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作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使其作品不仅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都与党和人民的需求紧密相连。本文主要从秘书学角度对作家赵树理予以解读,以期提供一个认识赵树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山药蛋派"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主要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家庭生活,来反映农村发生的重大变革,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对于赵树理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战火连绵的年代,还是和谐发展的时期,都从本质上表现出了农民的心声与诉求。  相似文献   

3.
东北民俗造型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媒体动画创作中,以东北民间故事为题材,以民俗造型艺术为作品的艺术造型,不仅增加了动画作品的民族风格,而且对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文化内涵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新媒体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民俗体育的扩布现象,并分析了影响民俗体育产生扩布性的原因。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俗体育文化适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特性是民俗体育产生扩布性的动因;民俗体育的扩布性现象也正是民俗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适应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一种表现,体现了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对民俗体育扩布现象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原生态的角度对舟山群岛渔村民俗体育进行分类,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按载体可分为"船上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海泳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滨海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海岛民间乐舞类"和"海岛儿童民俗游戏".涉海性、原真性、行业劳作性、交融性、依附性、功利性等是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萧红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东北地域色彩,是区别于现代其他女作家的标识。萧红乡土小说的成功离不开民俗文化对小说的浸润。试从自觉的民俗意识、鲁迅启蒙和指导两个方面来分析萧红民俗创作意识的来源,分析萧红小说创作民俗叙事的缘起。  相似文献   

7.
杏花村文学相关文学作品的作者虽然均为历代文士政客,但大多数是生活于民俗境界中的地方文人和地方官员,因此其文学特性表现出更多的民俗性。杏花村文学遗产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历代文学作品中杏花村文学意象的传承,二是历代文人对地理杏花村所在地的吟咏成果及相关民间传说。地理杏花村文学遗产集中在贵池杏花村一地,清代初年至民国初年,先后有两部村志记录了贵池杏花村丰富的文学史料。杏花村文学作品主题集中,来源复杂,作者众多。作品既有传统的诗文,也有流传于杏花村周边的民间传说。这些文学遗产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文献、认识、传播、美学、民俗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40年代至今,赵树理的小说和文学观一直是评论界言说的对象。其创作追求不但要让“老百姓喜欢看”,还要“政治上起作用”,这样的创作要旨,为赵树理迎来人生的大起大落、毁誉褒贬,直至付出生命代价,翻阅审视赵树理的文学创作史,体悟文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无论对今人、后世的创作,其教训与借鉴都是深刻的和宝贵的。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笔下的民俗描写属于文艺民俗学范畴,这些民俗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形象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某些地域特有的生活类型,着力刻画描写了社会前进中中国某些地域特有的民俗生活波澜,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独特的形象性格和风貌气派.挖掘、研究张恨水作品中民俗,不仅能给当代通俗文学创作提供借鉴,而且具有民俗文化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浓郁的民俗文化风味是赵树理小说写作极为重要和显著的美学标志。作为一个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现代作家,赵树理在其写作中对于民俗文化内容的处置自然顺延或者说承袭了自鲁迅而来的五四乡土文学的启蒙要求。通过对于民俗文化存在的先在性和给定性、日常化和细节化,主体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历史承袭性等特征的揭示,他的小说写作形象地描绘了民俗文化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民众精神心理的控制和束缚并其为封建落后势力和政治敌对势力所利用的情状,从而从一个特殊的面向上,不仅说明了现代启蒙思想在20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存在的历史必要性,而且也彰显了在启蒙和政治所形成的张力结构之中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建构的复杂属性。  相似文献   

11.
江苏不同地域文化中的民俗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吴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具有鲜明的吴地水乡特色,生活娱乐气息较为浓郁;金陵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呈现一种多元并存的态势;维扬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带有浓郁的娱乐性、兼容性特征;楚汉文化区域内的民俗体育以陆上项目居多,宗教信仰、武术拳术项目较多;苏东海洋文化区域的民俗体育具有涉海性、交融性、御敌性等特征.江苏地域文化中的民俗体育面临多重现代危机:民俗体育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民俗体育传承人出现了严重断层,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民俗体育外部保护措施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江苏地域文化中民俗体育的现代调试路径主要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营造不同地域民俗体育的生态环境;提升创新能力,与体育赛事、学校体育、娱乐活动等融合发展;完善民俗体育保护的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各项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赵树理小说中借代辞格运用的分析,以统计的手法对小说中的借代辞格类型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从借代和语境的关系入手,较为细致地分析说明了赵树理小说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3.
《讲话》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对文艺的论述,但赵树理并未读懂《讲话》的言外之意,因此赵树理的“为农民写作”的文艺创作与毛泽东《讲话》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精神存在着潜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在结构主义视域下,民俗体育文化意蕴表现为多元化特征。其文化逻辑意蕴表现为文化逻辑思维的科学性和伦理性;文化结构意蕴表现为文化结构的阈限性和交融性;文化符号意蕴表现为民俗体育本身的符号学和审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滇西边境地区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是其旗帜鲜明的外显形态,它在民族延伸发展升华沉寂的进程中,在意识深层与情感深层上均浓墨重彩的披挂着时代的特性和地域文化的属性;从滇西边境地区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民族性、地域性、继承性、时节性等主要方面人手,对滇西边境地区民间民俗体育的展开形式、行为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在其所具有的特殊环境的视域下,根据社会群众体育的需求、全民健身的需要,总结其发展形式、发展内容和特点,寻求滇西边境地区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而为滇西边境地区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繁荣之道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研究舟山海岛民间民俗舞龙运动的源起与特征、并与内陆民间民俗舞龙运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海岛民间民俗“舞龙”源起于“海神信仰”、“海洋宗教影响”、“王权统治”、“龙图腾”崇拜的心理需要;海岛民间民俗舞龙与大陆内地舞龙的相同特性有健身娱乐性、群体性、承载性和文化传承性,差异性有信仰规约性、涉海性、融合性、地域性等,并诠释了海岛民间民俗舞龙从酬神、悦神、娱人转变为“感恩海洋、人海和谐”的新内涵,彰显海岛人特有的“海洋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学视角,对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我国民俗体育从活动方式到文化内涵都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传统性和文化性特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俗体育将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法、逻辑推理法等,对东盟国家(以越南、泰国、新加坡为例)舞狮运动起源、民俗意义、文化特征和价值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东盟舞狮运动根源于中国,是一项民俗意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极高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具有民俗地域性、变异性、娱乐表演性、竞技性等文化特征.东盟舞狮文化通过吸收和融合当地文化形成了具有东盟民族特点的舞狮文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访谈法,分析海西妈祖信俗活动中民俗体育的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娱乐健身性、观赏性等文化特征,探讨妈祖文化中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促进"妈祖体育圈"民俗体育能够在海西经济建设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是我国西部各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它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从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的角度,探讨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揭示节庆民俗体育地域性、周期性、人文性等特征,并研究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