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佚名 《科技文萃》2004,(11):174-176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深刻变革,被称之为"新军事变革".这场新军事变革兴起的主要背景,一是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仍时起时伏;二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思想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军队建设及编制体制的调整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场新军事变革具有划时代的特征,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新形势的出现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变革,GPS和因特网等高新技术纷纷被应用于常规战争之中。随后,军队编制、指挥控制和作战方法等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中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先进理论的引导作用,加紧军事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在军队指挥方面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形势予以调整。同时,应加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1945年9月2日,日本的投降标志着长达6年的二战结束了。但是,也许当时沉浸在打败法西斯胜利喜悦中的人们并未认识到二战带来的另一后果:旧的国际政治格局在战争中也被打破了,美苏的崛起和欧洲的衰落成为其突出的表现。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中,美苏的冷战对抗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力量。而作为冷战起点和重点的欧洲,在百废待兴战后重建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国家关系等等方面,则受到了冷战的强烈影响,以至于伴随冷战的兴起出现了激烈的分化组合,形成了两个欧洲的对立。这一格局又几乎存在和影响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之久。因此,对这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自二战结束后不久开始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是战后世界历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其影响是如此巨大与深远,以至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阶段一般也被称为“冷战时期”。对冷战的研究虽然早已出现,但是专门以冷战作为研究对象的冷战史研究却刚刚兴起,而且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学科,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美苏在东北亚组建了对抗性的军事集团。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军事同盟不仅没有解散反而有所加强。本文试图通过冷战同盟安全模式来探究东北亚军事同盟的缘起,过程及影响,以此来论证现存冷战性军事同盟是东北亚合作安全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私营幼儿园是由私人或私人团体自筹经费主办、经营、管理的幼儿园,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私营幼儿园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但是,遍地开花的私营幼儿园良莠不齐,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和热点。私营幼儿园设置方面存在种种问题,严重阻碍了私营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私营企业主是我国迅速兴起和发展的一个群体.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以温州私营企业主的特征为实证分析个案,从私营企业主的所有权性质、劳动和收入的特点、与雇工的关系以及私营企业主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联系等角度对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军事政治关系的系统研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的。冷战时期是其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主题基本确定下来。冷战后军事政治关系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国对军事政治关系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则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9.
实现未来     
实现未来陈珍成,王璋琦由于冷战的结束,其他一些经济强国与科学强国的兴起,以及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以满足社会需求,决策者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关注社会与经济,而较少集中在可能的军事斗争方面。在未来十年以及尔后,美国将面对紧要的公众政策问题,这...  相似文献   

10.
公众外交是美国政府对外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其发展历程几经波折,冷战后曾一度丧失地位,近年又重新兴起。本文阐述了美国公众外交的含义,重点阐明其在“9·11”事件后的重新兴起,并对其兴起的原因与背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民本思想是《孙子兵法》重要的思想内核。孙子认为,人心是根本的战争力量,人心向背的关键取决于政权性质和战争性质,"令民与上同意"才能赢得战争胜利。这些思想在当今打赢战争、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争夺民心成为当代战争较量的焦点,这就启示我们,要善于针对民众的特点,争取民心;要强化对人民的教育,加强与敌对势力对民心的争夺;人民军队要以人民为靠山,打胜仗。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孙子的事迹得到丰富,军事才能受到推崇;《孙子兵法》的文本几经整理,为后世《孙子兵法》的传本提供依据;《孙子兵法》的言论被广泛征引,成为秦汉学者阐释军事思想、评价军事人物和提出军事策略的依据;《孙子兵法》的思想在战争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些方面体现出秦汉时期孙子学的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孙子学的发轫时期。  相似文献   

13.
军备控制 ,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之一 ,是对军备发展水平的限制 ,它以维持军事稳定与平衡为原则 ,是对军备竞赛的一种管理与安排 ,也可被看作是走向最终全面裁军的一个步骤。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军备控制的历史、原理及作用 ,阐述了后冷战时期军备控制面临的困境及功能性演变 ,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并探讨了军备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国殇》不是祭祀人鬼或人神的祭祀诗,而是一篇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是为悼念和歌颂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而作的诗歌,是楚辞中的一篇兵学文献,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战争状况,对研究先秦时期的战争样式、作战方式、兵种构成、武器贸易、征兵制度以及《孙子兵法》的成书研究,都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研究古代兵学文化与军事制度不可多得的文献。  相似文献   

15.
和平发展战略与中国安全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安全领域,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重心所在。冷战结束后,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凸显及其巨大破坏力,直接冲击了以国家作为主要甚至惟一安全主体的传统安全理论,使长期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的国家安全观扩展成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人类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观。中国倡导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开创了建立在相互信任、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合作协商来实现相互安全的新安全模式。而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rose to fame and fortune during the Cold War, when both student enrollments and funded research shot upward. Prior to World War II,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howed little interest in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d little support. The war spurred a large investment in defence‐base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old War expanded federal investment exponentially. Unlike a hot war, the Cold War offered an extended period of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public subsidy for expanding student enrollments. The result was the golden age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The good times continued for about 30 years and then began to go bad. The decline was trigge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decline in the perceived Soviet threat and a taxpayer revolt against high public spending; both trends culminating with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in 1989. With no money and no enemy, the Cold War university fell as quickly as it arose. Instead of seeing the Cold War university as the norm, we need to think of it as the exception. What we are experiencing now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 a regression to the mean, in which, over the long haul, Americans have understood higher education to be a distinctly private good.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冷战期间的两大热点柏林和古巴来分析两个超级大国产生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双方在处理危机中的态度,旨在说明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都力图避免冲突乃至战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亚是世界政治舞台上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地区。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把军事触角向该地区伸展,在"合作反恐"的旗号掩护下,美国军队开始在中亚地区部署。美国在中亚地区部署军事力量有多重企图,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霸权地位。美国在中亚的野心和军事存在不可避免地对他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中美两国在处理两国关系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从未长久地停顿过,迄今为止的战争,就其军事形态而言,都是绝对战争,进入21世纪,绝对战争正日益为可控性战争所代替,其根本原因在于战争手段的巨大破坏性制约了战争目的的无限性;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制约了绝对战争的爆发与升级;战争的高消耗制约了战争的规模与强度。战争控制包括军备控制、危机控制、冲突控制和局部战争控制诸环节,就战争要素而言,战争控制涉及战争目的、战争手段、战争对象、战争方法、战争时间与战争空间因素的全面控制与全程控制,《孙子兵法》是战争控制的艺术杰作。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走出安全困境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在经历了亚太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相反,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抬头,以及美国的世界战略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对立,客观上造成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面临重组的局面。构筑东北亚安全新秩序,加强各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有关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所在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