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其中之一是“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发展。坚持“自我革命”和引领“社会革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两大历史任务,自我革命为社会革命提供保障,社会革命为自我革命提供动力,二者构成了双向循环的互动关系。实现好以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深入学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保持自我革命定力、必须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夯实组织建设根基、必须强化正风肃纪、必须打赢反腐败的攻坚战持久战。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主要源于理论维度、文化传统、现实关照、实践养成四个层面。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内涵从劳动价值观、劳动创新观、劳动幸福观、劳动教育观、劳动实践观、劳动精神观、劳动共享观等维度对“何为劳动”“为何劳动”“如何劳动”等问题作了科学回答。习近平劳动观的主要价值在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者,汇聚劳动力量助力民族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3.
“五个牢牢把握”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的集中概括,为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帮助大学生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促进大学生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激励大学生团结拼搏。  相似文献   

4.
“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有着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无与伦比的理论地位,然而长期以来被我们简单化地理解甚至等同为政治革命与暴力革命,认识不到其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双重属性的有机统一。无产阶级革命主要是一场社会革命,廓清这一点,对我们正确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革命概念,正确理清革命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独立性和独立自主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即:拓展独立自主原则的运用领域,丰富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内涵;辩证阐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在实践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规律性认识;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深刻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为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发挥创新精神、构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育是关乎民族发展、国家兴衰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围绕着青年教育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的青年教育思想。从生成维度看,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逻辑体系,可以从理论之基、文化之脉、历史之维和现实之需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剖析;从内容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为谁教育青年、教育青年什么、如何教育青年”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年教育工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论断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清晰的逻辑依据以及重大的理论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应该从理论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精神发展三个维度把握“时代精华”的深刻内涵,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阐明其逻辑依据,从中华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三个方位阐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春中华”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的社会理想,他从三个维度阐发了其实现的可能:在理论维度,宇宙青春无限的规律是“青春中华”实现的理论支持;在历史维度,德国等国的再生是“青春中华”实现的榜样参考;在现实维度,广大中国青年是“青春中华”实现的现实力量。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让李大钊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向。李大钊对“青春中华”的追求启示广大青年要发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投身民族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系列讲话有着深邃丰富的理论内涵,存在着多角度、跨学科的阐释空间。从生态文艺学的视角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系列讲话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接续了中华文明固有的生态基因;对于文艺精神维度的强调,彰显了文艺的生态效用;对于“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的构想,展示了全球化的生态视野;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文艺拓展和生态问题的跨学科关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的生成机理,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要义科学地回答了“谁是英雄”的时代命题,并指明“如何对待英雄”的实践路径。又与时俱进地拓展了其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理论,拓展大国劳模精神,具象化英雄的重要社会地位。同时彰显时代的价值意蕴,于国家而言:以英雄模范为指引,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社会而言:以英雄为楷模,有利于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于个人而言: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有利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精神是在我党面临全国胜利和执政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确保永不变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在西柏坡精神的丰富内涵中,“两个务必”是其灵魂和核心。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弘扬西柏坡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眼光和思维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思考与判断后形成的执政理念。从历史之脉上看,党的“三个务必”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把握历史主动,基于时代要求对“两个务必”的深化和发展;从理论之据上看,“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个结合”的理论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论断;从实践之路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是“三个务必”提出的重要基础,“三个务必”是党对新时代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现实回应。从三个维度深入探析“三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接续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伟大梦想,具有深刻而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从理论层面把对“三个为什么”的理解引向深入,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完整准确把握“四个为什么”及其内在关联指明方向。基于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追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确有必要。文本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中国化;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时代化;还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坚定信奉者和忠诚实践者。全面分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原因,需从以上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全面理解“两个结合”需要从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厘清“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理论根据和现实基础。从历史维度看,“两个结合”具有历史必然性;从理论维度看,“两个结合”具有理论可能性;从实践维度看,“两个结合”具有现实指向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进一步确证了“两个伟大革命”的内在统一性。“两个伟大革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理论根基,统一于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历史,统一于党顺应时代之变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两个伟大革命”不仅锻造了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开创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理解和把握。从历史维度来看,这一优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逐步确立并得以彰显的历史演进过程;从理论维度来看,这一优势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制度创新的科学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新样态丰富蕴涵的集中展现;从实践维度来看,这一优势则高度彰显了其推进中国自身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时期 ,在这一重大的历史紧要关头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 ,准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内涵、本质及发展趋势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含两个“务必”的“进京赶考”精神、两个“敢于”的彻底革命精神、两个“坚持”的人民至上精神、两个“善于”的求是创新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融入西柏坡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使理论课教学更加“鲜活”,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继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更好地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科学把握国内外潜在的重大风险挑战,高度警惕党内弱化革命精神的不良趋向,深刻聚焦革命精神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弘扬革命精神,弘扬什么样的革命精神,如何弘扬革命精神等重大课题。这些极具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集中体现为在饮水思源中厚植为民情怀,在整体发展中坚持系统观念,在走好新长征路中把握历史主动,在赓续红色血脉中诠释传承发展。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在革命精神对实践的能动反映上拓深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对党性的锻造上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在对人民的精神涵育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包括: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要从理想信念做起;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长期执政的政治保证;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勇于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等。深刻把握这些论断的丰富内涵,对于把党建设成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