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库全书》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大型丛书。每当谈到这部丛书时,少不了要提及它的编纂时间。编纂此丛书的时间,有多至四种说法: 一、清乾隆三十年“清乾隆三十年救辑。”(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1)》P962) 二、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73年)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更加确定了。”(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史略》)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也是采用这四部的分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学》) “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时,进一步确定了‘四部’分类法,使其完备。”(白国应《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2.
年鉴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载体,以其信息密集、权威、新颖,"集万卷为册,缩一年为一瞬"等鲜明的特点,博得人们的青睐.多年来,我馆收藏的年鉴类文献,在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笔者对我馆收藏的年鉴类文献做了系统地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今后年鉴类文献的采访对策.  相似文献   

3.
2017年12月7日,“丽江纳西族一百五十卷东巴经手抄本捐赠收藏仪式”在我馆举行。  相似文献   

4.
四月二十六日 五月三十一日 星四 晴 大雅(堂)书估来电话,言觅得<金文通集>,缺诗三卷,附录一卷,尚须三十万,非寒窘所能得也. 四月三十日 六月四日 星一 晴 阅<金文通集>奏疏卷二<佐铨疏草>、<君君未报疏>:"昨岁南中定事清罪案:以臣为首族?诛,且在旦晚,幸大兵奄至,法不果,臣之祖先骸骨,妻儿戚族,皆我皇上保有而生全之也."此所谓罪案,当在从逆案之后,可补弘光纪载之缺.  相似文献   

5.
四库馆<永乐大典>所缺卷次,有两种目录详细记载.目录证明四库馆时<永乐大典>缺二千四百零四卷的记载有误,缺二千四百二十二卷的记载更加可靠,亦为考量<四库全书>中"水乐大典本"价值提供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6.
春秋经传集解(残本)一卷 (晋)杜预注 唐写本 日本国宝 卷子本一卷 藤井齐成会有邻馆藏本 原杨守敬 内藤湖南等旧藏 按:此卷于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卷本系黄麻纸7幅,共146行。经传每行约15字,注文双行。行19字至22字不等。卷子全长390cm,纵27.9cm。 此卷系《春秋左传集解》卷二(桓公)之残本,经传元年及经传二年首部缺。卷二经文自“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起以下至传二年。末尾也缺。 经传三年系30行。四年系10行。五年系43行。六年存5行。经六年“九日丁卯,子同生”注以下至“传”十五年首都缺。十五年自“使其婿雍杀之”以下存11行。十六年存11行,迄于“夏,伐郑。秋七月,公至郑伐郑。” 卷背书《双林善慧大士小录并心王论》,有朱笔“承历二年七七日,遍照院僧以栖霞寺唐折本书写。此系1078年高野山僧以宋本摹写。 卷子本末,有清人杨守敬手识文。文曰: “北齐人书《左氏传》,共七纸一百四十六行惺吾记”。 杨氏断此卷为六朝写本,然以此卷与其它唐写本相校,则可知其为唐人写本。  相似文献   

7.
清末商务史料(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绪二十九年七月,清政府为振兴商务,特设商部衙门,职掌农、工、商、路、矿一切事宜。至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实行官制改革,将工部并入商部,改名农工商部,原工部所掌事宜亦自归入办理。现从馆藏方略馆全宗档案中,选出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二年间,该部奏准办理各类公司、局、厂、学堂、商会诸方面的史料,分别依年分,按农、工、路、矿、商五大类予以刊布,供研究清末经济史参考。  相似文献   

8.
谈期刊补缺     
在期刊管理中,各馆大致每年都会遇到因期刊缺期而无法装订的情况,期刊收藏不齐,给医护人员查阅资料带来诸多不便.为了保持期刊馆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期刊的损失,我馆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我国最大的民国档案收藏基地,馆藏有756个全宗140多万卷,排架总长度达34000米.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广州大本营、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汪伪政权等中央各机关和国民党党务机关的档案,以及这一时期著名人物的档案.1980年以后,我馆依据中央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调整力量,加强馆内业务基础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发馆藏民国档案的丰富信息资源,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多途径开发民国档案的信息资源 开辟阅览室接待利用者,是我馆向各界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自1980年至1987年第一季度,我馆通过阅览室这一途径,接待了8316个单位78875人次的利用者,提供档案136861卷.查档案者来自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各  相似文献   

10.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言行、策谋的书,西汉时由刘向整理校定。至东汉,有高诱为之作注。南宋初年,又有姚宏续高诱注。我馆收藏有三种高诱注姚宏续注本《战国策》,本文考证了这几种版本的源流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的评价我馆文献收藏水平,我馆文献资源调查小组,按省课题组的要求对馆藏文献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本馆重点藏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估,现将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一、文献资源收藏的基本状况 1、自然状况我馆始建于1949年7月。馆舍面积为2,9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65人。  相似文献   

