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茂筠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美术考生"。她高中上的是普通班,不过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也一直在进行艺体的强化学习。虽然她高二才开始正式学习美术,画龄却很长,七八岁开始,一直喜欢画画的父亲就带着她到处去写生。  相似文献   

2.
这是大豪公司的老总说的一件陈年旧事—— 我读初三时,学校决定:将各班成绩差的学生剔出来,组成一个“差班”。据说此举是“弃卒保马”、“丢车保帅”,避免几个“烂苹果”带坏整筐“好苹果”,确保学校明年达到应有的升学率。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重点班”就是一个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以年级为单位,从不同班里把文化程度相对较好的学生编成一个或几个班级,冠之以“实验班”“清华班”“北大班”等,集中骨干教师授课。这样的分班,造成社会新的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蔓延。义务教育法禁止“重点班”,就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4.
经过长期实验,苏联从1986年开始,在中等普通教育中推广设立“专长学校”和“专长班”(以下简称为专长班校)的做法,并为各类专长班校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所谓“专长班校”,就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加深学习某一类学科,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学校和学科深造班.专长班校主要在中学高年级(8-11年级)实施.专长班校根据对1-7年级学生兴趣的了解,选择对某一类学科有浓厚兴趣,并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学习这类学科,毕业后或升入高校相应专业学习,或选择相关的职业就业. 目前苏联主要有加深学习俄语、文学、历史和社会学、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制图造型艺术的专长班校,还有用外语(英语、东方语)进行各科教学的专长班校.苏联某市的一个区就有十三所这样的专长学校,占全区学校总数的一半. 专长班校的主要特点是: 一、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5.
某市规定,教研、科研搞不好的学校,升学率再高,也不能评“先进学校”。这个“一票否决”好。好就好在评优观的拨正。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以升学率为“硬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评优评好。现在,某市规定教研、科研搞不好的学校,升学率再高,也不能评“先进学校”,明白无误、干脆利落地否定了“升学率排座次”的“评优观”,确定了以教研、科研优劣为重要依据的“评优观”。评优观的拨正,势必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对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必将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好还好在压力观的拨正,没有压力,往往容易疲沓。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给学校施以压力,关健是施什么压力。“升学率排名次”,施加的是“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现在,某市向学校提出加强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阶段忙于专业训练,加上应试教育体系下学生和教师的急功近利,使得艺体类学生放弃了英语学习,但是到了大学阶段,他们突然发现大学英语课程成了他们课时最多、学分最高、考试最多的公共课程。对于很多艺体类大学生来说,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和前途,考研深造是最佳选择,而英语差又成了制约他们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瓶颈。这一艺体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怪圈”值得所有教育者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警醒。加强人文关怀,选用合适教材,实行形成性评价,进行分级教学能很好地提高艺体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从改革考试制度以来,有些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质量”,“提高”升学率,挖别的学校的墙脚,拆人家的台,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今年招生除重点学校在全市(县)范围内招生外,一般学校还是按片就近招生。可是这些中学里有的领导人为了提高本校的升学率,在学生毕业前夕,就  相似文献   

8.
所谓“升学率”,就是指毕业后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升学率”这本是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统计学上最普通、最常用的一个数字和概念。如今却成了学生和家长、教师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非常关心的大事。它已经牵动着整个社会,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四化”的成败。事关重大,值得深思。 由于“升学率”的高低一度成了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不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8日的《人民日报》报道,过分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厌倦学校和学习,让人忧虑。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建议教育部门用“厌学率”来考核学校的教学成绩。如果一个学校的“厌学率”过高,达到某一指数,校长便就地免职。这种做法肯定会遭到很多习惯于追求“升学率”的人反对。他们会用“应试教育”环境太强大、高考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等理由进行搪塞。但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还有什么比天性复苏、快乐回归以及良性学习生态更让人欣慰的呢?用“厌学率”来考核学校,能带来健康的教育幸福指数和学生的精神发展。教育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之外,更要给予孩子内心快乐和精神幸福。可现在的教育却过分关注成绩,成绩以外的幸福指数、人格养成和道德养成往往被忽略。社会、家长和学校都逼迫学生加班加点。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狠抓基础课程,久而久之,学生的精神生活单调,却又无法摆脱这种状况的束缚。学校教育成了只教书不育人、只赶路不看路的学习机器,学生的快乐自然就缺失了。用“厌学率”来考核学校,无疑将学生的精神发展放到了和“升学率”一样的重要位置。学校可以强化“升学率”,但这种强化必须建立在一种“既让学生发奋学习,又让学生感受快乐”的和谐状态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  相似文献   

