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要素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可见,"联系着教"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统编教材的新常态。一、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联统编语文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来"双线组元"。其中,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要素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相似文献   

2.
部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这是对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只关注"人文主题"、忽略"语文要素"的更正和改进。随着部篇教材的全国采用,对于习惯了多年苏教版教材教学的教师来说,更新教学理念极为重要。在这个背景下,通过三堂同题异构课的比较,有了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通过主问题来贯穿课堂实现"人文主题"的深刻化;另一方面,用默读和朗读的方法来贯穿课堂,用旁批和摘录的方法来指导学习,从而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54):39-40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在教材的各个环节中,都凸显出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可见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我们在教学当中如何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落实语文的要素呢?本文以六年级上册的课文《七律·长征》为例,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做到依本循生,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4.
"双线组元",即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来编排单元教材内容。从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来看,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是新教材在单元体例教学上的重大突破。教师可以运用"目标统整、双线并行、三位一体、方式变革"等实践策略,落实新教材"双线组元"的理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5.
"双线组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之一,语文要素的编排,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突破和创新。教学中,要基于教材,厘清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及其关联点,认识作者时代背景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差距,明确语文要素落实的路径和方法,准确把握语文要素的训练内容,重视阅读过程中的言语实践,把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观察缘起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安排每组课文,每一单元在编排的过程中,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整合单元预习目标、整合单元习作训练、拓展单元主题阅读,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性、完整性,能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提供了展开单元学习的视角.我们应遵循单元"双线",发掘单元内教材的内在关联,统筹相关的语文资源,重构主要教学内容,发挥本单元"双线"组织的协同作用,强化单元教学的整体功能,促使单元学习彼此联动、前后融通、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教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搭船的鸟》一课为例,从"抓住特点,了解编排意图;紧扣导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统整,制定教学目标;解读文本,落实语文要素;回归主题,为单元习作铺路"几方面着手,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习作单元教学范例。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但一篇课文所蕴含的语文要素相对较多,如果全部落实,不太现实。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取舍",即"取"重点",取"枝节",取"方法,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明确了教学之教与学生之学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因此,教师要在精准解读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设定教学标准,并通过搭建多维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一、精准解读,明确语文要素的训练要点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中明确揭示了这个单元的训练要点,由于语言表达精准、凝练,又是呈现在教材中供学生阅读的,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引导学生一起精准解读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1.
石艺 《贵州教育》2021,(1):29-30
一、教材概览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材编排八个教学单元,其中六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单元,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本册教材人文主题与单元语文要素分别是:二、教材解读1.识字写字。四年级,在识字写字上仍然要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认真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统编版教材依循新课标,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课文,其中语文要素的落实不仅是践行统编版教材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关键.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升语文要素落实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统编本教材提出"语文要素"这个概念,涵盖语文知识,基本语文能力,适当的教学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要求上不断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困难。每个单元融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根据语文教材安排分为阅读版块、口语版块、习作版块,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四上)教材为例,探讨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策略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课后习题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路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明确课后习题的训练点,以有效的语言训练,推动学生高效掌握课文重难点,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袁昆 《教师博览》2023,(3):57-58
最新的部编版教材注重语文要素以及人文主题的双线并进,不仅保留了老版教材中的优秀内容,还满足了守正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融入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中,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灵活地使用各种方式。教师要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整合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实践,将语文要素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得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厘定语文要素内涵,推动以语文要素为载体、为脉络的语文教学是当务之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度解读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深度实践语文要素、反思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亮点",聚焦语文要素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真的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丁敏 《贵州教育》2021,(1):43-45
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求教师要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认真考虑、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兼顾单元重点目标、课文个性化学习目标、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几方面的实现;同时树立方法意识,教学的过程中要贯穿方法的指导与传递,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A4):44-45
在统编教材的使用中,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依着"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紧扣单元训练重点及课后练习,明确了教什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用创新的理念,采用有梯度的教学策略,构建思维课堂,让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学生"悟"得其神,"练"得其法,既落实"语文要素",又根植"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单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实施单位。项目化学习是可以实现跨学科融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单元特点,把项目化学习引入单元教学中,注重资源整合,变革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双线”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行小语教材中,"文选型"教材一统天下,所选文章往往独立成篇,又以人文思想或文本内容为单元主题,因而存在着语言训练目标不明,篇与篇之间联系不紧的"硬伤",选文的"朦胧性"造成了人们对其作用和功能认识的宽泛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语用型"教材试图以"语言能力发展"为主线,以语言能力点为单元主题,以"能级递进"为序列,注意选文和练习拟制,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总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年级、各个单元中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突破"文选型"教材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