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两宋文学史》的新文学史观刍评淑贤,韶玉宋代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名家辈出,各种文体流派风格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遂使两宋文学的艺术风格构成了传统美学理论中最精妙最有生气的部分。然而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建国以来两宋文学研究长期处于沉...  相似文献   

2.
宋代添差官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现象,所谓“添差”,既是在正员之外的额外差遣。在两宋时期,对于这支特殊而又庞大的添差官队伍,两宋政府加强了对添差官簿籍申报和禄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宋人文集有的是在作家的生前编定,大多数是在作家的身后编成。编排体例,主要有分体、系年和分地编排等三种形式,从文体的分类可透视宋人的文体和文学观念。文集收录的范围,相当广泛.北宋时唯有词作不入文集,南宋时编印的文集开始收词,从文集与词集的分合可考察宋人词体文学观念的变迁。文集的印刷出版,比较自由。宋代文集的自由印卖,表明宋代文学开始走向“商品化”,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对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凡礼先生以陆游研究为治学的突破口,浸淫于宋代文学研究之中,以学术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苏轼诗集》、《苏轼文集》的点校,《三苏年谱》的编撰,硕果累累。他正向着宋代文史研究的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足可媲美秦汉、盛唐的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两宋三百年间,文士灿若群星,文坛几经巨变,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但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却很薄弱,这不只是因为研究中国文学史观的偏狭而往往显得单调,不足以重现两宋文学的绚丽光彩、而且还留下了大片空白,其中一些领域更几近荒漠。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期望有一部真正能全面深入地反映两宋文学真实面貌的断代文学史问世。由程千帆、吴新雷合著的《两宋文学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两宋断代文学史,是著者积数十年教学经验和研究心得的精心结撰之作,不仅材料宏富,且立论精审,新见迭出,充分体现出著看宽阔的视野、深厚的  相似文献   

6.
李霞 《文教资料》2006,(15):54-55
对于黄庭坚诗歌及诗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热潮,但黄庭坚的文集所以能取得如此广泛的传播,而且在宋代就已负盛名,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他的集本的编纂流传密不可分,本文将黄庭坚文集分为自编文集和他编文集,并从文集流传编纂角度出发,来考察黄庭坚的文集编纂情况。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在北宋被尊称为"今之韩愈"。由天圣起步,庆历奠基,至嘉祐辉煌,欧门趋于兴盛,古文空前繁荣,北宋的宗欧是其时文人的共识。早在徽宗时,米芾对苏轼就有"文比欧公"的赞誉。南渡以后,苏轼更成为年轻士人尊奉的耀眼明星,文坛由宗欧转向宗欧与宗苏并重。这种变化还可以从《皇宋文鉴》、《崇古文诀》、《文章轨范》等精心选文中看出。"惟宋文章,曰欧与苏",这是南宋士人的共识,表明了北宋两大文学巨匠已成为两宋士人从文学到心灵都无限向往与极力追踪的楷模,显示出南宋人对包含文学、史学、经学等研究成就在内的博大精深的欧学与苏学的倾慕。宗欧与宗苏是对欧、苏所倡导的平易自然文风的确认,也是对欧、苏推崇创作自由、倡导不同风格发展的确认。这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古文创作的繁荣,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批评形态。两宋词选的编纂甚为纷繁,但长期未被纳入词学批评之列。词选与词话同样具有批评价值。两宋词选的编纂反映了两宋时期的词学批评观念。文章试图通过两宋词选的编纂来探析两宋词学观念的审美流变。  相似文献   

9.
郑珍对韩愈研究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珍对韩愈研究的学术贡献易健贤《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韩愈”条谓:“研究著作,王鸣盛《蛾术篇》、郑珍《巢经巢文集》、俞樾《俞楼杂纂》诸书的有关条目或文章,具有学术价值.”韩愈诗文集,自其弟子李汉编《昌黎先生集》,宋人辑编《外集》后,至南宋庆元...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化与诗学丛书》之一种,李春青先生的《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一书,通过一个典型的学术个案,在文艺学学科近年来力倡的“文化诗学”,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演示。  相似文献   