10.
评价学校要不要看“升学率”?当然要看。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升学率越高越光荣,这是因为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也是中小学的任务之一。然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不能只理解为大面积及格就可以了,也应该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冒尖的学生也更快成长。目前的问题是,人们对升学率的认识过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高考升学率,各地普通高中纷纷开设了艺术班,以帮助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走上升学"捷径"。艺术班学生往往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但对文化课的学习却力不从心,如何引导艺术班学生正确学习,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剖析了高中艺体班学生的学习现状:文化基础差、英语薄弱、学习兴趣不浓等,通过对高中艺体班学生进行趣味教学的尝试,论述了趣味教学在高中艺体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我从一九八六年下期开始,运用“自学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在郴州市五中初中59班进行数学教改实验。三年来,获得了初步成效,今总结如下: 一、实验的初步成果初59班共有学生55人,正式录取37人,系自然编班,生源与对比班基本相同。通过三年的教学实验,学生在基础知识、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初中毕业,全班43人(因户口不在本市转入他县10人中,有4人名列全班前10名),40人考取高一级学校,升学率93%,其中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某些初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竟让一些考学无望的学生提前毕业回家,有5 0余名的班额最后剩下了3 0余名。  升学率是上去了,可它的水分太大了。  按说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可为什么老是时沉时浮、屡禁不止呢!  细究之,就会发现这种现象的背后,有行政手段的作用,也有经济杠杆的作用,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明里暗里搞升学率排名,升学率高了,学校名气就大,上级“以资鼓励”拨款就多;学校生源也“旺”,创收不凡。这“名”与“利”的诱惑,使得一些学校拼命抓升学率,有的不惜造假,甚至不惜违法,来剥夺学生的正当权益。 …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学校只重视抓毕业班、抓少数学习“尖子”,而忽视了基础,放松了起始班的教育工作,这是影响初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学校要形成“以德治班”的制度环境 以德治班得以实施,需要一个“德治”环境,要靠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来保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班级公约》、《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违纪处理意见》等制度,为班主任以德治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4,(10)
中国的中小学校长,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校长的压力很大。校长除了要忙于正常的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外,最要命的是在考试这根指挥棒下,要为学校的升学率疲于奔命。学校如果没有较高的升学率,生源无法保障,学校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校长要承担一些不该承担的责任,有时甚至要替政府“背黑锅”。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里,通常有“好学生”与“差生”之说。前者,指的是那些各门功课成绩优良的“尖子”;后者,一般是成绩平平,或中等偏下的学生的代名词。由于“好学生”直接与升学率挂上钩,而“差生”又往往会把平均分拉下来,故此前者受到格外青睐,而后者则被视作“包袱”。这种“好”、“差”之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春节一过,大地复苏,忙碌的季节就要到来.数学老师摩拳擦掌,又要准备应付即将来临的中考和高考了.近来听某中学校长介绍经验时说,提高升学率就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听了以后不免愕然.全国的高校招生总数是国家确定的,清华、北大的招生数也是固定的.有的学校提高升学率,就意味着有的学校降低升学率,对  相似文献   

20.
赵长有 《考试周刊》2014,(18):59-60
<正>随着艺术班考生升学率的提高,我校艺术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我校现有三个艺术班,共有学生160多人.艺术班学生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但纵观每届学生录取的情况,数学对艺术生的升学至关重要.艺术生进入高三以后要准备省统考,每天花大量时间在艺术课上,严重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学习时间少而复习内容多,艺术班的老师必然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从而化解教学任务重与时间短的矛盾.经过一段时间教学观察,从艺术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