1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善本书联合目录(Chinese Rare Books Project)编辑部主任艾思仁博士(Dr.Soren adegren),是一位造诣精深的汉学家,最近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表了《一封关于永乐大典的公开信》,对流失百年、现分藏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公私收藏家的《永乐大典》残卷之归属问题,提出了具有卓识的意见,已经获得不少国际有识之士的呼应。据初步调查,编纂于明代永乐年间、原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的《永乐大典》,目前尚有近八百馀卷存于天壤间,其中除了中国大陆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四川大学)及台湾(如中央图书馆、中研院史语所)的收藏外,又有部分藏于欧洲(如英国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德国汉堡大学、柏林人种博物馆)、美国(如国会图书馆、波斯顿图书馆、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日本(如京都大学、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天理图书馆、大坂府立图书馆)、韩国(如汉城李王职图书馆)、越南(如河内远东学院)及一些海外私人藏书家之手。1959年,中华书局经辛勤搜访,曾影印出版征求所得的海内外三十馀(公私)家所收藏的七百三十卷、三百馀册《永乐大典》残卷。影印本将原书缩印为线装四开本。朱墨套印(书名红色、正文黑色),分装为二百零二册、二十函,流播学林,使读者得以稍补故国文物沦丧之憾恨。至1984年,中华书局又将陆续收集到的六十七卷底本,连同残本零叶五叶,合原有的七百三十卷,再度影印成七百九十七卷本,使现存《永乐大典》残卷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均有了便于研究利用的影印本。此外,台湾(以中华影印七百三十卷本增入德国收藏本十二卷)及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十六卷),也曾先后出版过《永乐大典》影印本。鉴于各家藏本之内容,大多已有影印本可取代的现状,而呼吁各家将所藏《永乐大典》原本归还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创议,表达了一种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尊重态度,也体现了一种有利于东西方学术文化日益融合的睿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所藏清代严虞惇、钱廷锦手批《东坡先生诗集注》三十二卷,此前曾先后为翁同龢、黄裳所收藏。严、钱二人均多次评点苏诗,用力颇深,精见迭出,从中亦可见出二人诗学之异同。翁、黄二人对此批本并多所题跋,不仅可以据此梳理评本之流传,也可管窥翁氏之内心活动及时代政治变幻。因而此评本具有重要的理论批评与文献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我省线装古籍的收藏数量,估计在八、九十万至一百万册之间。其中,约有七十万册上下,集中在省馆、喀市馆、黑龙江大学馆、哈师范大学馆,以及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书的种数和卷数,没有办法估计。因为有些馆的藏书,并未完全清理出来,很多书还堆积在库房里。前年,我有幸借为《我国善本书总目》验收卡片的机会,看了一些馆的藏书。当时的一个突出印象是,各馆的收藏量虽然不很大,品种上却是具特色,琳琅满目。一些专业性强的馆,如中医学院馆、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馆,有些藏书的品种和版本各有特  相似文献   

15.
天禄琳琅     
清代宫内藏书室名。 174 4年 (清乾隆九年 )命检内府书善本 ,列架庋置昭仁殿 ,并题额天禄琳琅。昭仁殿广三楹 ,为宫之东暖殿。 1775年 (清乾隆四十年 )于敏中等编《天禄琳琅书目》10卷 ,以经、史、子、集为纲 ,以宋、金、元、明刊板朝代为次 ,一书而载数本 ,详其题跋姓名 ,收藏印记、品评甲乙。共收宋版书 71部 ,金版书 1部 ,影宋钞书2 0部 ,元版书 85部 ,明版书 2 5 2部。其后陆续收藏至 1797年。嘉庆二年彭元瑞等仿前编体例续编 2 0卷 ,收书 6 6 3部 ,并宋、辽、金、元、明五朝刊板俱全。故所藏典籍 ,均前朝善本天禄琳琅…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下半年以来,在馆部的倡导下,系统工程方法开始引入我馆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本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了我馆图书采访系统的目标,藏书和复本量优化收藏及所需要的条件。同时围绕系统目标的实现,对藏书原则、经费使用和采购方式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馆是市级综合性图书馆,各类书刊资料都收藏一些,但比起大的科研单位和专业图书馆,就显得很不全、很不专;我馆的科技部是在打倒“四人帮”以后才建立起来的,为科技服务的人员少,而且工作经验和工作水平也都很有限;从馆藏来看,我馆不收藏外文图书,1974年以后收藏一部分外文影印期刊,中外文检索工具书收藏的也很不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 辽宁省档案馆是1958年成立的。现有职工147人,馆藏档案共631个全宗,档案资料148.5万卷(册),其中历史档案232个全宗,115万卷,资料4.7万册。所藏档案资料数量居全国省级档案馆之首,是大型综合性省级档案馆,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档案馆之一。1982年以来,我馆先后接待了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00余人次,来馆参观访问和利用档案资料。 近年来,我馆紧密围绕馆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了档案的基础工作,加快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开放的步伐。目前,我馆大量、丰富的馆藏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同时在档案开放利用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馆藏档案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一)唐代档案。 唐代档案共6件,原存敦煌石窟,夹杂于唐人经文之中,发现后为罗振玉所藏,1936年移送伪满“奉天国立图书馆”保存。解放后经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7日,"丽江纳西族一百五十卷东巴经手抄本捐赠收藏仪式"在我馆举行。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丹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纳西学会会长白庚胜,中共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勇,丽江市政协副主席杨一奔,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研究馆员宋兆麟等出席捐赠收藏仪式。吕章申、丹增、江勇先后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文期刊在发行中丢失情况严重,造成图书馆收藏缺期少刊。如,我馆年均认购中文期刊1000余种,其中4/5的是在当地邮局订购的,其余的是通过函订方式订购。通过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