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新闻文体特征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微博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微博突出的技术特点和微博主的心理诉求使微博新闻呈现出突出的五大文体特征,这些文体特征既给微博新闻带来了新鲜活力.又令微博新闻面临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
以“@人民日报”为主的中央级传统媒体已经在微博这个社交平台上迅猛崛起,无论是粉丝数量,还是影响力、公信力,微博“国家队”都已经成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自己应有的强力声音.分析“@人民日报”微博的形成过程与运营管理经验,从中可以找到传统主流媒体在社交化平台上转型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沈阳  罗婷 《新闻战线》2013,(8):28-30
人民日报将法人微博作为"增量",除了在微博上推广人民日报等母媒的新闻外,还发布突发新闻和评论。@人民日报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传统媒体在微博舆论场中的运营标杆。2013年7月,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上,位列前五位的传统媒体微博分别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和@广州日报。通过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央视新闻”微博,从2012年11月1日在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至今,一直在新浪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稳居前三位.以微博为先导的新媒体成为中央电视台在传统电视、国际视通对外发稿平台之外的第三个发稿平台.“@央视新闻”作为台网融合的新媒体先锋,其采编制度、实现方式与管理运行办法,成为电视媒体实现社交化转型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5.
马静 《东南传播》2016,(2):93-95
自2009年以来,政务微博以传播消息的快速性、丰富性和贴近性等特性迅速发酵,并在信息传播、问政于民、形象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对话理论的视角来看,官微的内容发布仅是单方面的符号展示,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沟通。本文以@西安发布为例,@西安发布在2015年9月的微博影响力报告中成为陕西影响力最大的政务微博,在微博的运营上属于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对其信息传播、问题导向、公众参与、解决措施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西安发布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成功对其他政务微博的借鉴意义,使政务微博能够不断发展,成为真正解民忧的有效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6.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电视新闻栏目要适应新形势,在新业态上有新作为。本文以安庆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天天直播》栏目和媒体微博@安庆天天直播为例,阐述了新闻规律和互联网思维在媒体微博运行中的遵循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陈思 《东南传播》2013,(8):86-87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微博新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作为网络新闻的新兴体裁,微博新闻的传播更为迅速、广泛,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微博假新闻大大损害了这一新兴媒体的公信力。本文从微博新闻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微博假新闻的成因和危害,对规避微博假新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务类信息、政务类信息、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四类,这些信息具有利益相关性、信息形象性、话题争议性、信息实用性和符合新闻价值要求等特征。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不能把评论量和转发量的高低作为唯一依据,而应该综合考虑权责标准、效益标准和受众关注三个因素。本文以"@北京发布"为个案,探讨政务微博传播的内容特征和发布标准。  相似文献   

9.
刘华 《中国博物馆》2014,(3):97-106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型的网络媒体——微博具有方便及时、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是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浪微博为例,对当前新浪微博中博物馆微博的数量、类别、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应用微博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具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博物馆微博在自身运营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巨大优势和潜能,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微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慧 《新闻传播》2014,(3):266-267
相关调查表明,截止2013年,我国微博用户已超三亿。微博的兴起与发展,日益成为了大众自身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它打破了我国传统媒体当中的各种壁垒,迅速成为当前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本文将基于媒介融合模式之下,探索微博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旨在不断完善现行传播体系,优化新闻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杨黎 《大观周刊》2012,(18):127-128
随着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博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新闻事件借助微博传播也越发迅速。本文研究了在微博实名制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希望能对新闻的传播方式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2.
"获取新闻资讯,大家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初次听到这句话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不少细心的观众朋友也肯定注意到《新闻联播》多少年来为改变的结束语"各位观众,今天的新闻联播节目播送完了,感谢收看,再见。"后,加上了"关注@央视新闻微博"这样一句,令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到来,新闻话语表达依据所处微平台而发生变化,人民日报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典型报刊,凭借其党报身份的影响力,受众庞大多样,在微博新闻的话语表达中具典范性和标杆性。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为例,从受众的中心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互动性、受众的人文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亲切化、受众的休闲化意识与话语表达的简洁性三个方面来阐释。  相似文献   

14.
宋晨宇 《今传媒》2011,(12):86-87
微博因平民化、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为了做好微博的舆论引导工作,社会管理部门需要时刻掌握微博的舆情动向,及时公布网民关注的信息,以意见领袖设置议程,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12,(1):34
主持人小甘:诸位童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新闻实践》杂志推出官方微博啦!近日《新闻实践》同步开通新浪官方微博@新闻实践(http://weibo.com/u/2557384500)、腾讯官方微博@新闻实践(http://t.qq.com/xwsj8531)。今后,诸童鞋想了解杂志每期的重点内容,"关注"@新闻实践就可以快速浏览;想知道杂志新一期的精彩预告,"粉"一下@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6.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如何利用媒体微博在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以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案例,研究"@央视新闻"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微博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对风险、引导舆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晓敏 《东南传播》2014,(9):107-109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之间成功互动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分析法考察"@人民日报"成功的原因,探讨其对党报微博之路的启示,最后,在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关照下,对我国党报官方微博未来的生存路径进行探究,党报微博要办得成功,可以从注重报纸和微博的互补性、亲民表达、找准舆论兴奋点以及加强互动性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实现了两大类信息的传播——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传播.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重要传播工具,其有效使用是有规则、讲规律的.从微博传播致效的三个关键词——规则改变、系统协同、构建信任,我们可以准确把握住微博有效传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浪微博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征吸引了广大用户的使用,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之一,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空间。目前,微博是国内最重要的获取和讨论娱乐明星信息的平台,也是粉丝与娱乐明星零距离互动的最佳平台,如何有效利用微博的巨大用户数和明星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的作用,合理实行广告投放策略,是微博拓展其商业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当前新浪微博明星代言广告的策略,深化对微博明星代言广告的认识,以为微博明星代言广告的策划和执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主张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2010年,微博用户呈爆发式增长,成为最具人气的微博产品,这一年被定义为微博元年。而在2013年,微博发展出现转折,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出现大幅下降。目前微博用户流失、活跃度下降仍是严峻的问题。因此,如何了解用户的行为,发现核心用户,维持用户忠诚度,保持用户活跃度是微博未来发展及各运营账号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