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物》新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种子呼吸放出二氧化碳”演示实验,按课本中装置操作得将广口瓶上的瓶塞换上双孔瓶塞,既麻烦又影响实验效果。根据实践我将原装置作了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 实验操作实验前3~4d在广口瓶中直接萌发种子,盖紧瓶塞,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水止皮管夹夹紧乳胶管,以防二氧化碳渗漏,置于30℃左右恒温箱内。操作时,先向分液漏斗内加水,打开乳胶管上的夹子,再将活塞打开,试管内蓝色BTB溶液很快变成黄绿色。实验现象出来后,立即用皮管夹夹住乳胶管以便于下个班级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初中(生物)第一册(上)所载“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演示实验左图少画了一个普通漏斗(图1)。按此装置不但很少有二氧化碳经导气管扩散到试管中,而且注水前要拆下原来的导气管和瓶塞,换上双孔瓶塞组装导气管并加上普通漏斗,会使瓶中部分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影响实验的效果。如果将上述装置修改为国人在实验时先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待种子呼吸一段时间后,向漏斗加水,再打开开关,水流入瓶内将瓶中COZ压人试管,就可提高实验效果。但是,用上述两种实验装置实验时,注水排气,也会使瓶中一部分Cq溶于水中而影响实验结…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种子和新鲜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但按此实验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不论是实验装置还是实验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弊端。原装置如图1所示。a.原装置的不足。①种子呼吸后释放的CO2会从漏斗口溢散(尽管漏斗口塞放了棉花),因此集气瓶里的CO2浓度不会很高。②CO2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CO2气体,故不宜使用排水法促使CO2从导管里排出。③由于该装置收集的CO2存在溢漏,使…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册 (上 )P 60 [演示实验 ]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若按照图中装置进行实验 ,通过漏斗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排出种子呼吸生成的CO2 ,过程相对比较繁琐 ,并且需用仪器较多 ,不便于学生就地取材。如果用无色透明的塑料矿泉水瓶 (如娃哈哈纯净水瓶 )来代替玻璃瓶 ,再把瓶盖换成单孔橡皮塞即可。过一段时间后 ,用手稍用力捏瘪瓶壁 ,种子呼吸产生的CO2 立即就被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 ,使石灰水变浑浊。无须用漏斗注水排出气体。此法简易可行 ,效果明显 (若用死种子放在另一瓶里作对照实验 ,则效果会更佳 )。种子呼…  相似文献   

5.
“种子呼吸时释放CO”2实验装置的改进四川乐山一中一分校(614000)李小玉现行初中生物课本第一册(上)P.60演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实验装置如图A、B。笔者按此方法实验后,发现有如下几个缺点:1.在使用B装置时,必须在注水前将塞子上安放漏斗...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三节硫与铁的反应实验装置为开放式 ,为使铁完全反应 ,铁粉和硫粉混合比例为 1∶1 ,使未能与铁反应的硫与空气中的氧反应 ,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 ,既污染环境 ,又降低课堂效率。笔者经过反复实验 ,改进了这一装置 ,并实践于课堂 ,反应良好。1 实验装置图 1A 双通管 (2 0× 2 0 0mm) B 小试管或玻管 (8× 10 0mm)C 带弯管的橡皮塞 D 短柄漏斗 E 烧杯 (5 0 0ml) a 铁粉和硫粉混合物 (7∶4 4~ 5 ) b NaOH溶液2 步骤和现象2 1 课前实验准备时 ,将铁粉和硫粉按 7∶4 4~ 5称取并混合均匀备用。上…  相似文献   

7.
1 实验一设计一个实验 ,能通过观察到的明显现象 ,说明CO2 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用品 ]:集气瓶、烧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导管、橡皮管、弹簧夹、烧杯、量筒、水、CO2 气体、NaOH溶液以及你认为所能用到的仪器和药品。 [要求 ]:(1)选用上述实验用品 ,画出设计装置图。 (2 )简述操作并说明能明显观察到的现象 ,证明CO2 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这道题本身比较简单 ,但它的设计结果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设计了如图 1的装置 ,并说明 :当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时如果看到水槽中水被吸入到烧瓶则…  相似文献   

