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维度看,“公民社会”只是一种处理国家、组织与个人三者关系的机制,一种社会运作体制,一种社会管理(治理)模式,一种社会建设目标。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是其核心价值观。无论从概念上,或是从价值观上,还是从社会实践上,都不宜把“公民社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维度看,“公民社会”只是一种处理国家、组织与个人三者关系的机制,一种社会运作体制,一种社会管理(治理)模式,一种社会建设目标。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是其核心价值观。无论从概念上,或是从价值观上,还是从社会实践上,都不宜把“公民社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治理”冶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目标。其现实依据是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公民社会崛起,社会矛盾凸显的客观形势。创新社会治理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基本职责。现阶段,党和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应围绕“激发社会活力”破题,节点在于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基本思路要求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走中国式治理道路;要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体现其实质内容;培育公民主体意识,不断发掘创新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创新社会治理思路要求具有内在的逻辑性遥  相似文献   

4.
社会责任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对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我国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弱化趋势,红色文化以革命精神为核心,包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三个主要成分,在培育社会责任感上具有优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通过使红色文化进入校园、融入社会、贴入家庭,构建校园、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促进红色文化在公民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5.
创新社会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当前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通过公民社会、公民教育、法制建设培育社会民众的公共精神,对于加快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哲 《华章》2012,(35)
“公民社会”概念,自引入我们国家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从公民社会在我国发展的特点以及其对我国当前所处历史阶段的积极作用的角度,论证公民社会对我国当前及今后的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为公民社会逐步扩大并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积极传承和学习的基础上对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超越,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远大目标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主要依托以下要素:顺应时代要求、传承优秀传统、紧跟实践步伐、整合人民智慧;由此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传承性、实践性、人民性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建设现代国家的价值功能,是我国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构架现代社会的价值功能,是我国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培育现代公民的价值功能,是我国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传承本来与创新未来的有机统一、坚持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坚持普遍要求与地域特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检察机关“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从宪政的视角来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是对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微观调整,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依法和适度,其角色应该定位为重要参与者和法律监督者.另外,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拓延职能,重视公民参与,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十分成熟的现代化公民社会.这些国家十分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具体做法主要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公民教育与宗教活动相结合;公民课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西方国家培养公民意识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然而,我国对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方面的启示:我国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涵摄;培育公民意识的核心理念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保证是“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公民素质有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欠缺。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当今公民社会的发展方向。公民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公民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社会管理的水平,为创新后的社会管理体制良性运作提供有力的隐性支撑,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加强公民素质培育。所以在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中公民素质的培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实现。从教育、环境和实践等三个层面论述实现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洁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3):34-39,72
法治社会主体精神的建构,就是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建构、塑造和完善。因为公民意识与法治理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公民意识对法治的实现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它既需要在公民的社会意识中确立法和现代法治的原则,更需要公民在对待权利和权力的意识和行为中有理性、辨证、全面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缺少整体性的价值理性共识,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的表现,因此其构成文明、公正、健康的现代政治国家的核心治理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之偏狭的“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意味着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的转型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优化社会管理结构,大力发培育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结构由“国家——社会二元结构”向“国家——公共领域_啊公民社会三维空间结构”转化。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政府首先要进行自身的改革,政府只提供涉及宏观的、全局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局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或机构提供,即由社会自我满足。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于培齐社会个体的公民社会意识。培养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自主、法律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4.
香港在国际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辉煌业绩的取得无不与其对公民教育的重视息息相关,了解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及改革趋势对于推进我国内地公民教育实践、理念的创新和变革具有积极意义。"以学生为本"、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公民教育的生活化和国际化是香港公民教育的鲜明特点;以此为基础,香港公民教育将向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民意识自觉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一致性。然而,在多年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公民意识缺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管理的效能与质量。因此,在失衡与补偿、赋权与尊重的博弈中,理应确立公民意识自觉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价值基础和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能够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客观现实状况,从策略上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着力深入实施“主体协同”策略、“过程调控”策略、“认同强化”策略、“文化渗透”策略、“制度嵌入”策略和“生活涵育”策略,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更好推动社会发展和更快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也关系到地方政府能否真正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地方的公共利益。制度创新在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弘扬价值科学创设是制度创新重点;以制度创新促推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一、更新观念,立志做“研究型 学习型”教师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本课  相似文献   

19.
面对由“管理”走向“治理”的公共治理转型,在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方式转变中,社会工作对于推进民族地区新型社会治理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协同视角为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协同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协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的专业优势;汇聚多维度需求的社区治理为二者的协同共生提供了主要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处于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与构建公民社会已渐成学界探讨焦点。网络公民社会被视作公民社会初级阶段,已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进入中国广大网民的生活。网络公民社会借助网络舆论,在公民维权、督权反腐、公益慈善等领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然而,我国网络公民社会尚不够成熟,相关理念迄今尚未形成共识,借助网络公民社会构建现实公民社会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