多样化教育服务的规模,满足不同经济、文化背景家庭及不同秉赋、兴趣和特长学生的择校需求,借以分流和缓解传统公立重点校、名校、实验学校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数字与声音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就是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把全社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教育服务供给呈现出社会化趋势,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教育服务供给社会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将推动供给来源从"大包大揽"转向"多元协同",服务方式从"标准生产"转向"个性定制",教育监管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发展"。依循这一思路,未来教育发展将从标准化走向精细化,业务分工更加细化,非核心、标准化和特需型教育业务将逐步实现服务外包。为了有效推进教育服务供给社会化的实践,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学校购买教育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学校购买教育服务,加强绩效评估和风险预防,培育教育服务新业态;另一方面,要完善新型教育服务监管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事中监管,注重行业自律,从而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学校开放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然而在实践层面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即所谓的"校企合作失灵"。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本质上是向职业院校提供合作教育服务。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刻画出企业提供合作教育服务的行为特征,并构建出合作教育服务供求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企业供给合作教育服务不足的原因是正外部效应和不确定性;欲矫正校企合作失灵还需要在政府管制和财政补贴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战“疫”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是一场全社会协同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会对未来在线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对湖北省孝感市开展大规模调查,从组织管理、平台与工具、资源应用、教学内容、家校共育和满意度等方面调查实践效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战“疫”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与引领、学校落实与行动、师生探索与适应、教育信息化企业支持与服务、家庭合作与参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线教育的理念、在线教育的保障与供给、师生素养与能力、教育信息化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家校共育等仍是影响在线教育发展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四大职能之一,诸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较大的贡献。《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既为高职院校现阶段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也为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指明了改革方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领域、范围发生了变化,社会服务手段也更为丰富,在发展进程中,高职社会服务能力与社会服务需求未能同频共振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文章探讨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背景下高职院校立足社会需求,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感,深化校企合作,校企政协同育人,形成人才的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高职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信息化为引领,省域高职院校共享教育模式就是全新教育模式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共享教育模式下,构建起省域高职院校共享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展示,实现多元化、有温度的线上虚拟教学场景,构建线下高职院校实训室使用的整合共享,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实施开放办学。目前,校企合作办学的关键是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是没有建立政府层面的政策环境,没有建立体制和机制的保障措施。因此,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例分析目前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企合作机制建立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能够激发与重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活力与动力,催化与促成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新时代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产物。详细分析了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内涵、特征、分类等,并分别就办学参与型、教学参与型、联盟型和教育产品研发型等不同类型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林山 《职教通讯》2019,(15):63-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势在必行。新时代,校企深度融合应达成共同育人目标、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应建立骨肉相连的合作伙伴关系、应有多种形式的合作内容等。政府政策如何有效落实、第三方如何正确指导和质量监督、职业院校如何提升服务能力、校企如何沟通交流是难点。破解之策在于:地方政府成立机构,出台可操作实施细则;行业协会搭建引领、指导和监督平台;职业院校建设网络学习空间,提升服务能力;校企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融通。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校自身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首要障碍和难解问题是机制建设。同时,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及社会组织的协同努力,而多元参与恰恰是教育治理的显性特征。从现代教育治理理论视角出发,基于“政策支撑机制—内部建设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分析框架,从夯实外部支撑服务、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汇聚社会潜在能量等三大方面阐述信息化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区职业教育的职能要求社区学院定位于为社会服务上,宜构建以电子系统和信息培训网站为核心,整合劳动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辅导、就业信息指导的以需定产的"一站式服务"培训模式,在企业、职教部门、各层次劳动力三者间组成"价值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具有管理监督、跟综服务职能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