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雕母为历代泉家所珍视,欲求而极为难寻。今介绍一枚“乾隆通宝”雕母钱(广东泉友王文良先生藏品),径2.78厘米,厚0.19厘米,重6.6克。钱体铁色古包浆,面文楷书,书风刚劲。由于雕母是刀凿雕制,字口  相似文献   

2.
名家赏玉     
玉琮新石器时代高5.1厘米径7.2厘米孔径5.1厘米和田青玉,雕刻规整,琢磨光润。素面、矮小、简洁为那一时期特征。樽西汉青玉高26.6厘米樽呈圆桶状,盖上端雕琢一卧兽,兽盘卧回首,呈伏状。樽身主体部位减地阳线兽面纹,樽身两端各雕一龙,龙张口,形态凶猛。樽身雕琢两尊兽面环,前后对称。器下端坐四凤。全器设计独特、琢刻精细,器受沁,器表可见大面积枣皮红色,包浆明显,具玻璃光泽。  相似文献   

3.
王长启 《收藏》2008,(8):31-32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藏品中有两件雕刻有角抵图的上马石。其一麒麟纹上马石,二层台阶形,宽51厘米,长102厘米,前高63厘米,后高32厘米(图1)。上层正面雕兽面,兽面双耳竖立,粗眉,巨眼,宽嘴。两侧面分别雕山石麒嶙纹,麒麟昂首挺胸,曲腿欲起。下层正面雕盛开牡丹,两边各有一乐人抱一乐器演奏。左右侧边各分3部分,雕飞鸟、走兽与卧兽,后侧面雕麒嶙回首纹。下为束腰,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石是汉代形成的一种雕刻艺术,多置于墓中。其题材内容丰富,有现实生活,历史故事,有神话传说,自然景象。其雕刻技法多样,有平面阴线雕、剔地平面雕、浅平面阴线雕、凹面雕、透雕、圆雕等。徐州是汉画像石出土集中地之一。其汉画像石艺术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钱币收藏中,雕母以其精美、珍罕、名贵素为藏界青睐,极受专家热捧,深令钱币爱好者痴迷。对一般藏者来说,能在茫茫币海中幸得一枚雕母,确实是难得的缘分。功夫不负有心人,本人经多年苦研寻觅,竟然购藏一枚清代"咸丰元宝"宝源局当百雕母。经测,该品直径5厘米,穿径1.2厘米,厚0.4厘米,重50克,为传世包浆,大开门之品。其铜质精良黄灿,形体比同版式行用  相似文献   

6.
刘红玉  齐军 《收藏》2010,(3):32-33
南阳曾出土大量的素烧或施铅釉的汉代陶狗,最大的高达56厘米,最小的仅高5厘米,被观赏者誉为“南阳汉代一绝”,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永彪 《收藏》2008,(2):104-104
湖南省汉寿县于近年出土了一批东汉金银器,其中几枚金银饼极为罕见,现公诸同好。镂空龙纹金饼 直径6.3厘米,厚1.8厘米,重244克。表面隆起,镂空,中心雕一铜钱纹,周围雕有两条龙,龙身刻有纹饰。底部内凹,铸有鳞片状纹饰(图1)。  相似文献   

8.
友人从香港给我带回一件牙雕双茄双鼠小佩件(见图1),老象牙质,长4.4厘米,厚1.4厘米,上宽2.9厘米,下宽2.7厘米。正面采用圆雕、透雕、浮雕、线雕等技法,雕刻一大一小两个连枝的茄子,以及  相似文献   

9.
名家赏玉     
·双龙首勾连云纹镂空双玉璜·西汉长:12.7厘米宽:6.2厘米双龙首勾连云纹镂空双玉璜:和田玉,颜色微显黄,但玲珑剔透,玉质精良。战国至西汉独特造型,西汉盛行。用埘皮的巧色做龙的背部,给整个玉璜增加色彩。镂雕切割整齐,阴线为油丝毛雕,龙发为细如毫发绞丝纹,是战国和西汉初期特有的雕琢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此件白釉雕瓷人物山水方印盒是今年初在乡村偶遇淘得,当时一见到此盒,便感到这是一件好东西。白釉雕瓷人物山水方印盒长7.5厘米,宽7.5厘米,高5.3厘米,底部施白釉,无款,盒内施绿釉。方印盒除底面外,其余五面雕塑人物山水风景,盒盖面为主画面(图1),崖上松柏丛丛,崖下江中一条带蓬小渔船,船上坐一老者,头顶斗笠,垂钓江心。微  相似文献   

