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文学批评界流行一个观点:V.S.奈保尔文化"无根",是印度文化与英国文化共同孕育了奈保尔的文学成就.其实,这种观点忽略了作家受到的特立尼达文化影响.事实上,奈保尔的文学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家的出生地文学书写.所谓文化"无根",实际是奈保尔文化身份复杂性的表现,而奈保尔文化身份复杂性根源于其出生地特立尼达文化的无根性和杂糅性.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9,(4):101-107
奈保尔的《父子家书》有两个关注点,即他的印度想象和文化身份认同。他的印度想象具有片面、停滞、自我优越和负面的四个主要特征,这与他的文化身份认同相互影响,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到探寻的过程。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呈现出三个时空维度,这三个时空维度分别是特立尼达、印度与英国,其中每一种文化身份都因为奈保尔的个体经历而时隐时现,或被漠视,或得重视,从这三维文化身份此消彼长的变动,可显出奈保尔自我身份的游移性与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3.
席楠 《教书育人》2010,(6):110-112
获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奈保尔(1932-)是一位典型的移民作家。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种姓,从其祖父辈起移民到非洲一个叫特立尼达的西印度小岛。特立尼达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英属殖民地国家,奈保尔从小在那里接受了英式殖民教育,成年后进入了牛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大学期间,奈保尔努力研究西方文化,期望能早日融人英国社会。毕业后,因为是有色人种,奈保尔在伦敦求职时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4.
关于奈保尔的文化身份的论述,始终是奈保尔研究的一个热点与焦点.通过创作,奈保尔建构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奈保尔在后殖民文学界因"无根性"(roodess ness)而闻名,然而"无根性"是评论界对其写作边缘性质的概括,具有混合文化身份的他文化之根是在西方.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河湾》中,后殖民时期代表作家奈保尔塑造了一群后殖民社会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丧失文化身份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或自我放逐,或模仿宗主国文化,在"失根"状态中苦苦煎熬。《河湾》反映了奈保尔对后殖民时期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和关怀。  相似文献   

6.
借助表现游走于不同地理及文化空间中的人物的生存问题,奈保尔的小说旨在探讨现代人的命运和伦理困境。通过考察《浮生》与《魔种》中“内”与“外”这两个圆形结构,探讨奈保尔对现代人的伦理思考。在人物的“外部空间”这一层面,威利经历了由印度到英国、非洲、柏林,再回到印度,最终定居英国的生活,其人生轨迹构成一个轮回。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女性的关系这一“内部空间”层面,威利经历了从家庭到家庭的回归,体现了获得幸福的不易。可以说,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在实践“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一根本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童年时代跨文化熏陶,为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奠定了文化底蕴。青年时代跨文化教育,让奈保尔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和文化归属困惑,这是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的动因。中、老年时代跨文化旅行写作促使奈保尔不断地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寻找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和精神家园。奈保尔是后殖民时代典型的飞散作家。  相似文献   

8.
金急雨 《初中生》2002,(9):44-45
正当各界注目于美国对阿富汗的攻击行动以及“9·11恐怖事件”满一个月之际,北京时间2001年10月11日晚间,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籍印度裔特里尼达和多巴哥作家V.S.奈保尔(V.S.Naipaul)。奈保尔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里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家庭。18岁时,他以奖学金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服务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奈保尔1957年以小说《神秘按摩师》开始写作生涯,此作即获得该年的“莱思纪念奖”。此后奈保尔开始稳定的小说创作,作品包括《神秘按摩师》《毕斯华士先生的屋子》《黑暗地带》《模仿人》《身在自由邦》《游击队》《抵达之谜》以及《世界之道》等。他的作品获奖无数,包括“毛姆小说奖”“霍桑登奖”“史密斯奖”等,1971年更赢得了英国最具声望的“布克奖”。他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推崇的英语作家之一,《纽约时报》书评宣称:“他是世界作家、语言大师、眼光独到的小说奇才。”奈保尔有着印度婆罗门的血统,出生于英属殖民地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却生活在英国,用英语写作。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是在后殖民文化、印度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冲突和交织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特殊背景使他更多关注先进与落后文化的差异,作品有深刻的批判性质。从某个角度可以说他是世界性的、流浪的、没有特别的根的作家。英国方面在对奈保尔获得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中说:“奈保尔的作品中经常描写的是后殖民时期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面貌,其中流露出其无法认同其祖国印度与英国的挣扎……”  相似文献   

