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求高职院校的办学要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否与企业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对高职生能否顺利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产生重要的影响;“校企文化互动”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新取向,实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元互动”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的现实意义入手,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了校企文化对接中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及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这种压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根据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建设内涵与现状分析,探索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策略主要是:全程对接,将企业文化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汇集到校园文化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4.
李红 《教育与职业》2012,(11):31-32
高职院校应当将校本文化、行业文化及企业文化三者有机耦合,实现“三元一体化”,以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对“三元一体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立“三元一体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的途径:校园环境与企业环境的有机对接、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的有机耦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校企文化耦合的理念.并指出校企文化实现耦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坚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校园文化的主线;构建完整严密的制度体系,以制度文化规范和引导校园文化的积淀和发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形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进而与企业文化对接,推动校企文化对接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组织机构、权利结构、人事分配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应着力构建校企密切合作的组织机构、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机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校企互动对接的文化平台以及发挥学术权力参与决策的作用,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办学与企业密不可分,企业需要人才的规格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努力方向,校企联合办学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零距离”办学、“订单式”教育、“零适应期”合作教育模式,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走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道路。本文从课程改革、制度建设、文体活动、校园环境、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校企文化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何俊 《教师》2020,(8):11-12
校企合作育人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共同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实现思政教育的对接。以“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为核心理念的“双成”企业文化,是中国人寿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保险职业学院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其优秀文化资源,融合思政工作,创建“大思政”平台,从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创新搞活思政教学,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外贸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外贸类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与外贸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必经之路,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之选。本文分析校企文化内涵与构成的异同,提出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对建设有外贸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八个对接”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创新,为在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兵  陆建军 《职教论坛》2018,(2):131-136
高职院校行企校共建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行业协会功能体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联合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利益分配不均、校企文化对接不紧密、学生职业素养不高等现象。研究联合学院人才培养有助于联合学院组织机构健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无缝对接、文化深度融合等,从而实现联合学院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要求明确提出,要在职业技术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施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文化育人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因此,怎样通过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缩短大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期,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促进校企协同发展,就成为了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学院、学生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分析了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并探索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并从具体可操作的角度提出了实现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在政府政策、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社会主流舆论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各自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搭建对接平台、保障机制创新、提高双师素质等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与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吸引企业共同参与高职学生培养,实现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己逐渐得到学校、企业及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充分开展,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绝大部分环节都要求企业的参与。如何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利用行业资源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各个高职院校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尝试,为其他院校利用企业文化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打造渗透企业文化内涵的特色校园文化,更有利于高职为企业培养人才,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要全方位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积极开展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积极作用,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8.
“三层对接”办学模式,是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以“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实施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社会服务、师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力求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适应产业结构新体系的高技能型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现校企全面对接,发挥好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功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是培养新型高技能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如何对接融合,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未来企业的要求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校企文化对接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校企结合的校园文化构建模式及融合对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