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双人练习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一种手段,为了方便选择,分类介绍如下: 一、发展上肢柔韧性练习 1.两人背靠背站立,两臂侧平举,手互握,两人同时肩绕环。(图1)2.由同伴帮助向后拉肩。(图2)3.由同伴帮助向后上拉肩。(图3)4.两人互相搭肩,上体前屈向下压肩。(图4)  相似文献   

2.
现在不少青少年呈平胸驼背的体型,很不健美,要想改变这冲状态可以做以下的锻炼:一、持铃耸肩和俯卧耸肩:两脚开立,挺胸塌腰,两臂向下伸直,双手正握杠铃或者哑铃,握距比肩稍宽,肩部尽量前倾下垂放松,两臂伸直不动,靠背部肌肉的收缩力量尽量耸起两肩。稍停,两肩下垂,再重做。(如图1)俯卧耸肩是俯卧在高腿长凳上,两臂自然伸直下垂.做法同持铃耸肩。(如图2)  相似文献   

3.
<正>1.跳高技术1.1完整跳高技术阶段划分(见图1)1.1.1跳高完整技术可分为四个部分: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垫1.1.2助跑阶段应逐渐加速准备起跳1.1.3通过起跳获得垂直速度,躯干开始旋转形成背对横竿,准备过竿1.1.4腾空时要尽力向上,然后腾越横竿1.1.5落垫时应保证安全1.2助跑阶段技术1.2.1任务:获得最佳的助跑速度(不是最快)(见图2)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知道撑竿跳高的助跑速度对于成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许多实际调查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助跑一方面必须产生最高的速度,另一方面必须为最佳的起跳创造条件。观察一下目前采用的持竿助跑技术,可以作出如下一些结论:1.持竿增加了助跑的难度。撑竿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时达不到其最快的短跑速度(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快助跑速度为9.0—9.7米/秒)。当竿尖离开地面后,运动员——竿子的重心就会前移,这时运动员可以通过身体略向后仰来调节。由于握竿点的增高和竿子重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正> 第一节分腿站立,两手体前握方凳。动作:1.直臂上举方凳,深吸气。2.还原,呼气(图1)。重复10-12次。第二节分腿站立(同肩宽),左手握方凳垂于体侧。动作:1.两臂经侧平举成前平举。2.右手迅速接握方凳,成侧平举(图2)。呼吸均匀,重复12-14次。第三节分腿站立,两手背后握方凳。动作:1.两臂屈肘上提方凳(凳面顺着背部向上滑动),吸气(图3)。2.还原成预备姿势,呼气。重复12-14次。第四节分腿站立,两臂体前屈肘握凳脚。动作:连续向上举(图4),呼吸均匀,重复10-12次。第五节坐在凳上,两脚尖勾着支撑物,两手抱颈。动作:1.后倒成仰卧,呼气(图5)。2.仰卧起坐,慢速,吸气。3.上体左转。4.动作同 3,方向相反。重复8-10次。第六节坐在凳上,两脚开立(宽于肩). 动作:1.上体右侧屈,右手触地,左臂屈肘,顺着体侧滑向腋窝,呼气(图6)。2.还原,吸气。3-4同1-2,方向相反。重复14-15次.  相似文献   

6.
1.两腿左右开立,两手体前握棍两端。右臂稍屈经前向后转肩至体后握棍。左臂稍屈由后向前转肩至体前握棍。可重复练习。(图1) 2.两腿左右开立,两手体前握棍两端。两直臂经前向后转肩于体后握棍。用同样的方法由体后握棍转肩至体前握棍。可多次重复。两手握棍距离可逐渐缩短。(图2)  相似文献   

7.
[预备式]同第一手的"预备式"。(图6-1)[动作过程] 1、回收腰侧:两臂同时边外旋边弯曲,两掌沿大腿上方缓缓收至腰部两侧,掌心朝上,指尖朝前。(图6-1、6-2) 2、两臂平举:两臂徐徐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两手均掌心向上,指尖朝前。眼平视前方。(图6-3)  相似文献   

8.
<正> 原苏联《健康》杂志曾刊登有关青少年的健身练习方法,现将其中的十一例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1.两脚分开站立,两臂屈肘齐肩握壶铃向上推举(见图1)。练习10次×3组。 2.身体躺在倾斜度为45°的木板上,两臂屈肘握杠铃于胸部向上推举(见图2)。练习8次×3组。 3.坐在凳子上,两臂屈肘握杠铃于胸前向体前推举(见图3)。  相似文献   

9.
<正> 哑铃是中学生课外锻炼简便易行的轻器械之一.持恒锻炼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和矫治形体姿态.以下介绍一套适合于中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的哑铃操. 第一节分腿站立(同肩宽),两臂屈肘握哑铃(5公斤)位于肩侧。动作:1.两手向上推举哑铃(图1),吸气。2.两手下落成预备姿势,呼气。共三组,每组10次。第二节凳上仰卧,两  相似文献   

10.
一、踏跳顶墙推手练习 1.练习方法:学生面对墙五至七步加速助跑,积极上板(两脚踏板点超越身体重心垂直投影),用力踏跳,提臂(略高于肩)合胸,以上体稍前倾和稍屈髋的身体姿势向前上方腾起。两臂主动前伸顶肩(五指自然分开,手腕略外转),掌跟顶墙后落地。(见图一) 保护者站于一侧,顶墙后一手扶腹一手托腰。 2.常见错误:上板并腿迟缓;以全脚掌或屈膝踏跳;踏跳后挺腹或未充分向前上方腾越而过早顶墙或屈臂推墙等。二、向前上方腾起练习 1.练习方法:助跑、上板、踏跳后的  相似文献   

