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门德尔松是一名音乐界颇具成就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浪漫主义歌曲创作盛行的年代。这一时期人们都在追求一些更胜一筹的歌曲创作,这个时期的人们也是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的时代。门德尔松的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他利用有限的时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而在门德尔松的一生所发表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中,令人受益最深的是他人生后期中所创作出来的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了使得后人可以对这名优秀的作曲家有更多的了解,本文针对"探析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演奏技法"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写了很多的作品,但小提琴协奏曲仅有《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这三部。巴赫最受欢迎、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是《E大调第二协奏曲》,这首曲子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对于巴赫在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创作手法研究,以《E大调第二协奏曲》为例最为适合,该曲子可以淋淋尽致将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等一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肖楠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0):85-87
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不仅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首。后人将其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本文结合18世纪的历史、文化及贝多芬的创作,对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1772年,19岁的莫扎特仅用六周时间就完成了他人生仅有的五首小提琴音乐作品,其中《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第一、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稍显稚嫩,到后面三首小提琴作品的音乐逐渐走向成熟,莫扎特也在不断创作中体现出他小提琴创作的基调与特点.本文将以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为研究主体,并对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5.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如歌的旋律、辉煌的技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音响,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如歌的旋律、辉煌的技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音响,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正>门德尔松一生中不断地写器乐的协奏曲,在所有的器乐协奏曲中,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0)是他的协奏曲创作中的高峰。这首作品,最能代表他一生为之奋斗所创作出来的新风格。第一乐章是快板,2/2拍,奏鸣曲式。莫扎特、贝多芬所建立的那种协奏曲的传统手法,以大段的前奏陈述主题,门德尔松在这支协奏曲里,只用了一个半小节的准备,独奏的小提琴便像早已准备好了似的,以那激情的旋律开始迫不及待地高唱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过程中,小提琴的独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协奏曲至今受到广泛欢迎,与小提琴的独奏魅力是息息相关的。西贝柳斯的这首《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独奏的特点,因此本文以这部作品为例,分析了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独奏艺术。  相似文献   

9.
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自18世纪末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既体现浪漫乐派的总体特征,又含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是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概括了该作品第一乐章的创作特点,并从中得出练习上的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对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入手,从音乐的旋律性,各声部线条的层次感,演奏的节奏与速度,音乐要素的内涵四个部分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的,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勃拉姆斯式的厚重色彩,其交响性是继承了贝多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小提琴音乐的写作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将作品的演奏与作曲家的创作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时至今日,这首协奏曲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爱和追崇,而本文也就《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现代色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丹克拉(1817-1907)是法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的作品,有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练习曲、技巧练习等,其中多首小提琴主题与变奏曲很受师生欢迎。  相似文献   

14.
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几乎涵盖了钢琴音乐的所有体裁。《g小调第一首叙事曲》是肖邦以钢琴音乐的体裁命名的第一部作品,该钢琴曲情节在跌宕起伏当中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  相似文献   

15.
勃拉姆斯与贝多芬的创作都涉及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一个雄踞在世纪之初,一个傲世于世纪之末,本文主要通过对析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两首作品所表现出的音乐形象这一角度,剖析两首作品内在音乐风格和特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德沃夏克是捷克最为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受到浪漫主义时期瓦格纳、勃拉姆斯以及捷克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既巧妙地融合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又含有深厚的民族主义感情。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音乐创作晚期的一部重要的音乐作品。作品音乐气魄宏伟,形象鲜明,并且将大提琴演奏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是世界大提琴作品中技巧难度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各国大提琴家音乐会必备的演奏曲目。  相似文献   

17.
《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时布鲁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同时也在"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这部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对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调性布局做了细致的分析。在演奏技法部分,对乐曲进行了逐段分析,阐述了在联系和演奏各段时的左、右手技法以及情绪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作、织体和演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奏者可以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对曲式结构、节奏、演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的研究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演绎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其他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9.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特色的钢琴音乐家之一,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无不带着自己对祖国波兰的牵挂,在国运跌宕之间、民族兴亡之时,他通过音乐的创作来抒发自身的情感与关怀。本文所分析的肖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他在浪漫主义鼎盛的时代背景下所创作的精品,同时也是肖邦个人创作成熟的杰出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巴赫,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他擅长使用复调来诠释作品,创作了大量的高品质乐曲。《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所创作的众多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其中一共包含六首作品。每一首作品的配器都不同,极其灵活。这部作品完美的展现了巴赫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等方面的论述,来探究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