11.
名家赏玉     
西汉初。高,0.3厘米,口径:6.4厘米以莹石作为古代玉器属首次发现,莹石作品极为罕见。此杯以减地浅浮雕的方法,用深挖打洼起线、阴雕阳琢、阴线游丝毛雕、掏膛等多种技法,在杯体表面琢出一龙两凤,布局紧凑,线条流畅,刀法犀利,使龙凤纹卷曲盘旋,形态生动。此杯造型秀丽  相似文献   

12.
特大石权     
卢耀则 《收藏》2006,(5):71-71
近日,笔者在浙江省武义县城区收藏到了一尊青石雕制的特大石权。此石权为正方形体,高55厘米,边长35厘米,重305市斤,元宝形钮,古朴敦实。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7,(10)
笔者收藏的砚台中有一方小巧玲珑、精雕细琢、让人爱不释手的袖珍红丝石砚。此砚呈上窄下宽十分匀称的梯形,配有精制的红木盒。砚长8厘米,上宽4厘米,下宽4.5厘米,厚0.7厘米,重43克(见图)。砚面上分别雕有砚堂、砚池、砚额、砚岗和砚边,在比较小的砚  相似文献   

14.
万联佳 《收藏》2008,(2):126-127
此砚台长32厘米、宽24厘米、高6.5厘米。白石质,底部平整,四侧均自上而下内敛,延续了宋代砚台面大于底的特点。砚面开有并列双堂、双池,砚堂深陷。池与堂相连,椭圆形,池深2.6厘米。砚池上方雕有一组鲤鱼山水纹饰。图中鲤鱼振鳍摆尾,跃于海水中,海水中有一山形。砚堂、砚池及纹饰四周均有一道阴刻线纹。  相似文献   

15.
南条史生 《收藏》2013,(3):84-87
不久前,一位资深玩玉藏友转让给我5块和田玉雕小件,我爱不释手。清末童子献宝玉佩(图1)通高6.2厘米,宽3.6厘米,厚2.6厘米。圆雕一献宝童子,童子天真活泼,逗人喜爱,这是送财童子。其头发雕成一对像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大眼睛,高鼻梁,嘴角  相似文献   

16.
刘勇先 《收藏》2013,(5):84-87
不久前,一位资深玩玉藏友转让给我5块和田玉雕小件,我爱不释手。清末童子献宝玉佩(图1)通高6.2厘米,宽3.6厘米,厚2.6厘米。圆雕一献宝童子,童子天真活泼,逗人喜爱,这是送财童子。其头发雕成一对像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大眼睛,高鼻梁,嘴角  相似文献   

17.
福禄寿玉佩     
笔者从民间收集到一件福禄寿玉佩(如图),其晶莹的玉质,精细的雕刻,美好的寓意,确实令人爱不释手。这件福禄寿玉佩为片状,厚0.6厘米,纵7.3厘米,横5.3厘米,重39克,上窄下宽,呈似鸭蛋的椭圆形。工艺采用高浮雕和镂空雕的技法,在鸭蛋形的小头雕了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头向下,两翼张开,代表着“福”字。在鸭蛋形的大头雕了一只正在行走的鹿,长着双角的头弯曲向后,口含灵芝,代表着“禄”字。在蝙蝠  相似文献   

18.
画像石石刻始于西汉晚期,东汉为鼎盛阶段。汉代京师贵戚、官宦豪强盛行厚葬,砌墓雕石成时尚。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各地已发掘出土大量汉代画像石。这些汉画像石不仅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广博深厚,展现出汉代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情况,是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而且就其艺术成就而言,也当在世界  相似文献   

19.
服装     
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必须统一,整洁和颜色一致(后排自由防守队员除外)。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一18号。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队长上衣胸前号码下,泣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郎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刀坛点。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白‘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鬓。国睬排联世界性成译比{赛,宝队队员鞋寻的颜巨.必须一致,商探的颜色币设计可不同。上衣和短书须定全符台国睬排联探料。第一裁翔员可以允许一名或多名运动员:不穿鞋进行詹匕赛…  相似文献   

20.
图中木雕十二扇屏风,形体高大,气魄雄伟,高345厘米,宽624厘米,由铁力木及金漆木雕组成,所刻人物故事题材采用高浮雕、镂空雕、通雕、立体雕等技法,精雕细刻,玲珑剔透,金箔与木雕相结合,将金箔依贴于所刻木雕的表层,既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又突出了庄严华丽、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该屏风四周的木雕风格应属清代福建地区的金木雕刻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