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呆在房里准备自杀。父亲破门而入,用力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没出息,钱是我赚的,也是我赔的,与你不相干,我都没想死,你凭什么死!"儿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问父亲:"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肖颖 《文化博览》2006,(7):44-45
2003年,父亲再婚了,后母却是第一次结婚。我想不明白30岁的她为什么要嫁给50多岁的父亲。因为钱?还是房子?抑或是地位?反正我是按这种假设认为的,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并且和他们闹得很僵。后来,我和男友就到北京打工。一晃三年过去了。2006年3月底的一天,父亲打来了电话,说:"三年了,你只打过几次电话,今年如果你有时间,希望你能回家看看。"放下电话。我发现我竟然还很想见父亲一面,毕竟我和  相似文献   

3.
那时不懂你     
苍虹 《文化博览》2006,(6):61-62
我们曾是六口之家。父母亲,三位兄长和我。我们家女人的地位很高,父亲单位的人对我父亲说:"你老婆是‘常有理’,你女儿是‘惹不起’。"父亲一笑,不置可否。母亲是小学教员,她是个很优秀的小学教员。常常半夜三更才回家,说是找学生家长去了。有一天她拎着一块砖头回来,阴着脸。我们大气没敢出。过了许多日子,据父亲透露,是一个学生从母亲的背后扔的,母亲把这块砖头带给他家长看,让他挨了一顿好揍。我的三位兄长义愤填  相似文献   

4.
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离休以前是不重亲情的,至少在表面上,至 少在我青少年的记忆里。 小时候父亲从来没有抱过我们,这是我们长大成人工作后,母亲在餐桌上当着父亲的面说的。母亲还连声地逼问父亲:“你说你可抱过?你说你可抱过?”那时父亲已经六、七十岁了,他红着脸,支支吾吾地应付着,看上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父母被迫出门讨生活,幼小的孩子不得不在缺失亲情的痛苦中孤独地成长,谁来给这些《留守孩子》缺失的亲情埋单呢?你的父亲可能改变不了你的卑微,但你可以使你的父亲成为最成功的父亲,因为,我  相似文献   

6.
大卫 《文化博览》2007,(7):24-25
嵇康幼年失去父亲,靠母亲和哥哥扶养长大,只不过他在家很受娇纵,类似于今天的小皇帝,可以说嵇康任性不羁、疏狂恣肆的性格,是打小养成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08,(2):F0003-F0003
爱新觉罗·毓崌,字紫薇,1960年生于天津,专业画家。其曾祖父系清宣宗道光皇帝第五子勤亲王奕誴,父亲溥佐先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著名画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8.
文萃     
林徽音父亲之死 杭州出生的才女林徽音才情名满天下,可她的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父亲林长民却死得冤枉。1925年11月,北洋奉系张作霖部将郭松龄反张后,托人游说政坛风流人物林长民出关。林长民感念郭松龄知遇之恩,乘郭的专车秘密离京助郭。不到一月,郭军一路势如破竹,就在大势将定之时,日本人突然插手。张作霖得到喘息之机,予以反击,短时间内局势顿时大变。等到郭松龄反应过来,已经是大势去矣。当时,林长民和随行人员在前线,住在白旗堡郊外一座小楼里。次日早晨,晓色朦胧,林长民即坐了板车上路。车过山坳,前面枪声四起,四人仓皇下车。林长民披着狐皮大氅,仆人扶着他走入沟壑里,蜷伏蛇行,想爬到低处避匿。因狐氅累赘,林长民想把它脱去,头微仰,恰好弹如雨至,不幸头颅中弹,就此死在荒郊野外。徐志摩和林徽音要好,说:“像林先生这样的才学声望,在天津卖字也过得下去,偏给郭松龄看上了,把他请去前方送命,你说可惜不可惜?”  相似文献   

9.
那年孟浩然作为一名社会闲散人员,跑到王维的办公室聊天,不料撞上皇帝来视察,情急之下躲到了椅子下面。又没练过缩骨功或者东洋忍术,当然藏不住啦,皇帝问:这是谁呀?王维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说,是孟浩然。原来是著名的大诗人,把你的诗给我念一些吧。皇帝很高兴,因为唐朝时候从皇帝到平民,大家都很热爱文学与音  相似文献   

10.
对立的两面     
以下记录的是一个人人生的两面。其中一面是:他天生哮喘,夜里总是辗转难眠,白天又异常疲惫,这个病症一直折磨着他。他对很多东西都有恐惧症,比如大海;他曾恳求父亲带他去钓鱼,父亲说:"你没有耐心,带你去你会把我弄疯的。"也由于没有耐心,他成了牛津大学的肄业生;他总觉得自己的智商只比天才低一点,结果一测试,只有96,类似于挖沟工人的正常智商。而他的另一面是:他一生都在冒险,大学没读完,跑到巴  相似文献   

