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身立德完善自己北京五中郭树森修身立德是进行道德修养、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常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不修身,不受道德教育,不进行道德修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一个高尚的人首先要正直。它表现为:襟怀坦白、公正无...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讲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是"三观"教育的重要阶段,"计算机伦理学"教学,旨在让学生立志高远、明辨是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四个方面开展立德修身教育:以立德修身为切入点开展计算机伦理学教育,将计算机伦理学核心思想融入大学生公共基础课;从通识意义普及计算机伦理学基本素养;计算机类专业要与时俱进开展计算机伦理学教育;采用鲜活案例教学法开展修身立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修身立德和安身立命之本,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良好品质和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应有的基本素质。然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担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存在的诚信危机,笔者在深刻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构建诚信教育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温志旺 《教书育人》2012,(10):18-19
"人不信,而不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立德之根本、成事之源,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和生命线,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道德基础。"一诺千金"的佳话传颂了几千年,然而当今社会,坑蒙拐骗、弄虚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活动关涉的价值命题.《大学》对理想道德人格的追求及其塑造的逻辑进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世界.从德育的视角出发,将核心素养研究根植于中华民族明德修身的文化母体之中,在明明德的价值理想和德育次第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践逻辑互相印证的过程中,深度发掘其道德意蕴,对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体系编排与内容设置上不仅传承了原“思想道德”精髓,而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实际生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教育。那么从“治学”、 “修身”、济世”这三个方面探析该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8.
徐晓岚 《江苏教育》2023,(49):24-26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实现,有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教师应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立德修身,练好“学”字功;立能导为,握好“行”字钥;立业怀情,念好“心”字诀,成为党的教育事业的筑梦人。  相似文献   

9.
道德沉思录     
<正> 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是谓三不朽。”聪明的祖先精要地概括了人生“不朽”的内容,使我们懂得了获得永恒生命的要义,但是,这里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把修身立德作为第一要义,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了而把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看作其次? 儒家大师荀况认为,“立德”是做人的起码条件,有德无德是人区别于动物草木的唯一标志。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语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把立德放在了做人的第一位;"厚德载物","人无德不正,国无德不兴",这一切都说明了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缺的调控手段。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要有良好的道德来规范与维系;历史事实也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兴盛走向衰弱,无不从道德伦常开始。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德行不够,就谈不上更远的志向报复,正所谓"正己才能服人"。如何才能立德修身呢?很简单,那就要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历史溯源看,"立德树人"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寻根、继承和弘扬;从实践反思看,"立德树人"是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自觉扬弃,"立德树人"重塑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的人才培养基本逻辑,是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及其在信息时代人文价值更加彰显;从价值引领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当前,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和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研究生导师的思政建设尚不能满足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研究生导师队伍中还存在政治失范、规则失范、德法失范、诚信失范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这表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思政建设极为重要、刻不容缓.为此,应同时从基础、动力、保障三方面入手,加强研究生导师自身的修身立德,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模范引领,并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政治站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包括文明礼貌在内的高素质跨世纪一代新人,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这既是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21世纪急切的呼唤,而修身立德则是当代青年的立身之本.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近年来,我校青年学生围绕“建‘八无’校园,做文明学生”这一主题,开展了修身自律活动,在师生中引起了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身处跨世纪前夜的当代师范生,思维的兴奋点何以落到修身上?他们的回答是:“祖国21世纪的宏图大业正等待我们去实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已落在我们两肩,大任降身当修身立德以承担.”  相似文献   

14.
1.精诚立德,增强感召力 在儒家传统理念中,"王道政治"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执政者必须"立德",才能"内圣外王"。这里的"德",对于执政党来说,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政治标准与社会道德标准的统一体,是增强政党感召力、凝聚力的一种道德力量。作为后勤党组织,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立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学生以“学而优则仕”、“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目标。可见传统教育首先注重“修身”、“立德”,进而“立功”、“立言”为政治服务。传统教育在统治者“暴力”与“愚民”专制统治下,只能培养出一邦“极容易做奴隶,而且做了奴隶之后,还十分的喜欢”的愚弱的国民来。于是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慨叹“三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不外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协同努力。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做人的教育,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且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认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这就是要培养年轻一代具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的高贵品质,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顾明远 《辅导员》2014,(15):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协同努力。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做人的教育,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且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认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这就是要培养年轻一代具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的高贵品质,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吴孝毅 《新教师》2019,(10):15-16
能满足合理需求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我们把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从合理的需求切入,了解需求,引导需求,激发需求,满足需求,应需而教、应需而导、应需而治,为其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简称为"应需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崇文尚武,立德修身"这一校训做文章,构建"崇文""尚武""立德""修身"四大板块"应需课程"。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正确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高校教师自身提高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社会进步,培养人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职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准则,要做到恪守本分、修身立德、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德育》2020,(3):F0003-F0003
广州市番禺区桥兴中学始建于2006年9月,现有教学班31个,师生1600多人,中学中高级教师63人。教师队伍专业强、素质高,拥有多位省市名师、名校长,学校环境“怡心”,设施设备先进。多年来,学校秉持“为生命立心,为成长搭桥”的办学理念和“静以修身,学以致远”的校训,以“德识兼备,可行天下”为德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