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突围. 是的,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做<国家>特刊人物报道其实是一个突围的过程:从传统思维中突围,从经验手法中突围.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刊",一个本质上的献礼工程.按照惯性思维,等待我们的几乎没有一个会是令人充满欲望的独家猛料,如何从故纸堆里挖出新故事,找到"二手货"的下一个卖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阶段网络媒体格局中,商业网站早已迅速占据市场一方,凭借强大的内容整合优势,形成相对成熟的商业赢利模式.相比较之下,国内报业集团则更多地处在探索阶段.目前仍以纸质媒体为其核心表述力,要找出制胜的关键点.并非一日之功,建立在自身优势和特点下进行有益地尝试.对于新网络时代报媒办网的突围之路却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张蓬  张文东 《出版广角》2021,(11):40-42
后疫情时代,文学出版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破局突围是首要任务.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后疫情时代出版业破局突围的关键时期,文学出版既要持续深挖时代主题,坚守社会效益目标,也要创新发展模式,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各项工作,迎难而上,开启新征程.  相似文献   

4.
吴洁 《新闻实践》2005,(3):47-48
由于各专业电台的 "崛起",传统的"人民台" (后称 为新闻综合频率)的垄断优势逐 步丧失。那么,作为人民台"母 体"的新闻综合频率从何处突围? 作者结合在杭州电台新闻综合频 率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要在频率 的发展目标上寻求突围,要在深 化内部改革上寻求突围,要在媒 体的文化建设上寻求突围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4日,"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台州日报>开出"以新‘四千精神'引领突围·对话70后企业家"栏目,每周一至两篇,篇篇见人见物见精神,报道形式新颖别致,引起关注与好评.  相似文献   

6.
罗幸  杜洋 《传媒》2018,(4):55-56
江苏综艺频道(以下简称"江苏综艺")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的下属专业电视频道之一.多年来,江苏综艺打造专业团队追踪娱乐潮流、满足客户定制服务,为观众推出了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打造出了《震撼一条龙》《一转成双》《缘来不晚》等品牌节目.作为频道的常青树,《震撼一条龙》可谓是江苏综艺"突围"的重要表现,节目通过栏目项目化、内容定制化,"流水线"生产、"民星化"互动,新技术抓热点、差异化塑造品牌的方式,为地面频道的"突围"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县级电视台是基层的主流媒体,是当地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职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县级台新闻却一直受到采访范围狭小,新闻来源较少、软件硬件资源受限等条件制约,导致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制作不尽如人意.如何把劣势转变为优势?如何使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受老百姓欢迎?关键是要找准节目质量不高的因为,进而挖掘特点、改变形式,实现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突围".  相似文献   

8.
王雄 《现代传播》2006,(2):34-37
电视"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台在现有电视体制、收视环境下追求自身新闻理想的一次策略性突围和成功.但它已经显露出内在的一系列矛盾和悖论,突出表现为"名"与"实"、"新闻的量"与"新闻的质"、"市场意识"与"责任意识"等范畴之间的紧张关系.克服上述紧张关系的唯一出路,既不是该种新闻节目样式的惯性发展,也不是完全否定,而是民生新闻的自我转型.  相似文献   

9.
华挺 《传媒》2017,(15)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惠及长远的变革,也是一场始于足下的创业,它不是局部与局部的抱团取暖,而是涉及系统生态的集成发展,是一次化学裂变.在众多融媒体产品中,"北京时间"以24小时永不停歇、独具时间属性和现场感的直播态新闻为特色完成突围.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介尤其是纸质媒体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甚至有人预言"报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亡"。我们看到,我国的不少报纸已经在寻求突围之路,纷纷从"旧报纸"转型为"新报业",发挥品牌优势,多元发展,抵抗网络媒体的冲击。以中共泉州市委机关报—泉州晚报社为例,该报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寻找"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趋复杂的当代社会,文学何以为?这是拷问着当代作家的世纪难题.余华新作《第七天》延续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经典"的温情主义风格,又以丰富的"当代性"成功突围,借"先锋"之手笔重建"善良",颇有接续鲁迅之风范,完成了对"经典"的延续,也成就了"当代"的蜕变.  相似文献   

13.
唐维红 《传媒》2021,(13):11-12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已连续举办九年,笔者也参加了九年.大会年年开,今年更不同.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的盛会,格外有意义! 目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网上的人民日报"、作为党网,人民网努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程,把握传播领域移动化、可视化趋势,发挥内容科技企业优势,努力打造引领时代主旋律的红色阵地.  相似文献   

14.
沈珠楹 《传媒》2018,(13):25-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媒介融合是传媒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是新老媒体间的技术交底,人才的跨界匹配,更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这对新闻人才素质和技术提出更加综合、更加全面、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虽源于手工制造业,但其蕴含的职业精神值得各行各业倡导,尤其要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坐标.  相似文献   

15.
牢抓"重大突发事件" 打造新闻传播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香  毕子甲 《现代传播》2007,(5):159-161
在国际传播领域,几乎处处充斥着西方文化的身影.要突围这种"新闻帝国主义",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就要打造中国新闻传播品牌.而牢抓"重大突发事件"这难得的媒体发展机遇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事实上,很多世界顶尖新闻传播品牌起初也全靠掘好了"重大突发事件"这桶金.例如因"海湾战争"扬名世界的CNN,凭"水门事件"名声大噪的《华盛顿邮报》和靠"阿富汗战争"驰名全球的半岛电视台.而近年来,我国境内的CCTV-4和香港的凤凰卫视都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产生得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边疆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在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新疆为例,它不仅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还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多彩文化优势.竞分利用这些优势,配以正确的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华多元文化走出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萍 《声屏世界》2016,(12):54-55
早在十几年前,面对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的同城竞争、广播媒体的再度强势瓜分市场,城市电视台就在不断的寻求突围手段和方法.如今,在媒体发展新常态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本土化的内容需求以及差异化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机遇的到来,而这不免让人再度想起了之前突围中的利器——方言节目.追寻方言的发展,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研究城市台突围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黄琰 《声屏世界》2017,(6):60-61
互联网的兴起让传统广电媒体融合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地市级广电媒体底子薄、水平低、人员及经费又相对紧张,面对来自省级台及众多自媒体的竞争压力,如何谋求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以吉安广播电视台"爱吉安客户端"为例,探索新形势下地市级广电新媒体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19.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提出,为中国出版业应对"逆全球化"趋势和克服疫情影响提供指引.在"十四五"开端,中国出版业应秉承内激活、外引领的思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为主线,利用和把握"两个市场",在坚守内容本位和价值观导向的同时,以数字智能出版技术为引领,在市场拓展、企业平台化转型、产品体系优化、服务观念转变等多方面进行突围,持续释放国内知识消费市场潜力的同时构建出版"走出去"良性生态,推动中国出版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21,(3):31-32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推动改革再突围。本书深入分析"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背景、挑战、机遇与改革再突围的重点领域,全面阐述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指导方针、主要目标、战略布局,描绘未来5年乃至15年的中国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