11.
《康熙来了》的制作人詹仁雄结婚,小 S 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穿的西装也太丑了!新郎无比尴尬。客人却无比开心,因为小 S替他们说了想说而不敢说的实话。小 S 问一个武打女明星:"你难道从来不刮腋毛?"她摸着"上流美"许纯美的皮革披肩问:这——是真的吗?小 S 的大受欢迎,也许原因就在这里她像那个《皇帝新装》故事里的孩子,敢问所有人都疑惑但碍于各种理由无法问出来的问题。她敢说实话。小 S 这类的女孩子,用我妈她们的眼光来看,是  相似文献   

12.
我10岁的时候,父亲就对我说“你已经会说西班牙语,你的英语也还可以,你必须再学习一种语言。”我父亲的朋友都说:“学习法语或者德语吧。”可是我想,在哥伦比亚会说德语和法语的人不少。我得选择一种在世界上有很多人说,但绝大部分哥伦比亚人又不会说的语言。挑来挑去,我选中了汉语。  相似文献   

13.
王湛 《文化交流》2017,(9):50-53
正被称为综艺界清流的《朗读者》里,捧红了很多人,也捧红了一句话:朱生豪和他的那句"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一对来自成都的夫妇,朗读了一段《朱生豪情书》,感人至深。作为浙江人的朱生豪,也被网友称为"世上最会说情话的人"。父亲去世70多年后突然以这种方式走红,朱生豪的儿子朱尚刚却感到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万历皇帝怠政为视角切入点,把张居正改革身死名败及其与万历皇帝关系的变化、"争国本"事件进行串联分析,剖析明代文官集团的文化心态,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所表现的是虚妄的"名节",缺乏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思想和实践,一种焦灼和不知所谓。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皇帝,尝尽了人间的山珍海味、奇珍异果,却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饿".因此,他越来越没有胃口.有一天,御厨提议说,有一种名曰"饿"的至味美食能够让皇帝食欲大开.只是它无法轻易得到,除非付出艰辛努力.皇帝当即应允,决定与御厨微服出宫,寻此美味,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整天,在月黑风高之夜,饥寒交迫地来到一处荒郊野岭.此刻,御厨不失时机地把事先藏好的一个馒头呈上:"托皇上洪福,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饿’."而此时,已饿得累得筋疲力尽、死去活来的皇帝大喜过望,二话没说,当即把这个又硬又冷的粗面馒头狼吞虎咽下去,誓将其封之为世上第一美味.  相似文献   

16.
儿子的旋律     
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个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相似文献   

17.
叶广苓 《文化博览》2005,(12):58-59
1956年,我7岁.我感到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见到我,哭了.母亲说:"你父亲死了."我一下蒙了.我已记不清当时的自己是什么反应,没有哭是肯定的,从那时我才知道,悲痛至极的人是哭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万历皇帝和努尔哈赤几乎是活动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也是导致明朝和建州(后金)力量强弱嬗变的关键性人物。一个政权的强弱变化,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就包括统治者对于臣民冷暖的关心。如万历皇帝和努尔哈赤在"赐暖"上的态度、做法截然不同,使得明朝的大臣与皇帝的关系渐行渐远,而努尔哈赤与臣下的关系进一步拉近,也为异势力的融合寻求到了具体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加快了民族关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与你无关?     
社会上曾流行一句话:"与你无关。"这是我不喜欢的一句话,是一句粗鲁、冷漠的话。也许有些夸大,但我还是要说,世上所有的人可能都与你有关。我还在念小学时,听到一则难忘的故事:一位富家小姐在车内吃香蕉,发现香蕉腐烂不能吃,使随手扔到车窗外面。某穷人家的孩子经过那里,拾起那香蕉来吃,结果这孩子吃坏了肚子,发烧了。当天晚上。富家小姐父亲的工厂发生火灾,物品全部被烧毁。因为当夜值班的  相似文献   

20.
这个明目皓齿的少年是吉野的儿子,他给我鞠躬,也会说"请多多关照",中文比他的父亲还要好。吉野在中国开设公司已经十多年了,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属于他的别墅、汽车;在这座城市里,吉野的生活如日中天。"这是我的儿子,前天中午刚到中国,过了这个暑假,就要在这里读书了。我先看一下这些文件,你给我儿子当半个小时的中文老师,完了,我请你吃味千拉面。""不了。"吉野有数的两次请客,到席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吃饱过,我当然不想再次享受这种遭遇,说",你先看文件,我在客厅里看一会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