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德国作曲家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时期的端庄典雅,又有浪漫主义时期的高贵温柔,他的交响曲,室内乐,歌剧等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他生平只创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唯一一首用小调谱写的作品,其曲式结构,音乐表达风格皆值得深入推敲。本文将从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出发,探究其背后的创作背景这首乐曲艺术风格的诠释和音乐风格特征及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门德尔松一生中不断地写器乐的协奏曲,在所有的器乐协奏曲中,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0)是他的协奏曲创作中的高峰。这首作品,最能代表他一生为之奋斗所创作出来的新风格。第一乐章是快板,2/2拍,奏鸣曲式。莫扎特、贝多芬所建立的那种协奏曲的传统手法,以大段的前奏陈述主题,门德尔松在这支协奏曲里,只用了一个半小节的准备,独奏的小提琴便像早已准备好了似的,以那激情的旋律开始迫不及待地高唱起来。  相似文献   

3.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如歌的旋律、辉煌的技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音响,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如歌的旋律、辉煌的技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音响,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丹克拉(1817-1907)是法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的作品,有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练习曲、技巧练习等,其中多首小提琴主题与变奏曲很受师生欢迎。  相似文献   

6.
一、维瓦尔第与《被人鄙视的新娘》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是意大利在"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一提到他,人们通常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自然会觉得他的创作重点都是在器乐方面.可是事实上,歌剧的创作也是维瓦尔第创作的重要部分.他一生共创作了几十部歌剧,这些作品都清晰的展示了"巴洛克"时期艺术的品味和风格的特点,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如今,音乐界掀起了一股"巴洛克"的复古风,维瓦尔第的作品也就开始得到人们重视与喜爱.  相似文献   

7.
勃拉姆斯这位具有古典精神的作曲家,在浪漫主义的大环境下,他的创作追求内在情感的深刻体现,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他用质朴的风格创作了众多体裁类型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艺术歌曲、室内乐作品等。  相似文献   

8.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对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入手,从音乐的旋律性,各声部线条的层次感,演奏的节奏与速度,音乐要素的内涵四个部分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佩红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83-84,95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体现了他具有画家一样的眼力和音乐家的敏感。特别是"无词歌"这种体裁是他的首创,体现了浪漫主义对器乐音乐声乐化的追求。通过代表作品向学生们展示作曲家的创作魅力,也通过作品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钢琴演奏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费德列克·法兰西斯·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在所有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作曲家中都是最令人欣赏的作曲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初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键盘作品,其音乐地位之高可谓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首先以"夜曲"之名进行创作的是英国作曲家约翰·菲尔德,而肖邦吸取了他的夜曲创作的思路与经验,并将夜曲这一风格带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肖邦共创作二十一首夜曲,并运用了多种技巧与音乐元素,结合作曲的曲式、和声及主题旋律,本文针对肖邦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的,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勃拉姆斯式的厚重色彩,其交响性是继承了贝多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小提琴音乐的写作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将作品的演奏与作曲家的创作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门德尔松是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被后人们誉为"抒情风景画大师"。他的作品以优雅、华丽、精致为特点。《随想回旋曲》体现了门德尔松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与理性,同时又具有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幻想和随性。  相似文献   

13.
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主义早期作曲家,他首创了无词歌这种钢琴小品的体裁形式。他的作品很多,而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代表作无疑就是《无歌词》,本文介绍了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他的创作特征,论述了《无词歌》的风格特点,并选取《无词歌》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春之歌》为例,对其进行曲式分析,从而得出《无词歌》曲式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发烧天地     
每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在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创新中奋斗一生的。在巴洛克时代,独奏家是作曲家的搭档,是否能够感染独奏家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现,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给独奏者充分的机会展示技巧,注入新的理解,这在当时确是一种难得的创新,本张大碟《四季》正是这样一部丰富生动的音乐画面。创作于1725年的《四季》由12首小提琴协奏曲组  相似文献   

15.
1772年,19岁的莫扎特仅用六周时间就完成了他人生仅有的五首小提琴音乐作品,其中《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第一、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稍显稚嫩,到后面三首小提琴作品的音乐逐渐走向成熟,莫扎特也在不断创作中体现出他小提琴创作的基调与特点.本文将以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为研究主体,并对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6.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晚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的创作对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其生活和创作的年代距今较早,许多作品因未能得到妥善的保存而缺失,使得今人对于他的成就的认知多数集中于他的器乐协奏曲的创作上,而对于他在歌剧领域的成就则知之甚少.但是,不难看出维瓦尔第的歌剧创作不仅充分发挥了作曲家与生俱来的才能,还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并且对于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自18世纪末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既体现浪漫乐派的总体特征,又含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是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概括了该作品第一乐章的创作特点,并从中得出练习上的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过渡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其中《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此曲创作于1801年。因其第一乐章旋律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被后人命名为《春天》。本文以《春天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的曲式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继而从一名小提琴演奏者的角度探讨其作品中主题的多样化处理、演奏技法和与钢琴伴奏的协调配合,以期为大众进一步解读演奏该作品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肖楠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0):85-87
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不仅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首。后人将其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本文结合18世纪的历史、文化及贝多芬的创作,对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是著名作曲家陈钢继《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后又一力作,被称为《梁祝》的姊妹篇。作品鲜明的个性与整体的民族风格相互映照,是西洋乐器民族化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