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评论是党报的舆论利器。本文着眼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着力探究法治进程与党报评论创新的关系,系统性论述了依法立言是党报评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依法执论是党报评论创新的必要路径,得出了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进步是党报评论战斗力时代性体现和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党报要在新的舆论格局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要有所坚持,更要有所创新.从2009年1月5日开始,<江西日报>进行改扩版,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江西日报>改扩版不仅在版面设置、报道内容上作了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16,(3)
全国网络宣传工作会议1月5日-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6年是网信工作的"创新年",要大力推进网络宣传工作理念、内容、手段、队伍建设等全方位创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让党的主张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为"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网络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委网信办主任韩昱岁月如金,天道酬勤。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我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网上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维护、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企业党建等各项工作。我们坚持聚焦疫情防控头等大事,服务中心大局,全力以赴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因势而动跟进网络舆论引导,为北京市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坚持利剑高悬、激浊扬清,依法从严狠抓网络生态治理,不断清朗网络空间,坚决守住守牢首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5.
党报创新的“四个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推进党报新闻宣传创新,是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的关键.今年,人民日报改版"瘦身",使这一热点问题再次升温.党报新闻宣传的创新不仅需要创新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找准启动创新的路径和关节点,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办报中、体现在版面上.笔者认为,推动党报创新首先必须抓好以下四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6.
《博尔塔拉报》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三贴近"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宣传报道中,以"创新版面编排、创新报道视角、创新副刊"为突破口,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增强了党报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受到了多方好评。创新版面编排丰富党报新闻宣传手段版面是报纸的感性外观。新闻稿件以版面为刊发形式,版面则以新闻稿件为其内容。版面作为报纸的外部形态,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有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果版面令读者生厌,读者就不愿去接受它所传播的信息;反之,读者就会乐于接受它传播的信息。在信息日益丰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受众希望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报纸的编排设计尽可能为受众提供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条例》,从从严治军、依法治档,建立完善军队档案法规体系,加强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新条例颁布施行的重要意义和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普法宣传工作的本质是法治传播。全媒体背景下信息纷繁复杂,如何规范法治传播行为、提升法治宣传水平,是当前普法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法治传播过程中,传播工作者应提升法治素养,践行“四力”要求。要在内容创作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局、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原则,依法、真实、准确报道,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与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9.
唐晓芳 《传媒》2021,(16):16-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过程中,法治日报社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同时将推进媒体融合与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紧密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发力法治宣传新平台建设、技术建构.2019年10月,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指导下,法治日报社联合汇群科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启动"法治融屏"项目建设,旨在运用现代通信、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法治融屏"智慧普法全媒体平台,面向全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0年8月,首批"法治融屏"正式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应包括档案工作、档案事业这个子系统,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下,全面推进依法治档建设。笔者以为,依法治档目标的实现,是  相似文献   

11.
《四川档案》2014,(1):14-15
<正>一、大力推进档案工作法治化1.积极推进档案立法工作。认真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积极推进《四川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立法进程,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全省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有关服务改革发展稳定、促进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做好有关档案规章制度的清理、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档案地方法规体系。2.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建立健全档案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将学法用法守法情况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内容认真落实全省档案"六五"普法规划,利用国际档案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创新开展档案普法工作,为依法治档创造良好法治氛围。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开展《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检查,重点开展民生档案工作和档案安全执法检查,坚决查处违法案件,限期整改重大安全隐患。有  相似文献   

12.
5G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纸媒必须改革创新。创新标题呈现,创新内容编排,创新版面语言。2020年湖北日报实施"洗面亮眼"版面创新工程,报纸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党报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东新闻联播》抗击"彩虹"强台风2015年10月5日的版面为例,从时政新闻如何集中优势平台和优势时段全力打造抗台风版面,以及如何多媒体联动全媒体报道台风,提高舆论引导的传播效应等方面,探讨电视新闻时政栏目在导向意识、编排意识、新媒体意识方面,做好灾难性报道。  相似文献   

14.
杨颖 《新闻传播》2004,(6):13-13,16
随着我国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推进依法治省、打造法治龙江,三年前(2001年3月5日),黑龙江电视台创办了全国省级电视台首家法制专业频道。该频道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社会为己任,积极开展法制新闻宣传,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新闻舆论工作创新作出了重要部署,他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苏州日报》近年来积极探索"两个舆论场"的融通之道,从最初的"潜意识"向主动作为转型,在内容选择、传播方式、团队管理等方面努力创新求变:以"视觉优先"的版面语言为突破口,以"让新闻站到前面来"的报道理念为选择标准,以打造有"文化责任感"的团队为抓手,用"策划、精品、创意"等关键词应对发布速度和手段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电视法制节目利用传播面广、可视性强、贴近群众等优势,承担起构建法治舆论环境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功能。它通过普法宣传匡正社会群体的行为,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它也关注中国法治改革进程,为社会的"制动系统"担当先行者的角色,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报要提升舆论引导力,关键在于增强可读性.作为一家地级市党委机关报,<台州日报>把办一张读者可读、易读、悦读的地方党报作为目标.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台州日报>适时开辟了热线新闻版面,明确版面定位,借鉴吸收都市类报纸的优秀元素,创新运作机制,提升采编效能,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使这个版面形成一定风格,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眼球,成为增强党报可读性、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块"试验田".  相似文献   

19.
自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将档案事业发展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天津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谋划,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强化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档,着力推进档案法治建设,地方档案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档案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执法监督水平不断提高,档案法治宣传教育领域不断拓展,档案依法管理扎实有效,为推进天津市档案事业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档案法治工作服务天津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0.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以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是媒体特别是报纸在日趋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报如何通过"五创"增强"三力"?湖北日报在多次改版过程中不断强化美术元素在版面编排中的运用,以更新、更美的版面形态服务新闻报道,从而更好地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