11.
买地券是我国重要出土文献之一,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以四川出土两宋石刻买地券文本中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特别关注了其中《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词语及义项漏收词语,计考释“信契”“信钱”“当里”“诃禁”“周流”“营瘗”“兑穴”“旺罡”8个复音词,探究语义,揭示其文化内涵,为辞书编纂和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姚君伟文学选论》走出了一条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正确而且值得推崇的治学之路;彰显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文本”并重的本体意识;展示了作者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自觉与高度。这是一本学术性高、典范性强且必将为构建中国学术气派而作出贡献的个人学术文集。  相似文献   

13.
吕氏家族是宋代著名的官宦与学术世家,经过两宋的繁衍与播迁,他们的学术俨然与朱子抗衡,其后继者吕祖谦号称“东南三贤”之一。而奠定这个家族学术基调的就是吕希哲。从宋代以来的文献中搜求出的吕希哲《吕氏家塾记涨文可以较充分地认识吕希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莫砺锋是新中国第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他传承了“程门”学术传统,治学态度严谨,文献与理论并重。莫砺锋教授在唐宋文学研究尤其是宋代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当代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在宋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独辟蹊径,成果颇丰,成为宋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同时,莫教授心系大众,借助各种平台传播古典文学,使之获得更广泛的受众,也是当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两宋话本小说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本是两宋时期出现的白话小说,是来自民间,产生于口头文学的说话艺术,这门艺术以听众为对象,在唐代出现,两宋日益繁盛,它偏离了以“雅正”为旨归的诗文创作传统,演述古今故事,市井生活,内容世俗化,叙事口话化,谈吐市井化,它既是两宋经济,文化繁荣,各类有权有势者文化生活繁盛的产物,又是传统的史传文学与民间口传故事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两宋科举与家族文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宋科举制度对两宋家族及其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科举入仕是一个家族振兴和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而一般寒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后,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科举制度的保护和照顾,这些保护和照顾措施促进了宋代大量科宦家族的形成。两宋科举制度对家族教育目的和方式有明确的引导性,而科举内容对家族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作用,促使科宦家族向文学家族转化。但家族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和历史要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家族的文化传统、文学积淀和某些弹性措施,可以适度调节科举功利性带来的消极影响,维护文学自身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两宋以治国,其政治理念和措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继承唐朝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两宋社会保障制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制度之完善,救济范围之广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为以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本主要拟从荒政、养恤和致仕几个方面略述两宋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孔令宏教授所著《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一书,对两宋儒道二家相互影响与演进的史实进行了深入考察,对宋代儒道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方法上视角独特,新颖科学;结构上儒道互补,经纬交织;内容上突出重点,注重体系;立场上立足现实,以史为鉴,是宋代儒道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翟广顺同志的《中外德育思想研究文集》(新华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文集》),以其丰富翔实的资料及精辟独到的论述,对古今中外德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梳理,融学术性、理论性、史料性于一炉,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首先,本书学术成就体现为开放的学术观念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它以开放的观念对古今中外的德育思想史现象及其结论作了理论上的扬弃和修正。与这种开放性相一致的是《文集》的“全局视野”,这使本书具有了宏观整体性。这种全局视野的突出表现就是作者以整个世界的德育思想史领域为研究视角,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让读者通过领略这些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认识中外德育思想的全部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一个充满社会变革与反变革斗争的时代,而北宋与南宋又有很大的不同。在北宋,改革一直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南宋虽也有整军理财的举措、要求变革的呼声,但是不仅没有出现象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那样的政治变革运动,而且日趋腐败,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从宋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诸角度,剖析了原因,总结出两宋改革的特点,适当地评价了两宋改革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