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代际阅读推广的概念与社会价值的深入挖掘,探索当代图书馆开展代际阅读推广的基本路径,尝试提出建立完善代际阅读推广的法制安排、组织形态与激励机制,营建支持代际阅读推广活动的适宜场所或空间,开发支持代际阅读推广的开放智能传媒平台,创建支持学校、社区和家庭代际阅读推广的微服务社会网格,联结整合社会力量在更大范围实施常态化代际阅读推广,精心设计代际阅读推广特色服务项目,策划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代际阅读推广常规活动,重点提升老年和青少年的核心信息素养等若干较为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技术变革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家庭的交流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家庭权力关系。本文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出发,对微博话题"与父母的聊天记录"的50个样本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高低语境是代际沟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自下而上的文化反哺是弥补沟通障碍的措施,而权力转移则是线上代际沟通模式对家庭权力秩序的重构,家庭权力秩序的重构也直指现代家庭伦理的新困惑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亚辉  郭智敏 《新闻知识》2023,(6):20-26+93-94
社交媒体场域中的代际冲突成为家庭传播研究中日益重要的面向。基于个体化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微信催婚源于亲代对子代“逆社会时钟”的焦虑,子代会通过协商、争吵等冲突性话语,以及“数字隐身”和线上“CP表演”等媒介行为进行反催婚抵抗。数字化的代际冲突让离乡青年在婚恋问题和家庭关系中实现了“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化生存,但也面临着家庭孝慈关系瓦解和“近乡情怯”的个体化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指导,聚焦大学生的微信家庭群使用情况,对20名大学生展开质性访谈,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家庭微信群塑造线上代际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信息、情感、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传播动机,从家庭内部剖析弥合"数字代沟"的协商式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业合作化运动不仅对农村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推动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本文选取山西省保德县为中心,从家庭生活、生育行为和社会保障等三个方面的变革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业合作化与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作了一定分析,认为建国以来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推进的,因而超越了当时农村整体社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政策与传统农村社会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代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代际关系问题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将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社会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代际关系问题,在现代社会开始凸现起来,在特定的时候还变得十分尖锐。这不仅表现在因现代性而致的环境和资  相似文献   

7.
黄钿  杨莉明 《新闻知识》2023,(11):41-51+94
数字代沟是数字鸿沟在代际层面的体现。本文以短视频App为“数字代沟”研究视角的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青年和中老年群体在短视频接入、使用和素养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此了解短视频的数字代沟特点及成因,从而探究数字代沟的弥合路径。研究发现,青年与中老年受访者在短视频App的接入、使用与素养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地域、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人口特征变量是影响“数字代沟”的重要因素,而家庭代际关系对“素养沟”影响更加明显。用户获取信息不对称、新媒体素养缺位及平台适老化程度不足等,是形成“数字代沟”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间的“数字反哺”有助于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综合媒体与社会力量则能从更长远的角度实现数字代沟的弥合。  相似文献   

