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先看一道习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梦游/天姥吟/留别B梦/游天姥/吟留别C梦游/天姥/吟留别D梦游/天姥/吟/留别  相似文献   

2.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本文通过对岱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解读,折射出大诗人李白的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3.
自“庄生晓梦迷蝴蝶”肇始,以浪漫主义手法来描写梦幻的文学作品,不绝如缕,源远流长。在数不胜数的“梦幻”作品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堪称扛鼎之作,被选入多种教材。如何把握其主题,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试图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题作一剖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又题《别东鲁诸公》。天宝三年(744)李白遭权贵谗毁,被赐金放还,开始再次漫游。他离鲁南游吴越,临行时留此诗向朋友们表白心情。《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问世以来,对其主题的探讨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传统观点把梦境当做李白追求的无限…  相似文献   

4.
《梦游天姥吟留别》选自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于诗歌学习,吟诵与识记非常重要.为高效完成诗歌的学习识记任务,本文采用教学设计的形式,精心搭建记诵的平台,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对“思忆相长”的诗歌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纯然的记梦诗,绝无想象或虚构的成分。又有人说:《梦游天姥吟留别》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客观。“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以说《梦游天姥吟留别》乃一首纯然的记梦诗,是不确的。  相似文献   

6.
李白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年来为人们所激赏。对诗中梦游仙境的理解,则至今存在分歧。如最近出版的《李白大辞典》,提要、鉴赏两个部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辞条,解释梦游仙境,便是各执一词。前者说,“今天多谓此段象征诗人天宝初供奉翰林时朝廷中诱人而可怖之...  相似文献   

7.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借山水、神仙以抒情寄怀的浪漫主义著名诗篇。  相似文献   

8.
自“庄生晓梦迷蝴蝶”肇始,以浪漫主义手法来描写梦幻的文学作品,不绝如缕,源远流长。在数不胜数的“梦幻”作品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堪称扛鼎之作,被选人多种教材。如何把握其主题,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试图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题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9.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该诗叙及梦中游历,依次呈示梦中危景,梦中奇景,梦中所遇,因梦生意。同时,它也深深地刻着道家文化思想的印迹。最为明显的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游仙诗“梦游”模式的传承,道家文化意象的运用,以及诗人李白对道教文化思想的阐发。  相似文献   

10.
是“乐土”,还是“恶梦”?──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梦境江苏省姜堰中学陈章明关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神仙洞府的描写,人教版的《教学参考书)认为:“这便是诗人所梦寐以求的乐土”,在“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中又说:“诗人所以把这些幻想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任务一:随文释义析结构,疏通诗意初探究【预习要求】1.查阅李白及唐代的相关资料,借助注释疏通《梦游天姥吟留别》。2.画出《梦游天姥吟留别》行文结构导图。3.写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文本提出两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一、历史情境导入在魏晋诗歌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2.
1.下列篇名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梦游天姥吟留别》 《冯谖客孟尝君》 《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题目明确包含“留别”二字,说明这首诗是一篇留别之作,但诗歌涉及留别主题的只有一句“别君去兮何时还”,如同蜻蜓点水,一笔而过。整首诗是在记梦——“梦游天姥”,记述了梦游天姥山的整个过程,全诗写了一次完整的梦游经历。我们该怎样理解题目的“留别”与整首诗记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质疑山西/王向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的说法:“诗中‘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表现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作者思想的消极一面。”我认为这个评价失之简单,不完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针对当下高考模式下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习动机的心理学层面,探讨诗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作家 ,尤善于古体诗的创作。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其古诗的代表作。唐玄宗天宝三年 (744年 ) ,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被放出京。第二年 ,他将由东鲁 (现在山东 )南游吴越 ,故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天姥山的诗 ,留给在东鲁的朋友 ,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但这又不仅仅是一首赠别诗。清人陈沅 :“题曰留别 ,寄去国离都之思 ,非徒酬赠握手之作。”(《诗比兴笺》)诗人在这里是托梦游天姥山以寄意 ,表达了对权贵的无比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烈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仅是其古诗…  相似文献   

17.
一、积累整合:储备诗词鉴赏常识1.诗体常识。先说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为古体诗,前者抒情,后者叙事;近体诗六首,《石头城》为  相似文献   

18.
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他本可以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但由于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着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的审美示范。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想 a.《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和学生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时期作品,且二者思想内容有相似之处,可结合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课堂回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一提到唐诗,我们不能不想到大诗人李白;一提到李白,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诗仙"英名;一提到诗仙,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