8.
CO的还原实验因气体产生及还原 ,贮存装置较复杂 ,又因CO有毒 ,初中化学教学实验中 ,多数老师对CO的化学性质实验只讲不做 ,这种现象对学生学习CO知识不利。本人结合教学实际 ,将CO的性质实验作如下改进 ,较为方便易行 ,可供参考。1 装置连接  按装置图顺序连接 ,烧瓶用 2 5 0ml的 ,加入约 5 0ml98%的浓H2 SO4,分液漏斗中盛甲酸约 1 0ml。如用草酸代替甲酸 ,因生成的CO中混有CO2 ,故前面的澄清石灰水装置要换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以洗去CO2 。装置图2 实验步骤2 1 检验气密性 :将末端导气管伸入水槽中 ,给浓H2 …  相似文献   

9.
1 实验装置图如下 :A 针头及输液管 B 软木塞 (下端带湿的红色布条 )C 特制烧瓶 D 分液漏斗 E、F 15 0ml广口瓶G 浓NaOH溶液 H 烧杯 L 安培瓶胶塞2 实验步骤2 1 课前准备2 1 1 向特制烧瓶中加入KClO3 一满药匙 ;2 1 2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 ;2 1 3 向F、H中注入浓NaOH溶液 ;2 1 4 按图示连接仪器。2 2 课堂演示2 2 1 取一块红湿纱布 ,用在大头钉固定在软木塞B的下端 ,并塞好塞子 ;2 2 2 开启K1,开启K2 ,使HCl与KClO3 混和。再关闭K1、K2 ;2 2 3 当Cl2 充满特制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有一个演示实验“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放出什么气体”(如图1)。其中在图1实验过程中,往瓶内注入清水时,种子萌发产生的气体并不一定沿着导管进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而是从漏斗处逸出。分析其原因可能一是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较多,液面较高,产生的水压自然就高,气体很难进入其中;二是选择的漏斗下面的导管口径较粗,所以气体直接由漏斗导管中排出,致使实验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对该实验作了以下简单的改进(如图2):将原来的漏斗换成了长颈漏斗后。往瓶内注入清水时,长颈漏斗的管口浸没在水中,瓶内就形成了一个密…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所示。装置图2 实验操作2 1 在大试管中装好Zn粒 ,在U型管中装好还原铁粉。按图所示 ,在分液漏斗中分别装好稀硫酸、煮沸过的NaOH溶液 ,并让分液漏斗下端充满NaOH溶液。在U型管中加入煮沸过的稀硫酸至液观C。2 2 打开弹簧夹A、B。打开装稀H2 SO4的分液漏斗的活塞 ,让H2 通过整套装置 1分钟。 (可在B处尖嘴导管口点燃H2 验纯 )2 3 夹上A、B夹 ,放入适量NaOH溶液至液面D处 ,观察。2 4 拆下U型管上的双孔塞 ,观察。3 改进后的优点3 1 实验现象明显。如不拆下双孔塞 ,…  相似文献   

12.
种子萌发放出热呼出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采用课本49页的装置 (河北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第一册 )操作时只能观察放出热 ,不能同时观察释放二氧化碳的现象。我在实验教学中作了如下改进。a.将保温瓶改为锥形瓶(2 5 0 m L、 45 0 m L 或 5 0 0m L ) ,这样不但可以看到装入的种子萌发放出热 ,而且可以观察到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且在实验台上摆放稳当。b.在锥形瓶中的胶塞上安装温度计 ,这样可随种子的萌发观察所放出热量的多少。c.把保温瓶改为分液漏斗并设有开关 ,可根据需要随时将分液漏斗中的水注入锥形瓶。d.将通入石灰水的玻璃管末…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为21%,如果将初中教材中“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改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在水中反应”的方法,既达到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目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反应原理3Cu 8HNO3(稀)=3Cu(NO3)2 4H2O 2NO↑4NO 3O2 2H2O=4HNO3图1 反应装置2 实验步骤21 加工带90°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选择橡皮塞大头直径正好与注射器直径一致的两个橡皮塞,并用钻孔器钻孔。截取两根口径为05cm,长为8cm的玻璃管,并加工成90°弯管。22 按照反应装置图连结好…  相似文献   