8.
丁世忠 《新闻爱好者》2011,(22):154-155
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许多小说,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描写,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变革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说明很多人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都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阵痛。在他们所面临的矛盾与痛苦的抉择中,也蕴涵着作者对代际伦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1):47-53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352个中学生家庭中的704位亲代、子代的问卷调查和33对学生及其家长的深度访谈,呈现了手机媒介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图景:在第一道"数字代沟"("接入沟")上,中学生与家长并无显著的代际差异;在第二道"数字代沟"("使用沟")上,亲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代际差异,这种差异不受居住地和家长职业、收入的影响,却受到亲子双方的年龄、性别、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学校属性因素的影响。"数字代沟"引发的"文化反哺"现象,却不受亲子双方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孩子学校属性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因素的影响,成为中学生家庭的一种普遍存在,由此引发家庭权力关系从单向权威向双向权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能使代际关系和谐,家庭稳固,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道德的修养,同时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丁世忠 《新闻爱好者》2011,(11):154-155
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许多小说,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描写.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变革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说明很多人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都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阵痛。在他们所面临的矛盾与痛苦的抉择中,也蕴涵着作者对代际伦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及代际冲突日益加重,公共图书馆探索促进代际融合的多元路径成为落实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分析国外公共图书馆代际融合服务实践,指出其注重开展多元化的代际项目、强调代际双方共学共享、密切关联社区、重视为低龄儿童及特殊群体提供代际融合服务等特征,进而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树立促进代际融合服务理念、推进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展多元主题的代际服务项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代际服务模式等策略推进代际融合服务实践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安·泰勒的作品《思家小馆的晚餐》讲述了一个因父亲出走而变得支离破碎的家庭的故事.作品刻画了家庭中父母、子女生动的人物群像,探讨了婚姻生活、代际冲突等家庭问题,引人深思.译文突出了文本语言的细腻感和真实性,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力量,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城镇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农村家庭逐渐向城市迁移,家庭中的伦理和家国关系编织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代电视剧反映出这种欣欣向荣的社会现象,所以讨论关于家庭文明和道德的电视剧顺势而生。这些题材电视剧都寓意作者对我国当下文化的思索。这种电视剧的流行和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同时对中国社会的家庭关系有很大的反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雅莉 《新闻界》2013,(15):10-14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宗教信仰自由的背景下,西方宗教逐渐渗透到乡村人们生活和农村治理工作之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传播现象。本文基于传播学的视角,采取深度访谈、实地观察、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X村的农村教会的传播活动进行案例研究,旨在分析在宗教力量较强的农村社会,西方宗教在中国农村的纵向传播路径。本文认为,在农村"熟人社会"中,教会基于"宽容性"传播之道,通过家庭影响(代际传承、家长同化、婚姻纽带)以及宗族皈依两种传播方式,起到了维持信仰的长期稳定,同时保持宗教信仰纵向传承的作用,但对于外围社会,西方宗教的外来性和后入性使得其传播效果始终有所局限。  相似文献   

16.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社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在阐述家庭档案与家教、家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家庭档案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聚焦重点群体,提升家庭档案管理意识和能力;凝聚专业力量,完善家庭档案服务体系;强化政策引领,提高家庭档案建设管理质量;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家庭文化成果共享等系列举措,以助力家庭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包含着决定社会性质的基因。家庭伦理、家庭文化,深刻地反映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在家庭中,我们能看到人们最根本的需求和愿望,看到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也正是在家庭这个小小世界里,个人与集体、人性与传统、保守与变革之间的冲突最微妙、最富有戏剧性,也最具有感情色彩。正因为如此,家庭的状况历来是社会的本质、问题、危机和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的现代化浪潮,激起了全球性的家庭巨变。中国家庭在改革开放之后,也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而走向变革的高潮。那么,家庭在变革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在向何处发展?未来家庭将是什么样子?这些都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透过家庭在变革中剧烈震荡的各种现象,去揭示它的本质,揭示这场家庭变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史冬冬  米湘月 《东南传播》2021,(10):121-126
在媒介化理论视角下,数字技术使家庭传播遵循一定的媒介逻辑,媒介作为行动者与家庭主体进行动态的相互作用,在数字化的代际沟通与反哺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到微信媒介化的中国家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微信在Meyrowitz提出的媒介三重隐喻维度对家庭传播产生影响.首先,微信作为渠道,在代际沟通中生成分裂与弥合的张力;其次,微信作为语言,表情包以流行文化的方式重塑家庭代际沟通,消解了家庭的传统权威结构,微信赋予年轻子代话语权,亲代与祖代在数字语言使用中呈现"延伸""替代""融合""适应"的趋势;最后,微信作为文化环境,使家庭亲子关系的纵轴重心位移,增强了家庭的情感沟通,微信与流行文化的关联也蕴涵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商业正悄然渗入家庭传播场域.  相似文献   

20.
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出发点,考察代际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是如何在权力制衡下完成节目生产实践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生产受制于内外多重力量,权力主体代表各自场域进行资本争夺,从叙事逻辑、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等方面影响着代际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在博弈与互动中形塑节目的实践逻辑,但节目的生产实践仍有其独立性和创新性.将代际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纳入社会语境,可以窥见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本质——节目不仅是大众的娱乐体验之源,更发挥着传递主流价值观、实现深层次的情感满足和身份认同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