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非乐"是墨子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解"非乐"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墨家思想。"非乐"思想异于儒家的"倡乐",因而在倡导儒学的时代易被误解和冷落,但深究其内涵,结合其产生的社会状况和思想基础,便能理解"非乐"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墨子的美学思想和政治理想,并对我们的当代社会生活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2.
论"非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墨子“非乐”思想的剖析,阐述了墨子的功利主义音乐美学观,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墨子音乐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墨子的“非乐”思想是墨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非乐”思想有其合理性且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分析墨子“非乐”思想提出的背景和“非乐”理论的内容,并总结出这一拒绝美学理论的得失,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非乐”思想,对当代社会也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的辩证法阐述了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并通过其思想本质来探究这种“非乐”思想的内涵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讨论的主题是荀子对墨子思想的批评与反省,而重点则集中于"差等"与"兼爱"方面。墨子的兼爱并非不讲差等;同时,墨子兼爱所表现的"平等"也并非是一确定的理论主张。荀子以差等反对墨子兼爱之僈差等的真正用意在于墨子兼爱理论之"节用""非乐"等主张所蕴含的君臣上下在禄用享受上同劳作、共苦极的观念将导致社会治理不能落实,政治领导成为不可能,此正荀子批评墨子"不足以容辨异,悬君臣""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之密义与了义。  相似文献   

6.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贫贱,代表当时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追求以"兼相爱,交相利"为伦理基础,政治上"尚同"、"尚贤",经济上"节用""节葬""非乐",外交上"非攻"的"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完美的平民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7.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旗帜鲜明地提出“非乐”思想,在先秦美学思想中独树一帜。一般认为墨子是否定艺术,不言审美的。本文认为墨子在倡导艺术的社会功利维度的同时,也兼容了审美维度。他的美以“用”和“质”为内涵,体现了当时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从墨子“非乐”的背景、实质,及其“美”的涵义两方面论述墨子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是一个博学的思想家,他的学说融汇了先秦多家思想,其中就包括墨子的思想。文章从墨子"尚同"和"非乐"思想对韩非的影响探讨了二者之间通常被研究者忽略的承启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韩非对墨子的接受。  相似文献   

9.
墨子在救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贵义是重视治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反映了民众对社会正当行为的渴望;尚贤主张用人制度以能力为本位,尚同侧重讲按照"天志"来统一全国思想与行动,二者是治政之根本;尚力重视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节俭体现了生活用度的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在日常消费中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墨子的非乐、音乐亡国论、禁乐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墨子的音乐思想,指出了墨子音乐思想提出的动机与内容的种种矛盾及其产生原因,并简略地谈了墨子音乐思想在先秦音乐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墨子从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出发,提出“非乐”的美学主张。这种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艺术和审美对人的生命促进的积极意义,但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出发点的,从这个角度说,墨子的审美人生观有积极的一面,其美学思想也有其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非乐节用"观是墨子针对消费提出的重要理念,以此观念运用于当代女性消费,可产生正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非乐节用"对现代女性无度消费起到了批评和劝解作用,但是从女性心理健康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讲,墨子的"非乐节用"观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墨子熟悉儒家的礼乐传统典籍,对礼的态度与儒家有联系,更有明显区别。其联系在于他并不反对有益于治理社会的礼,其区别在于他主张节礼。他在反思西周礼乐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非乐""节葬"等主张在内的节礼思想。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春秋时期,儒墨两家同样出于现实关怀而反思礼,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儒家力主"克己复礼",回复西周礼乐之大统;墨家则反对一切繁文缛节,主张"背周从夏",走上了"节礼"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刘扬 《文教资料》2013,(12):69-70,83
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这其中的大部分主张不仅对当时社会及人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创建优秀的大学文化具有借鉴价值。由墨子思想中汲取智慧以创建平等兼爱、实践求知、缜思善辩的大学文化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科学务实的精神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墨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十论"中,其中"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它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民本思想对当代社会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执政为民、兴利爱民、崇尚科学与反战维和等四个方面,它们也是实现民本的四个保障——政治保障、经济保障、动力保障和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6.
墨家学说为先秦之"显学",富有独创精神,在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墨子的"十论"思想体系做了综合分析,认为墨子从平等观出发,在人际交往原则中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在政治思想中主张"非攻"、"尚同"、"尚贤",在经济思想中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从而论证了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平等观.  相似文献   

17.
<正> 墨子从他的政治主张出发,根据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总结,提出了“非乐”的文艺论点。“非乐”论是他的文艺思想的集中表现。对于这个观点,我们当然不要妄加评述,科学的办法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进行分析,以便剔除糟粕,达到吸取其合理内核的目的。 为什么墨子提出“非乐”论呢 ?这在《非乐》篇中可以寻到解答。  相似文献   

18.
墨子“非乐”论文艺观的三个支柱是对“力”“强”的关注 ,“兼爱”的道德理论和“准宗教性”的社会模式 ,由其特有的思维方式 ,以及这种方式与“乐”的考察之间的内在关联 ,可得出墨子“非乐”论的实质 ,乃是基于一种政治功利性的“搁置” ,其深层意义则是因为缺乏主体性的体验所造成的偏执。  相似文献   

19.
"非乐"是墨子美学的表象而非墨子美学思想的本质内容,它是建立在"利人"与"实用"等基础条件之上的"今"时观点。墨子美学是"有用为美"的实用主义美学,是"利人为美"的人本主义美学,是"合宜为美"的辩证主义美学,其本质是建立在"有用为美"、"利人为美"、"合宜为美"基础之上的辩证统一,是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主体行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言人,他提出"中万民之利"的"公义"思想.他的这种"义"观,主张"节俭、兼爱、尚贤、非攻",反对"亏人自利"的不义行为,这无疑喊出了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的心声.与其它各家的"义"观相比,墨子思想中的"义"体现了一种不重私利,为天下人谋利的奉献精神.但由于阶级的局限和客观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墨子的"义"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