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后再重新拼组,拼组后的图形面积与原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图形有()(多选题)2.能力指向物体的面积不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面积具有“守恒”这个属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对图形分割、拼组过程中,各种重叠、不规则物体面积是否守恒的判定,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属性。  相似文献   

2.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下面的不规则图形用哪种图形来估测面积比较好?()2.能力指向。为不规则图形寻找合适的测量标准。呈现同一个不规则图形的不同转化策略,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转化的直觉判断能力。3.学情分析。对城区小学44名学生进行了后测。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相似文献   

3.
竞赛活动辅导(五)立体图形程光弟(南昌市西湖区教研室)在小学数学中,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这些基本立体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本讲主要就这些基础知识作适当的延伸和扩展。训练的主要目标是:(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4.
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空间图形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能根据条件画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形。高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常以基本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球等)为依托来进行,由于这些几何体含有空间基本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那么牢牢地以它们为依托来实施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拼一拼、画一画、填一填。2.能力指向。指向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素养。空间观念素养主要表现为能够在头脑中操作、分解与组合简单图形的表象,获得新的表象。如第一、二小题把长方形、正方形拼成组合图形,第三、四题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拼组直角梯形与正方形。推理意识主要表现为前两题正向拼组和后两题逆向分割,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及它们与组合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请你将两块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草坪拼组起来。在方格图中画一画、标一标,并计算它的周长。2.能力指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图形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计算图形周长的能力。通过对两块长方形草坪不同拼组方式的呈现,打破惯性思维的同时促进对图形特征的掌握。多样的周长计算方法也能直观反映出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其特征,区分异同,初步认识它们的直观图;(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空间想象等能力及空间观念,渗透对应。分类等数学思想;(3)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司观念。教学过程:由相互联系的五个环节组成。一、迁移复习教师用幻灯呈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提问:(1)灯片中有哪些平面图形?(2)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评析:复习…  相似文献   

8.
教 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及练习七中的1~3题。教学目的:知道面和体的区别;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各3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8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3张;投影仪或电脑。学具:按教师的教具准备一套(投影仪或电脑除外)。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难点:辨认和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两种图形。教学过程:一、分学具,激兴趣1 引入。从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引入,并出示实物:长方体…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在不同的年级又有不同程度的具体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下面四种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所涉及到的几何形体 ,还应根据几何形体的不同形式、结构和作用 ,明确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经常出现几何图形的实物或图形 ,在演示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观察事物图形 ,直接认识实物、图形、形状、大小 ,培养学生直接认识几何物体的能力。如在五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中 ,从长方体、正方体角的顶点认识长方…  相似文献   

10.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注意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逐步提高对空间与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的感知能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过程,要重视初次展开正方体的教学过程,边操作边想象,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十册(六年制)第19~20页。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 ,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建立图象的表象过程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仔细观察 ,严肃认真学习等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模…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和教材简析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9~20页例1、例2及有关练习)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并掌握其特征,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主动探究等活动获取新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空间图形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能根据条件画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形.高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常以基本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球等)为依托来进行,由于这些几何体含有空间基本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那么牢牢地以它们为依托来实施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球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几何体,以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与接为背景来设计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备受青睐,据统计,在2006年全国及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有9道题涉及球的切、接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几何  相似文献   

14.
屈婷 《湖北教育》2023,(3):71-72
<正>“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探索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及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一、借助实物观察,提取直观特征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迁移平面图形的认识经验,通过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形成对长方体特征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物体的形状、结构、大小、位置关系的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基本的几何图形必须非常熟悉,能正确画图,能在头脑中分析基本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度量关系及其位置关系(从属、平行、垂直及基本的变化关系);二是能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客观事物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三是能借助图形来反映并思考用语言或式子表达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四是有熟练的识图能力,即从复杂的图形中能区分出基本图形,能分析基本图形和基本元素之间的基本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何教学就是图形教学。由此可见基础图形教学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空间想象能力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技校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数学》、《机械制图》的需要,也是以后参加生产劳动和学习高等数学的需要。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技校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具体表现技校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对空间图形的感知形成表象,再按规定在平面上画出空间图形;(2)根据对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形的感…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能认识长方体的实物 ,会看长方体的立体图 ;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特征 ,能说出长、宽、高 ;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长方体特征的认识与空间观念的培养。一、引入新课1 (投影出示)说出下列平面图形的名称。2 (出示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第2题后 ,教师剪下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 ,再用若干同样的卡片重叠起来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它的厚度 ,并提出“重叠后的图形还是不是长方形?为什么”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由于有了厚度 ,它已不是一个平面图形 ,而是一个立…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以前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和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获得有关图形特征的深刻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弄清概念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据此,制订教学目标如下:回.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培养空间观念2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23.…  相似文献   

19.
【课例说明】教学中,常听到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习题难学、难教,常听到许多教师埋怨学生不会想象。固然,这跟新教材在习题的选配上"更重视联系生活,更需要借助想象"有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习题之所以难学、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贫弱。这与许多教师教学中只重视"有形"知识(如概念、公式)的教学,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1)算一算:15×3=(2)你是怎么想的?请在方框中写一写、画一画。2.能力指向主要指向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本题的运算能力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如何算,即对算法与运算程序的正确应用;二是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即对算理的理解,表现为运算合理性。数学表达能力则体现在运用自己熟悉的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描述或解释现实问题,即能合理地用数学方式表达内心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