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感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概念,形成数学运算技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要求,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数概念教学与数的运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2.
“数概念”是指分数、负数、平均数等与“数”有密切关系的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与数有关的数学问题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感的重要载体。但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把握概念本质,以致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我们认为,教师要紧扣概念的本质,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概念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正>有关分数内容的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相应地学生学习分数相关内容时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分析其根源集中指向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因此,我们试图深入了解学生头脑中对分数认识的观念,从教材中寻找观念形成的原因,并对照《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求,从保持“数的认识”的整体性、一致性、进阶性出发,提出改进分数概念教学的建议,力图突破分数概念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1O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小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起始课。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教材的编排特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从生活现象入手.逐步抽象出“妊”初入学的学生虽然能说出身边事物的名称及数量,但对其数量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只有多少、长短、大小的初步概念,因此,应由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数”的概念。认识l-Ic各数,教材是按照直观——半抽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进行编排的,教学中就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如教学“l”时,应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有序提问进行观察。第一步,观察第一幅插图,初步感知“1…  相似文献   

5.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一、借助直观,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取的。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师应借助直观,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千以内的数和千…  相似文献   

6.
从有理数到实数,是人类对“数”的认识的一个巨大飞跃,其中无理数√2的发现功不可没.“√2有多大”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2有多大”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无理数的概念,也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概念的建构是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必备条件,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概念”教学是指小学阶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与“数”有关的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数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数”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在感悟中自主建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严程燕 《云南教育》2000,(21):41-42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 ,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认识一位小数”又是“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知识。因此 ,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正确含义 ,是教学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主动探求新知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我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采取了演示、操作、对比等多种手段使学生感知、认识、理解 ,愉快地获取新知。   一、直观演示 ,感知一位小数  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学生第一次接触虽有一定困难 ,但“九义”教材是以学生学过的十进分数来认识小…  相似文献   

9.
侯淑娴 《山东教育》2005,(25):44-44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学段数的认识以后学习的。重、准点是数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数位和计数单位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数学概念,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出错,在教学时应将这两个概念对比着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区分。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数感被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数的认识”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途径,我就“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在培养学生数感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1.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简析(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尹锐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及万以内数的读写的重要基础。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要求学生不仅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还要对数的概念有比...  相似文献   

12.
数感是人们对事物数量与空间关系的感知,精准、充分、深刻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基石。由于教学理念的偏颇,当前不少学生对事物存在虚假、片面或形式化的感知,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创设丰富的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多维表达,可强化学生对“数”的本质的抽象;抓住知识的本质联系,能有效促进学生数感结构化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学生获得数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感、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感”主要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等.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下面,笔者以人教版“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经历计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4.
有关说明 在统编教材第四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而儿童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又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因此,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错误就是见到有“倍”字的应用题就用乘法计算。针对这些问题,按照义务教材的思想,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倍”的正确概念,突出“倍”的概念产生于两个数相比较,是经过“比”所得到的结果。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的道理。 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课堂上,我们应追溯知识的本源,让学生经历推理过程,学习逻辑清晰的数学。本文以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为例说明。一、通览教学内容,厘清核心概念2022年版课标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整合为“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主题,“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属于“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根据2022年版课标的要求,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万以上数的含义,能认、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认识并能书写11—20各数;掌握它们的数序、大小和数的组成,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本单元教材开始讲两位数,它既为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作好准备,又为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打好基础。它涉及的概念较多,因学生刚入学不久,教材只隐含一些数学概念,例如,“数位”与“位数”,“数字值”与“位置值”,“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这些概念在这里学生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教材是在结合方格图注意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说明数的写法时,进行适当孕伏。说明每个数都和方格图对应,突出左边有10个方格,是一个中,就在每个数的左边写1,右边分别有1个、2个……方格,是1个1,2个1,……就在每个数的右边写1、2、……满了20个方格,是二个十。这里就涉及了上述概念,  相似文献   

17.
<正>“1~5的认识”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阶段全面、系统地进行数的认识的起始课,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具有基础作用。本节课作为数概念教学的种子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操作活动掌握数数、写数、计数等基本技能,感悟自然数列的特征,形成简单的推理意识,以结构化视角认知数的概念的本质。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进行了多次教学实践,下面呈现两次典型的教学过程及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的概念首次被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提出。所谓“数感”,狭义地讲,就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即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是一种自觉的态度与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相似文献   

19.
<正>数轴是小学课堂常用的基本的数学工具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并没有揭示数轴的概念,而是以“数直线”这一方式加以替代。“数直线”作为一种数形结合的学习工具,是带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直观而有效的方式。在数的认识教学中灵活应用“数直线”,能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在分数教学中编排“数直线”,其编排意图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感”呢?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内涵,探讨如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一、对“数感”的认识1.数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需要。“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