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已在实验区展开实验 ,为使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为进一步推广实验提供参考资料 ,本文将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目标的陈述动词、知识观和学生观等六方面分析《标准》的目标体系 .1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看《标准》的目标体系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强调 ,要面向全体学生 ,确定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 .在《标准》中的具体体现是 :(1)改变了以往课程…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标准》)第一部分第二章"课程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标准》将此作为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正是突出了英语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更准确地说,是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课程理念就是人们对课程的认识,对课程效果的追求。课程基本理念就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认识,这些基本认识指引教学过程和学习进程。反过来说,学习进程的设  相似文献   

3.
吴飞芬  钱峰 《江苏教育》2012,(31):27-2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们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整合发展。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功能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和愿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  相似文献   

4.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以来,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学习理解,确定了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通过反复学习,我们认识到《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其基本价值取向是“特殊需要教育”。在课程价值观上体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绘本阅读教学提供了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分析绘本阅读课堂教学中实践的英语活动观,阐述教师通过阅读理解类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相似文献   

6.
云正 《云南教育》2003,(35):4-5
自2002年夏季起,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履职晋级培训相继推出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学习课程,其中主要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性学习解读与实施》、《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学习和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并以纲要为指导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从以上课程的培训看,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取向。一、理论学习的价值取向开始学习时教师的热情和兴趣主要集中在“课改改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想尽了种种办法 ,从理念到实践 ,从教学方式的改变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 ,有一些“以学生为主体”就像“彩色的泡沫” ,具体表现在 :1 偏离主题不予指正《标准》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 ,问题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绝对的。但好多教师在上课时忽略了“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而使语文教学偏离…  相似文献   

8.
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师对学科教学价值的一种认识,是教师对教学观、课程观、人才观的一种心向,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影响下,融进自己和集体对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而形成的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对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很重要,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是21世纪初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与以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相比,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探究化、个性化、生活化的新取向。一、化学学习的探究化所谓化学学习的探究化,是指对学生主动探索与动手实践的强调。《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众所周知,现行的高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科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李连君 《考试周刊》2014,(95):26-27
<正>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在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教学形式。《语文2011版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各项任务,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进鲜活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下面简称《课标》)中有这样几段文字:“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这些基本理念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具有很强的“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体验出发。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独特的体系,丰富的内容,新颖的理念,揭开了我国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序幕,为面向新世纪的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只有认真学习领会《标准》的内容精神要求,正确把握实施《标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在教学中摆正位置,发挥出地理教师应有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下面谈谈学习《标准》的几点认识。一、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标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试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以下简称《标准》)已于 2 0 0 3年 4月出版。这是 2 1世纪初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准》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阐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新理念。这些理念共有 8条。根据笔者学习《标准》的体会 ,并与现行《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本 )》(以下简称《大纲》)对比分析 ,本文认为 ,《标准》在课程理念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转变和突破。一、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基础教育不断普及的今天 ,基础教育的基本精…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现代阅读理念”,其意义在于同时承认文本和读者的主体地位,从而展现出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又要考虑文本的主体性的阅读观。于是,当学生的多元感悟与课文的价值取向产生矛盾时,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应重视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获得意义与启发,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善于捕捉学生有价值的表现,抓住他们在表达与交流时的价值取向进行恰当评价;注重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关注可接受性,重视实效性。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理念、目标要求等具有一致性。钻研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改进教学,依然是当前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裴雪 《教育》2024,(2):96-98
<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它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提出了“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体现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全新的课程生态观刷新着传统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与过程,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一并纳入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标准从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前  相似文献   

18.
活动观是英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形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六要素和英语学习活动,明确了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英语活动。一、英语学习活动解读。《课标》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论课程理念创新与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课程评价观五个方面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由此必然催生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即尊重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促进教学流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每位学生的全人格发展为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20.
吴萍 《教学月刊》2013,(7):47-50
一、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地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并对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了阐述。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将"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作为基本定位;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