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天报纸娱乐新闻版面上,常常读到一些妙语如殊,令人忍俊不住的小言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类文章篇幅不大,长则千字,短则几百,写法上借鉴了不少杂文的笔法,旁征博引,说古论今,议论风生。但又不同于副刊杂文,它不止是有感而发,而是紧扣着娱乐新闻事件去议论,印证也有一定的限度,不是漫无边际地“说开去”。这种“小”言论点缀在五颜六色的娱乐版面上,像一道可口的“开胃小菜”,可以引得人食欲大开。本文现就这类新闻文体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得知我写的言论《警惕“窝里斗”这种腐败》获得1 999年度陕西新闻一等奖之后 ,我十分激动、但并不觉得意外 ,激动的是 ,这篇地方特色比较突出的言论能获得省级新闻而且是一等奖 ,不觉意外的是 ,只有我知道为这篇言论 ,我以及报社的领导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话得从 1 999年 3月底召开的咸阳市第三次党代会说起。必须说明的是 ,我并没参加这次党代会的采访 ,但也没有人要求我为党代会写什么命题文章 ,更没有人在写作时给我定诸如应该写这不应该写那的条条框框 ,真要那样 ,文章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的面目。可以说 ,《窝里斗》一文完全是一次无…  相似文献   

3.
千淘万漉始得金”,讲的是淘金者不停地淘,才能获得真金的道理;“文章不厌百回改”,讲的是写作者不厌烦改,才是写好妙文的关键。一位知名的新闻大家曾深有感悟地说:“路是走出来的,金是淘出来的,精品是改出来的。”这深刻道出新闻写作“改为成功必经路”的真谛。我自己在写稿、编稿、改稿的过程中,对此也深有体会。我写过一篇《靠谁来“变”?》的小言论,文章主旨在于评论社会上人们都在埋怨精神文明建设难搞,阴暗、肮脏的东西太多,但大多止于抱怨,见诸行动、从自己做起者少,就如反腐倡廉缺乏李高成(电视人物)一样。原稿中我用直接叙述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学会倾听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九年了。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周围人眼中的“小妹妹”,变成了现在小同志们口中的“宋姐”。年纪长了,热情不减,这九年来,我对于记者这份工作,从来没有厌倦过。其实在这里,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格去谈什么“自己的新闻体会”。因为周围有着太多优秀的新闻人。所以今天的我,愿意以一位仍然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去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新闻之路。平等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如果说“采访”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对待被采访者的“态度”。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问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5.
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打开报纸,一篇文章读后心中了无痕迹,或者虽有一点痕迹,但印象不深。这可以从多方面找原因,如主题不鲜明,新话不多,语言不美等。但有一点却常被忽略,就是在文章中不注意“形”的表现。许多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报纸言论、评论的同志,以为“形象”和“叙述”是文学的事,新闻就是直白的说明,言论更是只要论述就行。其实,在解决了消息的事实和言论的观点之后,“形”则是加深读者印象,为文章增色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言论,是新闻传播中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提出看法、发表议论的一种政论文章。对于一个报纸编辑来说,配言论是自己的基本功。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经验,要配好言论,使版面生辉,就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周国昌 《新闻窗》2010,(2):52-53
“新闻小言论”是针对某一新闻事实发表的理性认识及其论证。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新闻小言论的明显特征就是其“评论性”,在“评”和“论”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表明了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而且对其观点进行充分、有说服力的论证。“新闻小言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对于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提高媒体的社会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写好一篇新闻小言论,除需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外,还要注意“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赵佳 《军事记者》2006,(10):55-55
“观点新闻”作为新闻类别被新闻界关注是近五六年的事。2000年初《文汇报》以“观点新闻”为题开了个言论性专栏。此后,相当一批报纸的版面和栏目里开始频繁使用观点新闻这种报道形式,观点新闻在新闻实践中得到了编采人员和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观点新闻的内涵基于实用性需求和操作层面意义,笔者主张侧重从新闻实践的微观角度剖析观点新闻。从一般的实践意义上理解,观点新闻就是以传播新闻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报道。1、观点新闻也是新闻,“观点”是一种形态的客观存在,“观点”也是一个类型的新闻事实。2、观点新闻也受新闻时效性制约,其…  相似文献   

9.
“标新立异二月花”。新闻贵在出新,众所周知。那么,言论要不要新?愚以为,言论更要求新。具体说,从言论的选题、立论、说理乃至语言都要像刚刚采摘的鲜果,甘甜脆嫩。所谓“独家之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原在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广播电台做编辑工作,编稿之余,主要采写新闻和通讯,很少写言论。1991年被抽到县广播电视局做秘书工作后,因到基层采访的机会减少,业余时间只好被“逼”着写言论。二年多时间。共向市以上新闻单位发稿40多篇,用稿率达90%以上。一条切身体会,言论写作一定要标新立异,具体要做到“四新”: 一、留心生活,捕捉新问题。言论是报刊、电台的旗帜。只要我们翻开报刊,打开收音机。就会看到、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论文章。以《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为例,它们“今日谈”、“人民论坛”、“稚俗谈”、“侃大山”等言论栏目,发表的言论都是社会、读者所关注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从哪里来?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言论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释放环境,沿海地区的一些省级党报、都市报高举报纸言论这面旗帜,在保留原有的专栏言论外,纷纷开辟时评专版,扩大“言论场”,引导和深化新闻舆论。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不少地市报言论却出现退化和弱化的问题。其表现特征为:在形式上,一是传统的言论专栏被缩减甚至被切掉,或被其他非言论专栏所取代。鲜有新的言论专栏;二是版面上的言论数量严重不足,时有时无,成为“深宫闺秀”难见其面,报纸上一片沉寂。  相似文献   

