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语感的定义,各家说法不尽一致,诸如:"语感是对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语感,则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林巧莹 《语文天地》2012,(24):27-28
教师可以将语言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培养语感,促进语言技能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是言语经验,是个体在生活中进行言语活动的产物。培养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早在汉代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学语文,就是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要引导学生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要培养他们的语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什么是语感?语感指的就是学生一看到文字,就有一种语言直觉性,能有一种感知语言、领悟语言的能力。拥有好语感的学生在学语言、用语言时,对语言会有着正确、丰富、独特的感受。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以"读"为本,积淀语"情";以"品"为主,积淀语"素";以"背"为梁,积淀语库;以"境"为托,积淀语感。在语文教学中,依托这"四重"积淀,重重深入,赋予语言美的韵律!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应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深厚经验色彩的比  相似文献   

5.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吕叔湘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我们学习母语的基本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语感"是人的内在机能,它是一种发生在语言的主体和语言材料之间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语感"即人类对语言的感觉,是一种语言修养,是人类在长期的语言规范使用和感受过程中习得的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迅速直接的感悟语言的能力。现代普遍认为,"语感"属于语言心理学的范畴,是一种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的了  相似文献   

6.
正语感是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形成的一种敏锐的感受、理解、领悟和把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意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力、表达力以及鉴赏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玉清 《考试周刊》2014,(31):57-57
<正>写作者除了要有思想素养、生活素养、知识素养之外,还要有语感素养。夏丏尊、叶圣陶在《文心》中说:"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核心。"语感是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中对语言直接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能力。一、语感是写作知识化为写作能力的中介写作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要经过实践将其转  相似文献   

8.
耿跃红 《考试周刊》2013,(37):101-101
<正>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感应",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觉上的理解。语感是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语言感知能力呢?一、把语感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想要获得良好的语感,主要的和首要的途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如何培养语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培养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教学中加强语感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下,针对课标提出的语感培养总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着重从五个方面着手训练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1.
究竟何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和领悟力,简言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强调:"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1]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2]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语感的途径有很多种,朗读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把学生语感的培养上升到一个高度,在教学中突出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以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强化语言实践和加强写作锻炼这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途径,以最大限度彰显语文课堂魅力,让  相似文献   

13.
曾爱明 《成才之路》2014,(35):91-91
正语感在语文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并致力于研究,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需要学生在读、写、听、说训练中培养。叶圣陶对语感作了描述:"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丏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感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  相似文献   

14.
<正>语感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是在不断地积累语言经验,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丰富生活积累,自觉唤起联想、想象,并进行情感体验的。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强化语感训练"这一思想,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感受与鉴赏"中强调"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第一条特别强调"应该继续关注学  相似文献   

15.
谈"教师口语"课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盼 《教育与职业》2008,(17):104-105
语感指的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与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的培养在高校"教师口语"课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感的训练与培养要重点抓住四个环节:发音训练、听力训练、朗读训练、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能力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的关键。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逐渐养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引导,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一、书声琅琅———把握语感的脉搏(一)融情范读,熏陶语感在范读课文阶段,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熏陶语感"的作用。教师在范读时,倘能够动情、入境,用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经验直接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准确、鲜明的感知,甚至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学生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从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复杂的心理因素,它既包含直觉的"意会",也包括语言阐释的"言传".所谓语感训练,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正误感、语气感、节奏感、美丑感、层次感等方面的训练,语感依存于听、说、读、写活动中,它能帮助我们通过语言的直观形式迅速理解语义、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语言优美、文笔清新、叙事生动的文章,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绝佳材料。这些语言典范、语感因素强的课文,适合学生品读、体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语感教学中惯常使用的朗读、品味、补充等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尚需提出不少应该注意的地方。一、克服"一读了之"的现象,在读思结合中揣摩语言精髓教育专家认为:"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一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接触、感受  相似文献   

19.
谭雪 《新疆教育》2012,(5):138-138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那么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和训练语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两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词语分析中培养语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一种直觉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