11.
基本小长拳     
一、套路练法:(一)起势1.预备姿式: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指尖向下,成为并步直立,目平视前方(图1)。2.并步抱拳:两脚并拢直立: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侧,两臂后展,拳心向上。下颌微收,头向左转,目视左方(图2)。动作要点:挺胸,直腰,两肩后张,两拳紧贴腰侧。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俯卧撑顶肩角力在地上划三条相距2.5米的平行线(如图1),中间为中线,两边为端线。比赛开始两人对面俯撑,错肩相抵,运用两腿蹬地的力量,两臂前移,力争使对方退出端线。图1 二、拔腰角力练习者对面错肩站立,体前屈,双方交叉抱住对方的腰部(如图2)。练习开始时双方重心下降,力争把对方抱起,使其双脚离地。三、夺棍角力两人对面站立,双方互握横在体前的木棍,棍长60-80厘米,直径3-5厘米,坚固而平滑(如图3)。双方运用各种方法,迫使对方放手,将棍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撑竿跳高纪录是5.57米,比世界纪录相差49厘米,差距很大。本文通过对世界前三名优秀选手和我国三名优秀选手的一些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主要差距在握竿高度上。而影响我们握竿高度的原因,是助跑速度不快,撑竿弯曲小。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指出提高助跑速度,起跳时左臂用力,起跳充分向前,加大撑竿的曲度,是提高握竿高度的关键。并从葛云的训练探讨提高握竿高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持竿运动员的持竿位置,根据几种要素决定。关系到持竿的主要因素是撑竿的重量,导向起跳位置的插穴方向,助跑的速度以及撑竿的握距。我们对于握竿的距离,采用以下方法决定:让运动员在单杠上做系列摆振后回环运动,我们不带任何框框,就以在单杠运动中所用的握距,作为由运动员自己决定的撑竿握距。因为只有这样的握距才能使运动员在单杠上做摆振时感到舒适。当然,这受到运动员们的肩宽和肩关节柔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壶铃练习是青少年介于哑铃练习,和杠铃练习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转器械锻炼方式.它有助于增强中学生骨骼、肌肉、韧带及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下面介绍两套力量性和技巧性的壶铃练习。力量性练习第一节仰卧在长凳上,两手肩侧握壶铃。动作:1.两手向上推举壶铃(图1),吸气。2.还原,呼气,每组8次,共三组。作用:增强胸大肌力量。第二节卧姿同上,两臂胸前屈肘握壶铃(掌心向下)。动作:1.两手向头后摆(图2),吸气。2.向前回摆至胸前,呼气。每组8次(间歇1-1.5分钟),共五组。作用:发展胸大肌和肩带肌。第三节分腿直立,上体前屈(与地面平行).  相似文献   

16.
运动实践证明,随着撑竿跳高运动员握竿点不断增高,这就要求运动员能更有效地发挥最快的水平速度。如果以高握点,并且助跑速度相当快时,即使运动员的技术并非优秀,也会越过相当的高度。那么,如何能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助跑速度呢?下面介绍一种新的,实用的助跑训练法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经常用橡皮带练习肌肉,对发展全身肌肉力量,提高力量耐力,增大肌肉体积有较好效果。一、臂屈伸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踏橡皮带中间,两手握橡皮带的两端,身体直立,屈肘将手臂置于颈后,用力使双臂伸直(见图1)。作用:主要发展肱三头肌。二、正握弯举两脚左右开立,脚踏橡皮带中部,两臂伸直握橡皮带两端,置于体侧,用力屈臂,使手尽量靠近胸部(见图2)。作用:主要发展肱二头肌。  相似文献   

18.
王敬爱 《武当》2015,(1):56-57
无极起势两脚开立间距与肩同宽,两膝微屈,提肛敛臀、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头悬顶,下颏内收,唇微闭,舌轻顶,目微闭;两臂自然下垂,手腕微上屈,十指朝前,掌心朝下。全身放松,鼻吸鼻呼。静站5分钟。(如图1、图2)气润周身接上式,两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两掌心朝内,目视前方。两臂同时外旋呈八字掌,由身体两侧向上抬至与肩平,掌心朝上,两肘略沉,头部略右转,两眼余光注视右掌。(图3)  相似文献   

19.
苏联哑铃操     
练习1 两臂上举准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下垂。动作——两臂缓缓屈肘至肩,然后直臂上举,头稍后仰,背稍前挺(见图1和图12)。效用——种展背部和腰椎,扩胸动作,有助于增强肩带肌肉,使身体有准备进行较复杂和较用力的动作。  相似文献   

20.
马军 《武当》2003,(3):3-6
一式 怀抱太极 动作1:身体自然直立,左脚旁开半步,两脚距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侧;眼正视前方,含胸拔背,尾间中正,下颏微收(图1)。 动作2:两手掌心相对,两臂缓缓抬起,高与肩平时,双腿缓缓屈膝下蹲(膝不可过脚尖),以腰带臂带手缓缓下按,掌心朝下(图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