11.
上期在《雕虫”杂俎》中,谈到的主要是短言论的“题”,这里打算讲一讲短言论的“论”,即说理。就事论理抓住生活中的一件事,然后加以议论,这是小言论中最常见的一种格式。这种格式的文章看上去很简单,要写得好并不  相似文献   

12.
小日论指的是新闻媒介所设置的向社会开放的言论专栏上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群言型小型化的新闻性言论作品。例如,人民日报“今日谈”、解放军报“集思广益”、北京日报”京华晨语”、文汇报“虚实谈”、新华日报“细流集”、天津今晚报”今晚谈”等言论专栏上多年来不断发表了一些有社会影响的好作品,为世人所称道。它之所以受到社会关注和欢迎,一个重要因素是出于它是新闻与言论会二而一、事理相融的新闻性较强的评论文体。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写好写活小言论,让这朵言论园地上的奇葩茁实鲜艳呢?办法之一:体现新闻性与政论性相融合这一特…  相似文献   

13.
《军工报》从一版到四版,根据每个版面的内容,都设有言论专栏。不论一版的“军工论坛”,“经济观察”,二版的“科苑论语”、“经济漫笔”,还是三版的“千人千言”,四版的“思想漫笔”,等6个言论专栏,可谓繁花似锦,备具特色。不仅言论多,而且角度新、质量高,它所言所写的都是人们所关心的“心中”事,“口头”言,写得有滋有味,令人有一种不吐不快百读不厌之感。 我根据手头报纸粗略统计,从去年7月到12月各栏目共刊发言论67篇之多,其中一版就有22篇。这些文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短者二三百字,长者六七百字。寥寥数…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报二版的《军营之声》专栏,作为署名新闻评论园地,开办10多年来已编发稿件千余篇。由于文章出自广大官兵之手,贴近实际,贴近“中心”,贴近群众,寓事于理,小中见大,集新闻性、思想性、说理性、指导性于一体,加之现在的解放军报二版是“军事·后勤·科教”版,该专栏的文章自然也更具“军味”,因而颇受部队官兵欢迎。作为该专栏的责任编辑,我从多年来接触大量来稿及其编辑实践中感到,给该言论专栏写稿,需要在新些、深些、准些上下点功夫。先说新些一篇署名新闻言论的成功或失败,关键在选题和立论,核心是一个“新”字。“文求一点新”。我…  相似文献   

15.
黎玉华 《新闻知识》2001,(Z1):34-36
在今天报纸娱乐新闻版面上,常常读到一些妙语如珠,令人忍俊不住的小言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类文章篇幅不大,长则千字,短则几百,写法上借鉴了不少杂文的笔法,旁征博引,说古论今,议论风生。但又不同于副刊杂文,它不止是有感而发,而是紧扣着娱乐新闻事件去议论,印证也有一定的限度,不是漫无边际地“说开去”。这种“小”言论点缀在五颜六色的娱乐版面上,像一道可口的“开胃小菜”,可以引得人食欲大开。本文现就这类新鲜文体作一初步探讨。 一、别出心裁的立意是娱乐评论写作成功的前提,立意的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宇。是否…  相似文献   

16.
“关键时候还是看党报”,是由于党报在当今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由于党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关键信任度所决定的。而关键时刻还是看党报,党报还要看言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言论在关键时刻所发出的声音。表明了党报的态度,表明了党报所涉及的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阐明观点。在言论这种新闻体裁中,  相似文献   

17.
对于 从事 新 闻写 作的 人 而言 ,多种 “经营”指的 是不要单 “打 ”一种文体, 要多 练几 样 本领 ,手 中多 拿 几杆“枪 ”,消息、通讯 、言论 、图片 各种新闻文体 一起 上, 适 宜什 么文 体就 选 用什么文 体。 这样 , 上稿 率必 然会 大 大提高。 现 实  相似文献   

18.
佛教中有所谓“慧眼”、“法眼”,指的都是有这种能力的高僧,可以透视三界、看破机玄,从而把握真相、预知祸福。新闻记者要是有这种能力就好了,天下事尽人吾彀中,从此可以舒舒服服当个手眼通天的名记。可惜这样的能力不可能自然具备,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去修炼而成。 都说新闻是发现的艺术,这话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所谓发现,并不是有个大金娃娃等在某处,如果你运气好,一锹挖下去就得了丰收。“发现”是一个主  相似文献   

19.
搞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异议。若说写言论也要深入生活,有人就不苟同了。其实,写言论也要深入生活。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告诉我们:实际生活是第一性的,精神产品是第二性的。没有第一性的创作源泉,就没有第二性的精神产品。文艺作品和言论都是精神产品,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生活中的东西触动了你,你感受到了它,同时,又抓住了它,这就是发现。发现是创作的起点。作者对自己的发现,经过咀嚼消化,加进自己的认识,注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写出了作品。同时,“文运随时转,无日不趋新”。“时”决定“文”。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决定“文运”不断“趋新”。读者欣赏作品、阅读文章总是“喜新厌旧”的。怎样才能使文章“新”呢?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有到生活中才能发现新的思想、新的人物、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时评忌讳马后炮,忌讳人云亦云,忌讳千篇一律。要追求“鹤立鸡群”或“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见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家言论”。只有“独家言论”才能风靡一时,振聋发聩。“独家言论”不仅仅为媒体赢得“洛阳纸贵”的效果。而且也是媒体称雄争霸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