9.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小说家维·苏·奈保尔通过印度三部曲作品的完成,实现了从"西方人"到"陌生人",再到接纳宽容之人的身份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其叙事策略辩证运动的过程;同时,他作为英国文化的"养子",离不开"宗主国"的物质依附,本质上只能仍是西方社会的代言人,因此也没有认识到印度的贫穷根源正是由于第一世界国家百年来的长期剥削和掠夺,落后的经济基础也势必造成了上层建筑的巨大反差,这一切带有东方主义色彩.总之,印度三部曲既反映了奈保尔的历史局限性,又逐步展示了他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0.
奈保尔的多元文化背景导致了他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既能进入主流文化,也能进入非主流文化,却又游离于两者之外,不认同其中任何一种。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边缘性,奈保尔相应地采取了“既依赖又反抗”的边缘性策略,形成了特立尼达“拼凑”文化的“流散者”、印度“生母”文化的“海外游子”、英国“养母”文化的“外来者”、非洲及其它“兄弟”文化的“陌生人”形象。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平台     
英国作家奈保尔获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印裔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奈保尔祖籍印度,1932年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群岛,18岁获政府的奖学金赴英国留学。1953年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定居英国。奈保尔是英语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中,一个具有双重移民背景的叙事人"我"从特立尼达踏上寻求自己文化家园的旅程。在经历了现实与理想的一系列碰撞之后,"我"的主体意识慢慢觉醒,逐渐从一个被殖民教育异化了的人回归自我,并最终使自己获得了自觉的流散视角,从而在异域性当中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在超民族的维度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印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无根”的“文学旅人”,独特而复杂的文化身份使他得以站在“边缘”冷眼透视“中心”的图景,又能从“中心”批判性地审视“边缘”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生存状态。本文以奈保尔的两部作品为例,去感受作家根基丧失、归属不定的虚无感以及对祖国印度严重颓败停滞的精神状态的失落感。  相似文献   

14.
朱亚梅 《海外英语》2013,(21):250-251
英国印度裔作家维·苏·奈保尔晚期的代表作《浮生》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以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形式揭露了后殖民时代的印度依然存在着代表严格阶级体制的种姓制度如何在教育、婚姻和职业方面暴露它的迂腐,成为影响印度社会进步的桎酷。奈保尔透过威力父子的视角为读者再现了种姓制度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文化渗透是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典型殖民手段。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一旦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该民族也会随之失去其独立性。前宗主国虽停止了对殖民地军事上的直接占领,但在文化上仍对其进行着殖民渗透。因此,殖民统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殖民意识的终结。《河湾》中奈保尔笔下的非洲人民翻身作了本土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印度移民作家奈保尔的生存境遇和文化归属的两重性背景,决定了他在表现殖民地人的边缘生活状态、表达自己作为移民独特的心灵感受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学体裁形式的革新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文体风格"四不象"文体.他的作品大部分都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体,经常混杂着小说、纪实文学、传记、游记、散文、随笔、历史记录、杂论、政论等文体因素,很难说清楚哪种文体因素占主导,奈保尔自己有时也难以对自己的创作体裁详细区分,而把它们划分为小说与非小说两类.  相似文献   

17.
奈保尔具有批判殖民主义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流露出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默认。在作品中表现为反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因素与作者矛盾的后殖民意识。奈保尔以一名知识分子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共同塑造了他这个矛盾复合体。  相似文献   

18.
维·苏·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整个文学创作呈现出后殖民时代的独特文化景观.奈保尔本人既是后殖民时代的生存者,又是书写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既独特又典型的文化品格.奈保尔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个案能较为突出地反映后殖民时代移民群体的生存共性.  相似文献   

19.
后殖民主义语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流散意识和流散文学,深刻地反映了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精神家园游离失所的状态。将印度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可对流散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本质认识。游走在边缘的流散学者的发展趋势,必将在同样的深度上拥抱和理解其母国文化和相对的他者文化,超越二者的差异和歧见,在相互碰撞的文化和价值中找到共性,这正是全球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韩艳  黄健人 《文教资料》2006,(20):89-90
在《河湾》中,奈保尔通过描写一个刚刚脱离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对前宗主国的盲目模仿,揭示了该国独立后仍不能摆脱困境的原因。奈保尔认为,不切实际的殖民模仿并不能实现对宗主国统治的彻底颠覆,而只能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本文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探讨《河湾》的殖民模仿主题,肯定了奈保尔非洲要由非洲人统治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