14.
Na_2O_2与CO_2反应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2 O2 与CO2 反应放出O2 ,这是Na2 O2 的重要性质 ,利用它可将Na2 O2 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中作为O2 的来源。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都想亲眼目睹CO2 通过Na2 O2 后生成O2 。然而 ,课本上没有这个演示实验 ,为此 ,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1 实验仪器和用品2 5 0mL烧杯一个 ,底部有孔的普通试管一支 (把大钉子钉尖向下悬垂于试管口 ,使其自由落体 ,即会在试管底部扎出小孔 )。稀盐酸 ,石灰石 ,NaHCO3固体 ,CaCl2 固体 ,Na2 O2 固体 ,带火星的木条。2 实验步骤(1 )在试管内依次装入石灰石、NaHCO3固体、C…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装置如下图A 用离子交换柱弯制的玻璃管B 用玻管弯制的长滴管C 安全漏斗 D 铁架台E 止水夹 F 温度计G 玻璃盖片 H 玻璃活塞I 小气球 J 15 0ml锥形瓶K 酒精灯 L 垫木M 5 0 0ml烧杯2 实验步骤2 1 在 1 5 0ml锥形瓶中注入约 5 0ml水 ,在烧杯中注入适量冷水 ,向玻璃管中注入1 5ml浓硝酸 ,再逐滴滴加浓H2 SO42ml,用长弯曲的滴管取 1ml苯插入带有安全漏斗的橡皮塞中 ,塞紧管口 ,挤压滴管胶头滴加苯。2 2 打开止水夹放出冷水 ,然后向烧杯中注入热水 (约 6 0℃ )。2 3 插入温度计 ,在 6 0℃水浴…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材料仪器 :玻璃管 ( 1 0× 3 0mm)、软木塞、棉花、玻璃棒、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品 :FeCl3 ,Cu(NO3 ) 2 ,Co(NO3 ) 2 ,蒸馏水 ,氧化铝粉末 (细且均匀 )。二、实验步骤附图 实验装置将玻璃管的下端用软木塞塞好 ,在其上部放上一层棉花 ,压紧 ,再放入氧化铝粉末 ,边放边用玻璃棒轻轻压紧 ,使其成为较紧密而无断裂的吸附柱 ,整个柱长约 2 50mm左右 ,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如附图所示。分别配制浓度为 9%的FeCl3 ,Cu(NO3 ) 2和Co(NO3 ) 2 溶液。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各取 5mL ,混合后摇匀 ,将混合液…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反应在试管中进行 ,因试管内含有少量的氧气 ,实验时总有少量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生成 ,影响对一氧化氮颜色的观察 ;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 ,并溢到空中 ,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 ;实验的可见度小 ,操作不方便。我们采取如下的改进方法 ,克服了以上不足 ,实验效果较好。1 实验原理3Cu 8HNO3(稀 )=3Cu(NO3) 2 2NO↑ 4H2 O2NO O2 =2NO23NO2 H2 O =2HNO3 NO图 1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1.铜片  2 .带小孔塑料垫片3 .稀硝酸  4 .试管A…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装置 (如图)2 操作过程(1 )照图示装置装好药品 ,安装好仪器。(2 )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把盛放CaCO3 的带缺口的小试管B放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 :CaCO3 +2HNO3 =Ca(NO3 ) 2 +CO2 ↑ +H2 O 生成CO2 ,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E瓶内空气保留 ) ,当C管内溶液变浑浊时 ,即证明空气已排尽。(3 )上提小试管B ,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放下铜丝使其与稀HNO3 反应 :3Cu+8HNO3 (稀 ) =3Cu(NO3 ) 2 +2NO↑ +4H2 O生成的NO ,在CO2 氛围中不变色 ,A管到E瓶之前都是无色的。(4 )当NO气体进入E瓶中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CO的制取和性质实验采用下列装置:此装置具有一些缺点:(1)分液漏斗和烧瓶的容积过大,盛装浓H2SO4和甲酸的量过多,浪费药品严重。(2)加热反应的排空气时间不易掌握,空气未排完时点燃CO容易发生爆炸;若排空气的时间太长,又难免有大量的CO逸出,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3)CO的还原性实验结果没有对比,不容易得出结论;CO的流量也无法观察、控制。(4)尾气中的CO燃烧放出热量浪费。(5)农村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仪器不足,CO的制取有困难。经多次实验,用下列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代替以上装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1 面粉爆炸实验取一大截塑料饮料瓶 (去底 ) ,在塑料瓶下端留一小孔如图 1所示。在桌面上点燃一支小蜡烛 ,放上一些面粉 (其高度与饮料瓶下端小孔齐平 ) ,罩上饮料瓶。从小孔处通入O2 ,O2 气流将面粉迅速弥漫到整个饮料瓶中 ,O2与面粉接触面积增大 ,只听“砰”一声 ,面粉爆炸 ,爆炸气浪将饮料瓶高高掀起。此实验可使学生理解油库、面粉厂应“严禁烟火”的道理。图 1 面粉爆炸实验装置图2 CO2 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教材中只是用文字说明CO2 不能供给呼吸 ,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改用实验则效果大不一样。预先让学生捉几只大蚂蚁放在大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